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背景下农村治安防控

2017-08-15 00:44祝昌鸿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治安警务村民

●祝昌鸿

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背景下农村治安防控

●祝昌鸿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尚属于起步阶段,它从人、事、物三个方面影响着农村地区的面貌。对于农村治安防控来说,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口管理和治安秩序的维护,而人口流动性增大、信息化的渗入和网络犯罪的发生可能性加大、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整合等改变将会带给农村基层治安防控更大的挑战。建立起与村民之间良好的沟通模式、学习和借鉴城市警务的管理模式、加强基层警务新媒体的平台建设、做强区域间警务合作机制等,这些方面都是对农村治安防控管理经验学习的必然要求。

农业现代化;农村经营体系;农村治安防控;农村警务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它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点之一,有别于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具有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特征和优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包括传统农业经营主体的改变、农业经营方式的扩充、各种保障服务体系的完善。在农村处于一个跨越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农村治安稳定与否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政府部门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背景下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与措施,为农村经济社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下顺利发展起相应的推动作用。

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背景下农村格局的调整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目前尚属于起步阶段,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现代产业,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等措施都是政府关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中涉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若干意见。在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农业共营制”,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等都是各地所实践的有关多种形式适当规模经营的方法。由此可见,农业经营体系的改变将对农村区域划分、传统农村面貌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前,发展现代农业是多方面多举措并行中,土地流转问题、城乡一体化行动、“三权分置”后经营问题的改变都是影响农村格局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将会使农村主要从三个方面发生改变。第一,人口职业的转变。农业主体的精简,农业生产方式的提高将会使得传统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出现富余现象,就业转移等将会是农村人口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为主的传统农村社会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社会,虽然农业是基础,但是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结合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所必要的。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第三,土地及地域空间利用发生变化。在保障农业原有的粮食产量的同时,更好的利用好农村土地,将绿色可持续性贯穿在农村建设中,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因地适宜的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这种利用也会使得地域空间的利用发生变化。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农村治安防控的影响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是从人、事、物三个方面给农村基层治安防控格局带来变化。

(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流动的加大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改变,首要便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职业型农民、对农业生产人员结构的精简优化等方面进行。这对农村基层治安防控格局造成以下两个影响:第一,农村人口素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得益于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扶持力度大以及新一代的青年人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前景,选择返乡就业,主动投身农村农业建设中。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减少治安案件产生,降低可调解性纠纷数量和难度,加强宣传走访工作的便利性,从而全面提高基层警务的办事效率,减少农村基层治安防控的工作任务。第二,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首先,农业生产者的精简使得农村会出现劳动力富余,原有劳动力必须选择就业转移,外出农民工的就业更倾向于就近就业,特别是在地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比重有所提高。其次,“旅游+”、“生态+”等农业经营模式也使得很多城市人口向农村的流动。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将不是早期农村单单作为流出地,而是双向的短时性的流动,这种变化也会从三个方面给农村基层治安防控带来影响。其一,使得对流窜型犯罪的侦查增加了难度。以往农村中出现有外来人员将会引起村民的注意,而流动人员的增加将会降低村民们的警觉性。其二,使得对农村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人口的流动范围不大、所跨区域缩小,外来的人口来当地就业等都会是农村基层治安防控工作需要注意的新方面。其三,对很多隐蔽型的犯罪也需要提高警惕。如走私毒品等也会利用农村警力不足且农村人口流动性加大的因素进行犯罪掩护。

(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农村网络犯罪的增加

在以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革命深刻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农村也不例外。据统计,2014年我国农村接入宽带用户为4873.71万户,2015年为6398.37万户,同比增加31%之多。这说明农村在信息化的发展中的空间很大,发展劲头很猛。农业经营体系中有关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是农业经营方式的一种紧跟时代的创新,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中同时也存在许多需要高度注意的安全隐患。网络交易的虚拟性和网络交流的不安全性给农村的犯罪预防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有关经济型的网络诈骗和商业泄密类的案件,案件的发生一般是跨区域的,并且网络中的虚拟证据取证也会比较困难。同时,村民对网络发布的舆论有着更不敏感的辨别的能力,并且对网络犯罪和网络传播等有关网络的法律并没有那么熟悉,很容易轻信网络谣言、传播谣言。

(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所引发农村赌博之类现象的泛滥

根据我国统计局提供的资料,2015年乡村人口有60346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为37041万人。除却农村中的老人和未成年人之外,农村的待业人员所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特别是近些年,农村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政府扶持农业的力度也很大。如今再加上土地政策中“三权分置”,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可以分开。将土地流转、托管,将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等增加收入的方式慢慢成为村民的选择。并且,有一部分村民由于拆迁征地问题还得到了数额可观的补偿款。这些因素使得如今村民们的生活比较安逸富足,相当一部分村民的生活时间比较闲暇。并且,村民的生活节奏相对偏慢、娱乐项目比较单一,打牌和麻将为主要的日常娱乐方式。这些娱乐方式的进行往往还与赌博相结合。目前农村的这种赌博现象泛滥,未得到有效的防范,随之而来还引发了大量的借贷、诈骗之类的案件。[1]这种与娱乐有关的农村现状,不仅破坏了村庄整体的风气,而且很大部分增加治安甚至刑事案件的数量,后果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甚至掺杂当地黑恶势力使得场面难以控制,给农村基层治安防控造成很大的困难。

(四)新型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所带来的治安问题

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是建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措施之一。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策略。而这种新型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可以看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产业园区内需要注意的治安问题。产业园区的建设是将当地的龙头企业和引入的资本企业有规划的集中型发展。这种企业的集中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园区的发展,这使得对园内企业的管理和防范能够更加有针对性。例如,针对男女比例有明显特征的企业,对污染物处理有特别要求的企业,对案件发生有特别倾向性的企业等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防范和注意。

