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 天 敏
(浙江大学 新宇集团, 浙江 杭州 310027)
为了持续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与发展,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高校后勤中长期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以“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自律、部门依法监管”为主要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基本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1]4-5。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使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也让高校后勤监管体系面临着新的课题。高校后勤部门需要不断创新与探索,以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需求,适应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需要。
在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下,高校后勤将实现管理职能、经营职能的有效分离,由独立于高校的社会组织来承担经营职能。也就是说,政府(包括高校)选择和引进社会优质资源,由社会组织来为高校服务。政府(包括高校)在实现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分离后,通过强化监管职能,构建和实施监管体系,督导社会组织实现服务优质化。因此,政府(包括高校)必须创新高校后勤监管体系,适应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要求。
在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下,高校后勤服务改变了原有依靠计划的资源配置方式,发挥了市场在后勤服务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最充分地利用了社会资源补充高校后勤服务资源的不足,为高校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了更好的后勤服务,从而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和高效化。由于这些后勤服务组织独立于学校,在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拥有独立的内部管理权,享有高度的经营自主权[1]5。高校与这些后勤服务组织是个矛盾体,既有做好高校后勤服务的共同目标,也有立场、利益上的相互博弈。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不能按市场经济要求,加强对后勤服务组织的监管,就不能提高高校后勤保障服务市场的运行效率,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违背了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最终目的和要求。
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开始以来,尤其在三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的推动下,许多高校按照统一部署,纷纷实现管办分离。这一过程中,也在尝试建立一套适应社会化改革需求的监管体系。这套监管体系的运作模式为:将高校后勤分为学校监管机构(后勤管理处)和经营机构(后勤公司或外来企业),由学校监管机构建立监管制度和评价体系,实施监管[2]127。但是,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与运作,这套监管体系的弊端已逐渐凸显。
1.未能真正实现管办分离导致现有监管系统不顺畅 目前,仍有部分高校拥有并将其高校后勤经营组织(后勤公司)作为学校的部处单位之一。高校后勤经营组织与监管机构(后勤管理处)在职能上是经营与监管的关系,但实质上,由于同为学校机构部门,人员流动互通,在关系维系上又有较多的人情因素,导致监管机构在监管上只能“蜻蜓点水”或职责不清。有的虽然在形式上实现管办分离,但在内部体制机制上职责不清,影响工作,最终又合在一起;有的监管机构成为事实上的学校与后勤经营组织之间的传声筒,是一个中间环节,反而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影响工作效率;有的监管机构直接插手后勤经营工作,导致扯皮不断。因此,当前部分高校监管机制不顺畅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未能按照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要求,实现后勤服务资源配置市场化,高校后勤服务、经营职能与管理职能分离,因而也就未能真正推动和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2.现有监管体系下监管人才匮乏、专业知识贫瘠 按照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要求,后勤服务、经营职能与管理职能应该分离。但是,由于高校人事制度的高要求,现有监管体系很难从社会上招聘到专业的后勤监管人才。如果由学校后勤经营组织招聘专业人才,又会导致经营与监管职责不清,甚至存在重回老路可能性。再者,由于学校后勤经营工作涉及的专业范围较广,专业知识较为复杂,仅仅依靠学校事业单位体制,培养复合型的专业后勤监管人才,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培养成功后,可能还要进行轮岗。这样,自然会导致监管水平低下、专业化程度不高、监管力量薄弱和监管不到位等状况。
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必须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的问题,对监管的主体、客体、范围及手段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如果不能创新监管体系,没有明确的监管规定,必将造成实际监管过程中的无序与混乱,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监管、管制冲突,有利益争着管,没利益没人管等现象。
高校后勤协会及各行业协会是从事高校后勤运行、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组成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组织,如高校后勤协会、高校公寓协会、高校伙食协会、高校商贸协会等。笔者认为,可以建立由高校后勤协会及其行业协会主导,各高校共同参与和协助的新型高校后勤监管体系,其具体的职责为:高校后勤协会及其行业协会建立属地高校的后勤监管体系,包括监管制度和监管流程,根据各高校的具体需求,进行具体的监管,评估监管结果的落实、改进情况[3]77。各高校则根据具体实际,向高校后勤协会或其行业协会提出监管需求,并负责落实高校后勤协会及其行业协会监管结果的改进工作。这样,就有可能解决好现有监管体系存在的各类弊端,有效实施监管,适应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需求。
