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2017-08-15 22:29赵美玲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8期
关键词:新型改变师生关系

赵美玲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发展”,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民主平等、理解宽容、互尊互信、和谐合作、师生角色的转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维系一切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证,是课堂生成、课程形成的着力点和生长点,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教学只有在和谐的气氛下,师生间互相沟通、互教互学,才能形成同步共振的效果,进而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改变

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大力倡导师生之间多一些民主平等的意识,学会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多一些宽容大度的心态,学会理解、善待他人;多一点合作的精神,学会沟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关系绝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要适时蹲下身子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主动探索、张扬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在新课改下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作出改变: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传統教学中,都是以老师知识的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接受,很少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所以在课改下的教学课堂上,师生关系由原先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师生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双主体”,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如: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景来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发现与创新,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师生角色的转换

(一)教师角色的转换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者”的身份,转换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容的课堂氛围,如:老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好朋友一样平等对待,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满怀热情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注意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

(二)学生角色的转换

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切不可把课堂作为个人教学能力的“走秀”,学生却游离于学习之外。每个学生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具有学习、创作的潜能。对于胆小、内向的学生要多鼓励,如“你的回答真不错”;对思维活跃的学生要善于引导“你的想法很新颖,希望你课后就这个问题深入地探讨下去!”对于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保护他的发言积极性,如“不要紧,错了我们再纠正。”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我们用真心去呵护我们的学生,用诚心去善待我们的学生,用爱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意义。

新课程改变着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如今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有师生互动而产生的新知识,是形成“学生式的教师”、“教师式的学生”的过程。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许我们现在的老师总觉得太忙,无暇去与学生交流。其实,与学生的交流无处不在。譬如:学生向你问好时,你回应一声;课堂上学生顽皮时,你走过去抚摸一下他的小脑……也许,老师的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次交谈,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都会让学生心灵上得到快慰。

三、教学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通过质疑、调查、讨论和研究等方法在实践中学习。改变了以往以书本知识讲授为主的格局,通过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创设情景,如:做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猜谜语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在教学内容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查阅报纸、报刊杂志、书籍以及利用网上资源收集等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相关的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评价语言的提升

成功的教学活动可以发展和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互相欣赏。比如:当学生在某方面取得一些进步或提高时,教师要适当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对学生的奇思异想及时反馈和鼓励,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俗话说“十个指头各有长短”,更何况是人呢?我们应该谅解学生的失误和过错,对于这种“问题学生”,我们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真诚的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对于班中的“学困生”,教师一定要作深入了解,既要了解其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其家庭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教师要适时地为他们制订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学生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比如:“你的小脑瓜真聪明!”“你的想法很有创造性。”“你的回答很精彩。”“你真会发现问题!”“你的回答老师很满意”“谁敢挑战他?”……使整个教学课堂充满了情趣和挑战性。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信任和激励学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

五、师生之间共同促进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经常进行换位思维,从学生的角度来体察学生的需求、情感,并且从学生的反映来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改进自己。在课间尽量创造条件,与学生进行接触,如: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游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总之,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转变观念,不断创新,要充分认识到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互相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再不能执着于以往的“师道尊严”,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全身心地真情投入,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活动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曹永国.《师生关系,从相处到相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

[2]巩福利.《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与构建》《中小学教育》,2002.3

猜你喜欢
新型改变师生关系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