发挥课堂效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7-08-15 08:49刘丽秀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刘丽秀

【摘 要】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入,对现行教育的不断补充与完善,现已逐步被学校、家长、社会所接受。“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全面提高,使劣性偏常分布向正态分布转化。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任务。教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做为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主战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开发智力的主渠道。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科分化;教学质量;创新教育

要使学生全面得到提高,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课堂,加强课堂管理。多年来,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抓学生的听、看、想、做四个环节,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效果。下面本人就针对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学生的“听”是教师的“讲”能否起作用的关键

数学教学,虽然教无定法,但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是离不开教师的“讲”的,而教师的“讲”又要靠学生的“听”来实现。教师的“讲”是为学生的学而解惑。因此,课堂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听”。然而,教师的讲,学生来听,要能够吸引学生,那就要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除背教材外,还要背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接受水平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把握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虽然认真备了课,也认真写了教案,甚至把教案背得很熟,可是没有认真研究课堂,不抓组织教学,因此,效果部是不佳。教师的“讲”虽然不是课堂的全部,但却是课堂重要的一环。在讲授中应尽力做到:语言简洁易懂,生动形象,抑扬顿挫,有条理性。能够吸引学生,那就是既能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又穿插一些趣味语言,引导学生认真听。事实上:动听的课堂语言,学生爱听;有抑扬顿挫的课堂语言,学生才能明白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以下几方面的情况发生:

一方面是有的教师只注重武力训服学生,给学生一些压抑感,课堂气氛过于紧张,看似十分严谨,可也是鸦雀无声,但检测结果却不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你仅有严谨的课堂,学生是在报怨中学习,东想西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听”。

二方面是有的教师真的把讲台当舞台。课堂上故弄玄虚,手舞足蹈,信口开河,滔滔不绝,趣味语言太多,用怪像、怪动作、怪声调去惹得学生不时发笑,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实是误人子弟。学生在40分钟一晃而过,造成学生对某些与教学无头的东西印象很深,而对掌握的知识却模糊不清。

三方面是有的教师不认真研究教法,课堂上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放任课堂管理,忽视组织教学,只图完成知识“搬运”任务,学生听来无味,课堂乌烟瘴气,谈不上学生听与不听了,这种情况比前两者更糟,有的学生想学也学不了。以上情况应尽量加以克服。

二、学生的“看”是学生精力是否集中的重要表现

数学课堂教学中,狠抓学生的“看”也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看”是教师板书、手势、表情、课本知识、演示实验等的重要表现。因此,抓学生的“看”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抓学生看书,学生不了解课本内容,教师讲得天花乱坠也是“纸上谈兵”。为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组织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抓学生看书。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结构,指导学生看书。(看书形式可以是:先讲后看,边讲边看或先看后讲等。)

另一方面是精心研究教材,设计恰当的板书,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和直观的教法艺术,把学生的“看”吸引到教师自己身上或板书上。即通过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手势,和蔼的表情,有序的板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有时也可通过图示,或自制教具的演示等,把抽象的概念条形码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看”的过程产生联想,派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不分散精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生“想”是教师实现教学目的的根本保证

课堂教学中抓学生的“想”至关重要,这个环节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挥集体智慧,培养严肃的学风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阅读教材时应向学生提出该思考什么问题;在讲授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疑,发问或提醒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四基”,突出重点、难点,让学生去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训练中,发挥学生想象力,或分析或讨论达到提高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的。抓学生的要“想”就是抓学生的理解,只要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理解,并被融会贯通,学生的能力也就会得到提高。

四、学生的“做”是教师教学效果的直观反映

学生的“做”就是要学生自己动手,对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即学生通过认真听课、认真看书、认真思考,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加以实际应用。这个环节是既能顺利实现教学目的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手段。只要课堂教学结构抓得好,学生精力集中,知识传授速度就能加快,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会增强。这样就会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训练。在训练中教师因势利导,循环检查,或提示、或鼓励、或引导,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练习或作业,这样可以是学生不懂的问题当堂找老师解决,又能避免课外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同时也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使学生学起来有一种轻松感,让其学生在课外有更多时间去发挥自己的特长,那种“课上满堂灌,课外作业一大串”的教学模式早应该淘汰了。作为教师,不管他水平有多高,口才有多好,最重要的是看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具体体现,是否真正把学生教好。有这样一位教师:查他的备课,写得很认真,听他的课,讲得也认真,学历也有,口才也好,可是检测结果就是不理想。追其原因,主要是很少布置作业和练习,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忽视学生的“做”,学生主观能动性未得到发挥,学生所学知识难于巩固,造成教师教学效果不佳。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但要备好课、讲好课,同时还要组织好课堂,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抓好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教学中,狠抓学生的听、看、想、做是维护好严谨的课堂秩序和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前提。有讲有听、有做有看、有问有思,这样才显示课堂实而不空,活跃而不乱。数学课堂教学中,抓学生的听、看、想、做,也就管住了课堂,课堂管好了,教师才能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学生才能各尽所需,使40分钟课堂真正发挥效能,为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石琳.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尹忠琼.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与对策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