建立由行业协会主导的新型监管体系,这是由行业协会存在的各种优势所决定的:
1.政府指导优势 高校后勤协会及其行业协会是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成立的,在工作上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较好的配合关系[4]7。这种关系有助于消除高校对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担心,也可以让学校放心后勤的整体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专注于教学科研。
2.独立客观优势 高校后勤协会及各行业协会独立于高校,与高校无隶属关系。如果由行业协会主导建立高校后勤监管体系,对高校后勤经营组织管理水平进行评判,对服务质量进行评比,就有可能解决好现有监管体系中经营与监管职能不清的问题,真正实现管办分离[5]246。
3.专业经验优势 行业协会由高校后勤系统各行业管理经验、专业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组成,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在保持行业协会独立客观优势的基础上,由行业协会遴选的专家组成的监管团队,根据高校的需求和安排,对后勤经营组织实施的管理与服务开展定期监管、评价或暗访等。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监管结果的客观性,解决现有监管体系下监管人才和专业经验不足等问题[6]62。
4.制度创新优势 高校后勤协会及各行业协会由各类专业人才组成,视野较广,能针对行业中存在的难点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可以在制度上进行后勤管理、经营服务及监管的创新。这一优势,既提高了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近年来,各地后勤协会及其行业协会所制定的如高校学生公寓、高校食堂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和实际的行动充分证明了这点。
把各高校的后勤监管职责赋予属地的高校后勤协会及各行业协会,需要在法律上赋予其法定地位及法定责权,在制度上理顺监管流程,在内容上解决好监管的范围、手段,在业务上要处理好监管体系评估问题。
1.在法律上解决好“由谁监管”的问题 由行业协会主导的新型高校后勤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涉及到一系列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离开政府的法规与政策支持是万万行不通的。这需要完善法律法规,配套相关政策,应该由国家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发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赋予行业协会相应的法定地位及法定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行业协会监管体系真正有效建立起来并富有成效。
2.在制度上解决好“怎样监管”的问题 解决好“怎样监管”的问题由两个层面组成:一是高校后勤必须真正市场化,高校不再具体经营后勤市场,高校的监管职责转移到行业协会。高校的职责是提出监管需求,负责监管结果落实职责;二是各项流程要得到有效建立。如果高校后勤不能实现管办分离,其高校后勤市场就不能真正市场化和社会化。因此,各高校一定要首先解决好原有经营实体改制、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处置、国有资产或股权处置和转让等问题,并把其对高校后勤市场的监管职责转移到行业协会。同样,行业协会在建立监管机制和工作流程时,要注意对整个监管体系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建立制度,尤其是要理清与高校的职责和工作衔接的关系、监管制度的建立和监管过程的控制、监管结果的跟踪及评定等。
3.在内容上解决好“监管什么”的问题 行业协会主导下的高校后勤监管体系的监管内容,不能仅限于对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过程的监管,应当是对高校后勤经营组织全过程、全时空的监管,具体包括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招标细则制定、招标的组织、监管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服务过程监管、服务监管结果的跟踪及评定等。
4.在业务上解决好“体系评估”的问题 对行业协会主导下的高校后勤监管体系的实施效果应建立评估、监督机制。这个评估机制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监管制度的建立、监管机制的运行、监管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监督、考核,对行业协会实施的高校后勤监管体系予以业务监督和指导。
综上所述,由于行业协会具有独特优势,能够解决好现有监管体系存在的弊端,同时有助于消解高校对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的担心,真正让高校后勤市场化和社会化。这有助于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对建立起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1] 楼天敏,陆高峰,朱强华,等.对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认识[J].高校后勤研究,2013(4).
[2] 徐淑兰,季诚钧.国外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及其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1).
[3] 吕凤亚.论高校后勤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1).
[4] 傅祖浩.关于高校后勤行业协会建设的思考与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2(3).
[5] 贺家杰.对构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8).
[6] 盛裕良.试论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J].复旦教育论坛,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