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工匠”的“修炼秘籍”

2017-08-15 21:03唐余方
当代党员 2017年15期
关键词:建华变送器匠人

唐余方

2017年初,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发布《巴渝工匠2020实施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市将新增高技能人才30万名,力争培养推荐中华技能大奖3名、全国技术能手3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名。

7月17日,2017年度十大“巴渝工匠”颁奖仪式隆重举行,十名杰出匠人当选为“巴渝工匠”。

从获评之日起,这些“巴渝工匠”也开始频频面对同一个问题:“能这么牛,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也可能会出奇统一。

说它五花八门,是因为“巴渝工匠”来自不同行业,成长经历和擅长技能也各不相同。

说它出奇统一,是因为这些杰出匠人的成长过程,都遵循了一脉相承的“大匠”之道,延续着“基因”相同的匠人之魂,有着同样的“修炼秘籍”。

●“大匠”之道 始于“小处”

【实战观摩】

作为装调工,能快速、准确地从产品中找出不合格产品,已经堪称优秀。

重庆四联测控技术有限公司PDS变送器装调组长粟道梅却更牛——她能从合格产品中挑出质量略逊的“次品”。

20余年来,粟道梅凭借“跟自己较真”的执着,创造了一系列奇迹。其中,最让粟道梅自豪的,是助推国产最高精度智能压力变送器成功面市。

因为技术含量高、制造工艺复杂、难度大,高精度智能压力变送器被誉为“仪器仪表行业皇冠上的明珠”。

四联测控自主研制的PDS智能变送器在组装时,有一批传感器部件在测试中出现了明显漂移。尽管产品各项指标都在合格范围内,按技術要求产品可以出厂,粟道梅却硬是不同意。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长期稳定,粟道梅主动要求增加长漂观察工序,将长漂不合格的元件筛选出来,退给了供应商。

“这些产品虽然质量达标,性能却不是最佳的。我们要确保采用一流技术的PDS智能变送器,能够以一流的质量交付给用户。”粟道梅说。经过不断改良,国产最高精度智能压力变送器终于成功面市,误差率低至万分之四,达到全球顶级水平。

从业20余年,粟道梅一直都这么较真,常常会为了一个问题,花几天甚至是十几天连续做实验,直到弄明白为止。

这种高度关注细节的品质,也成为粟道梅“大匠”之路上的动力源泉。

【修炼法则】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从汉朝丝绸的一针一线,到唐宋元青花瓷的一笔一划,再到故宫颐和园的雕梁画栋……璀璨的中华文明史一次次向我们证明,我国工匠自古以来就有追求细节和精确的光荣传统。

而今,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升的当口,广大技术工人必须破除急功近利心态,重新激活血脉中对技术和质量的极致追求,凭借精益求精的“傻劲”,将自我要求抬高一寸,才能让产品品质更进一步,以这样的精神紧盯住每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和每一个细节,努力把产品品质从99%提升到100%。

如此这般,你就会发现:“大匠”修炼之路,原来就是从“小处”起步。

●一生倾心 铁杵成针

【实战观摩】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九研究院重庆航天火箭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89厂)邓建华是出了名的“老黄牛”——工作上,别人不愿干的,他愿干;别人干不了的,他能干。

有人说他不会“躲事”,有些“憨”。

邓建华却不以为然。他明白,自己的“憨”,是源自对航天材料事业的无比热爱。

1987年,邓建华中专毕业,被分配到重庆289厂研发中心,从事航天型号设计工作。

当时的289厂正值发展起步阶段,技术差、底子薄、任务少,困难重重。

在工厂举步维艰之际,邓建华总是挺身而出,承担和解决了一系列棘手的技术问题。

2003年,在国家某重点工程中,289厂争取到遥测地面站的承制任务。

彼时,289厂人才队伍正青黄不接。因为担心现有人手不能按期完成任务,有人提议采取协作的方式借外力完成任务。

闻言,邓建华的“憨劲”又上来了。

“我来做!”邓建华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那段时间,邓建华每天加班,基本上天天住在厂里,不仅提前完成了任务,还琢磨出了一套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实用技术,大幅提高了产品的功效和可靠性。

正是凭着这样的热爱,邓建华30年如一日刻苦历练,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全国劳模和“巴渝工匠”。

【修炼法则】

爱岗敬业,既是一种令人称道的美德,更是成为行业专家必不可少的基础。

同样,它也是工匠精神的力量源泉。

这样的品质,看似平凡,实则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岗”是匠人成就梦想的舞台,“业”是匠人历练和提升的平台。只有爱岗,才能赋予匠人坚守一生的执着;只有敬业,才能激发匠人不断挑战自我的欲望。

纵观各行各业,堪称“大匠”者,有谁不是干一行爱一行?

