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敏
近年来,航空模型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成功入选2017年全运会的群众体育竞赛,更为这项运动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大型航模赛事中,航天模型因观赏性强逐渐为人熟知,并在各类航空航天科普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图1、图2)。
与固定翼模型、多旋翼飞行器相比,模型火箭虽然无法做出特技飞行动作,但是短短几秒、十几秒发射过程中的声光效果,足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采用固体燃料的模型火箭是航天模型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为了备战“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笔者曾做了大量有关模型火箭的探索研究,收获了很多经验。在此介绍一些模型火箭总体设计、制作和试验技巧,尤其是对其飞行速度影响较大的头锥的设计方法。
模型火箭的组成
模型火箭大体由箭体、尾翼、发动机、降落伞和头锥几部分组成(图3、图4)。
一、箭体
箭体是模型火箭的主要构件,可用铝合金、亚克力等材料加工,也可用硬纸筒进行快速制作(图5)。目前可以从市面上买到各种尺寸规格的成品纸筒,如内径10cm、厚3mm的纸筒,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制作需求。若要自行制作,先做好芯模,再用纸或纸板卷成形,弯曲成所需内径、厚度的空心直筒。进行这一步时,可用直尺辅助。
整个模型的长度和直径比例以9:1左右为宜。具体尺寸与模型的有效载荷有关。计算时先确定箭体直径,再得出箭体长度,进而确定模型火箭总重,以及发动机的数量、大小和分布方式。这一过程需要反复迭代运算。根据笔者经验,总体设计是一个不断协调飞行器各部分需求的过程,绝不能想当然地用一次计算确定所有参数。
二、尾翼
尾翼的作用是稳定模型火箭的飞行姿态和轨迹。模型火箭一般采用3-4片尾翼,其形成的相交面要通过火箭轴线,并均匀、对称地分布在箭体尾段周围。
画出设计图后,可用3D打印机或激光切割机加工模型火箭的尾翼,然后用砂纸对表面抛光,并将其前缘打磨成圆弧状、后缘打磨成刀口状。这几步是为了让尾翼横截面呈流线形,减小其在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图6)。建议用2-3mm厚的椴木层板制作尾翼,比轻木的更结实耐摔。
最简便的粘接尾翼的方法是将切割好的翼片直接对接在箭体表面,以环氧树脂胶(又名AB胶)连接,尽量避免出现空隙。但多次试验证明,这样只能保证粘接处基本的结构强度。在模型火箭回收部分着地瞬间,因瞬时冲击应力过大,尾翼极易从翼根处断裂。为此,笔者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作了1个既能与箭体完美契合,又能连接尾翼片的连接件。为了让几个翼片精确、对称地安装,还用轻木板做了1个辅助工具。安装时先用环氧树脂胶粘接3D打印的连接件,然后把箭体放入辅助工具内,依次对准安装位置粘接翼片。在这个过程中,可不断用丁字尺校准尾翼片的安装位置。
三、发动机
出于安全考虑,模型火箭使用成品发动机。陕西四凯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各种型号的模型火箭用发动机,常用的種类见表1。
在总体设计阶段,根据模型火箭总重估算所需推力,就能选出总冲、工作时间合适的发动机及其数量。它们可并联在电路中,以保证同时点火发射。
多个发动机宜适当分散在箭体中(图7),安装孔径比发动机直径略大(约0.8mm),以保证紧密配合。为使其推力合力精准地沿箭体中轴线而不倾斜,可在发动机组的中间和顶端加装两层发动机固定板,并用水平仪测量安装是否倾斜。
四、降落伞
降落伞是重要的回收装置(图8),用以减小模型火箭触地时的撞击力,延长使用寿命。降落伞由伞布、伞绳和弹性绳组成。对飞行高度和留空时间要求不高的模型火箭多用塑料薄膜(如一次性餐桌布)做伞布。至于专业级模型火箭,最好用薄丝绸或尼龙绸做伞布。
伞绳用粗线绳制作,与伞布间以针线缝合牢靠。如果伞布材料为塑料薄膜,那么用双面胶粘接伞绳不失为一个可靠简便的办法。但粘贴时必须注意,先让伞绳按“之”字形在双面胶上来回粘贴,尽量增大接触面积、增加粘贴强度。
如果降落伞的拉力过大,可在伞顶开1个大小合适的洞,使其能提供需要的升力,提高回收模型的准确性。
降落伞上自带有开伞功能的装置,有时还配套延时器,以增强开伞效果(图9)。
五、头锥
头锥通常采用塑料材质,以注塑或吹塑方法成形,要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如果用牛皮纸制作,头锥型面难以做成卵形,通常只能是圆锥形(图10),但能够满足基本强度需求,而且制作方法简单。笔者在比赛期间,曾遭遇备份材料不够而又必须做试验机的情况,当时牛皮纸卷的头锥就解决了燃眉之急。
模型火箭头锥的设计
头锥位于模型火箭顶部,是一个具有良好流体特性的尖状椎体(图11)。在飞行过程中,不同形状的头锥具有不一样的气动特性,它产生的阻力会直接影响模型火箭的飞行性能。就其功能而言,模型头锥相当于运载火箭上的整流罩(图12),既能保证有效载荷不被外界因素破坏,又能使模型火箭的头部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减小飞行阻力。
模型火箭头锥的设计需遵循以下几点设计原则:
在设计和制作模型火箭时,选择合适的头锥形状非常重要。因为模型火箭都是低空低速飞行,所以其头锥的阻力主要有压差阻力和摩擦阻力。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平头形状的头锥是同尺寸所有形状中阻力最大的。图13以平头形状的头锥阻力为参考,描述了不同形状头锥阻力的相对大小,图14则模拟了平头和卵形头锥上的压力分布。
在此推荐一种低阻高效的头锥外形——长度与直径比例为3:1的圆头卵形头锥。图15给出了两种卵形模型火箭头锥的画法,分别是长径比为3:1和2:1的头锥。图中只给出了卵形头锥的一半外部形状曲线,完整图纸还包括与之对称的另一半(图16)。
由于模型火箭需要具备开伞等功能,因此头锥下部应有一段圆柱体,其外径略小于箭体内径,以方便插入箭体。
最后简单介绍几种模型火箭头锥的制作方法。
1.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非常适用于加工模型零部件(图17)。只要画好设计图、导入3D打印机,就可选择需要的原材料,得到精确尺寸的模型头锥。这样制作部件的一体化程度高,缺点是头锥尺寸受打印机限制。小型3D打印机的最大成型尺寸是180mm,大型3D打印机在410mm以上。
2.工业流水线作业制作
这类模型火箭头锥一般为塑料材质,以注塑或吹塑成型法制造,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缺点是无法完全满足自制模型火箭的要求。
3.用轻木块车制或削制
该方法常用于自制模型火箭头锥。车制或削制后应用砂纸把头锥打磨光滑,进一步减小其气动阻力,且便于喷涂颜料。
4.用牛皮纸、纸板卷制或材料剪裁
前面说过,用牛皮纸卷制的模型火箭头锥,虽然难以做成卵形,通常只能是圆锥形,但制作方法简单、材料易得。在水火箭比赛中,运动员还会把饮料瓶等物件的部分剪下,裁切后当作模型火箭头锥。
整体装配模型火箭时,首先要调节的就是其重心位置。让模型火箭的重心稍微偏下,能使它在发射时保持箭体竖直不偏斜,有利于精准发射和回收(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