2.个体自营的小微企业可能导致的治安问题。如今是全民创业时期,党和政府是对个人创业持以鼓励和扶持的态度。这些小微企业的发展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中必然存在的,需要注意的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隐患。小微企业由于资金有限,不按标准配有安全设施;由于筹谋仓促,空间布局不合理,容易引起灾害事故;由于设施简陋,作业操作不规范,容易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等都是农村基层治安防控需要去注意的方面。

3.废弃厂区的滞后处理带来的问题。农村地区不同于城市的废旧厂区的处理,城市中的废旧厂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城市建设中对它们的改造和利用是积极和主动的。但是在农村中,农村本身的地域面积比较辽阔,所以对废旧厂区的改造往往是被动的,甚至是搁置的。而废弃厂区的存在往往会成为很多治安甚至是刑事案件的高发地。黑恶势力或是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往往会选择这类地方为实施犯罪的场所。[2]所以对于这类未得到安排的废弃厂区,需要加强农村治安防控力度。

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中农村治安防范对策

在信息化、农业和第二、三产业结合中,可以看到农村治安防范的重点是对村民生活区、生产区、产业园区分区域的有侧重点的积极防范。农村基层治安防控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应加强以下方面的改革:

(一)建立起与村民之间良好的沟通模式是着眼点

不管是在任何地区,治安问题的产生究其根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摩擦所导致的。而在农村,这种摩擦产生的矛盾则成为了很多案件发生的导火索或是潜在的因素。如果民警能够加强与村民之间的交流,协调好双方的关系、化解当事人的矛盾,则对减少纠纷类的警情有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基层民警建立起与村民之间良好的沟通模式是很有必要的。[3]良好沟通模式的建立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沟通的双向性。积极培养民警与村民双方沟通的主动性,让民警意识到与村民沟通的重要性,也让村民更积极配合民警管理辖区的治安。第二,沟通的日常性。不要在事件发生时才重视与群众的互动交涉,平时在巡逻走访时注意观察,避免潜在的隐患和矛盾引发事故,时刻注意防范于未然。第三,沟通的组织性。作为基层的民警,对辖区治安的防范要立足于群众,应该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和其他政府部门的联合治理,例如为更好的缓解基层民警警力不足需要充分发挥三调联动调节机制的力量解决农村治安问题。

(二)学习和借鉴城市警务的管理模式是着力点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使得农村从“乡”到“城”,其中的村民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行为习惯等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面临这种变化形势,我们可以对已经达到一定成熟的城市警务管理模式进行学习和借鉴。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下的农村基层警务应该警、政、民、企进行有序的互动,共同为农村治安助力。例如,在村民生产区多发的是土地等财产性纠纷、村民工作区多发的是财务的盗抢和人身安全等问题、在村民生活区则更多的是赌博偷盗等治安案件的发生。作为社区警务战略的核心,其精髓是公安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的联合治理以及充分发挥群众自治的力量。当前农村治安也需要学习和运用这种社区警务战略。农村的治安状况不仅是公安进行治安管理工作的重点,还是所在乡镇党委、政府所关新的重点。与其他政府部门一起联合治理就是坚守综合治理,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的进行“打防管控一体化”的工作运行原则。

(三)加强基层警务新媒体的平台建设是着重点

农村在信息化运用方面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村民对网上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了解相关犯罪预防措施的渠道也很少。基层民警本身对新媒体的自主学习性不高等因素都说明基层警务加强新媒体的平台建设和宣传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利用微信、微博打入村民自主组建的微信群关注村民的日常动态;建立公安公众号及时发布相关的法律宣传、安全讲座等信息;利用扫二维码送福利等形势使得村民告知社区民警的治安动态等。这类工作的开展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提高村民对网上信息的甄别能力。提高村民的甄别能力可以使村民及时了解新型网络犯罪手段,更加警惕一些操作潜在的风险。第二,加强对网络犯罪预防的宣传。“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要谨防企业利用网络进行不良经营运作。对于村民个人,通过官方微信引导村民们不信谣、不传谣,引导村民理性的对待网络上的信息。

(四)做强区域间警务合作机制是落脚点

目前,云计算在各个行业运用都很有成效,公安工作也不例外。根据不同省份的发展情况,不同的省份都根据自身的特点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智能警务系统。如湖南的“4+X”、上海的“智慧派出所”,江西的“全警情录入”等。当然,由于不同的发展情况,不同的平台建设和运用的情况不同。全面、准确、及时的将信息录入工作做好,才能使得这些应用平台产生应有的社会价值。不同区域之间、不同警种之间也需加强警务交流和协作,对不同类型的警情进行划分对口,对各种报警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够对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更加有效、惩治犯罪更加高效及时。如将非警务类警情以电话转接到相关单位,将重复的报警电话核实并与相应政府部门共享以节约警力资源等。

四、结语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经营体系的变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农村治安秩序,逐渐拥有其特色的农业现代之路上总能够带来或多或少各式各样的治安问题。我们应该理智看待、客观分析农村地区独特的发展方式、风俗民情、人际关系等因素,积极探索相应问题的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法。新时期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只要做到与时俱进,在行进的过程中进行必要合理的改革,那么就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利器!

[1]申剑锋.论我国麻将盛行的治安失序现象[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6).

[2]张兆瑞.城镇化发展事业中的警务战略[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5).

[3]刘振华、张海霞.我国推行农村社区警务的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4).

D631.4

A

1008-5947(2017)06-0038-03

祝昌鸿,江西警察学院治安系讲师,研究方向:治安学。(江西 南昌 330103)

2017-10-29

责任编辑 王承云

猜你喜欢
治安警务村民
Me & Miss Bee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