因此,梦想成为“大国工匠”者须谨记,爱岗敬业是铺就“大匠”修炼之路的基石。

●百年守“专” 积沙成塔

【实战观摩】

在陈卉丽眼里,大足石刻是“会说话的宝贝”。

作为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和同事们常年坚守在石刻保护第一线,承担着5万余尊造像的修复工作。

对外行人来说,长期窝在闷热潮湿、灰尘密布的修复空间,是一件让人无法忍受的苦差,但陈卉丽却甘之如饴,在这样的岗位上一站就是20余年。

其间,陈卉丽也从一个文物保护的“门外汉”逐渐成为享誉同行的大师。

作为我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集多种材质于一体,由于受工艺叠加、环境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其破坏形式异常复杂,共有34种病害。2008年,国家文物局将其确定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

陈卉丽担任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石质修复组组长,承担了修复工程中最重要的石质本体修复任务。

千手观音共有830只手,残缺440处,许多手指都需要技术人员加固补型10次以上,每个手指头修复至少要花5天才能完成,工作量巨大。

从2008年到2015年,在修复现场,陈卉丽常常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

“面壁”近八年,修复后的千手观音造像终于和世人見面,惊艳全国。

而陈卉丽的人生,也和国宝一起熠熠生辉。

【修炼法则】

持之以恒地“专”,意味着对一件事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对一个行业倾尽心血的坚守,更意味着必须在浮躁的环境中磨练对职业的定力,抵御住各种纷扰与诱惑,专心研习技术技能,才能在某一专业修炼出顶尖的造诣。为了达到“专”的境界,“大匠”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努力。

当有人仅仅将职业当做“饭碗”,为应付工作而“苟且”时,真正的“大匠”却在寂寞中苦练本领,挥洒着不为人知的汗水。

当有人在工作中拈轻怕重、对职业技能浅尝辄止、对名利收入趋之若鹜时,真正的“大匠”却在热情地迎接挑战,专心地琢磨如何战胜困难,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当有人庸庸碌碌地步入中年、老年,回首青春忽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时,真正的“大匠”已经在积年累月的专业追求中,成为一个行业的旗帜和象征。

你希望自己成为哪一种?

●锐意创新 勇立潮头

【实战观摩】

36岁的蒋明志,是国家电网重庆涪陵电力公司工程管理专责。

从一个小小抄表员“逆袭”成为管理专责,蒋明志用了16年。

入行时,蒋明志的起点并不高。2001年,他中专毕业,在偏远的涪陵青羊供电所当抄表员。

抄表的辖区广、线路长,蒋明志却“不走寻常路”:他白天抄表,晚上把抄表路线画成图,再一幅幅分析。

几个月下来,蒋明志总结出一套“最佳抄表路线图”,按图走下来,竟比过去节省近一半时间。

靠着勤奋踏实和不断创新,蒋明志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提升很快。

2013年,蒋明志被调到专业技术岗位,开始潜心搞“发明创造”,为基层一线解决工作中碰到的技术难题。

这些年来,蒋明志带领团队研发了“微波感应式安全警示灯”“多功能折叠绝缘梯”等。

2013年8月,在我国台湾召开的国际品管圈年度大会上,“微波感应式安全警示灯”从13个国家和地区的195个优秀成果中脱颖而出,斩获该会最高奖项“卓越成果奖”。

在蒋明志的带领下,涪陵电力公司企业员工的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累计获得20余项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

【修炼法则】

在浩瀚的大洋上,来自东方的指南针,引领着大航海时代的伟大航迹一路延伸。

在文艺复兴的起点上,来自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点亮了西方世界祛除蒙昧、崇尚科学的理性之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卓越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成就,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而今,在世界第一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恢弘进程中,在创新驱动战略成为国家战略的时代风口下,“工匠”群体能否重新激活“守正创新”的基因,已不仅仅是个人前途命运的必要条件,更是攸关国运的历史命题。

这样一个命题,对作为普通工匠的你可能太过宏大,但是,如果你愿意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针对自己工作中碰到的技术、技巧和程序等难点,不断思考、实践、总结和改进,就一定可以有所创造。如果你能在积年累月的奋斗之后,将自身积累升华提炼,就一定能跳出“技”的粗浅层面,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更高层面上参悟“道”的真谛。而凭借这样的造诣,将让你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游刃有余。

相信经过这样的努力,你的创新能力就能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浅到深。

当每一个“你”都如此这般,那么,创新驱动就一定可以真正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建华变送器匠人
XTR105电流变送器在温度传感器中的应用
青年匠人
旗袍匠人:坚守与传承
汽车匠人
变变变
阿呜想做猫
“神级”匠人
浙江中控 高精度压力变送器SUPCON新一代CXT系列
基于WIA-PA的无线温度变送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