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2017-08-15 00:50黄显中李保全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导师研究生

黄显中,李保全

(湘潭大学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也是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和基础。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需要有一批批创新人才,而近年来,本专业人才却呈匮乏凋敝之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后续开展。改变队伍难当使命的这种尴尬局面,需要相关学位点和导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多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成为创新人才。

一、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关乎相关学科的发展前途,尤其关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事业发展。

(一)凝聚和壮大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新生力量的现实需要

毛泽东思想是一门具有较高难度的学说,在国内外有不少研究者。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在一个时期内还出现了研究高潮。近年来,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人才队伍锐减,究其原因,一是不少原先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学者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出身,在学科细分和学者归于学科的新形势下,他们纷纷实现研究转向;二是前期毛泽东思想研究成果较多,在毛泽东思想领域原有研究范式下,很难再进行新的突破,部分学者转入其他研究领域。这就迫切需要凝聚和壮大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生力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专门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研究生创新人才。

(二)宣传和维护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光辉形象的必然选择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南,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必须要维护毛泽东个人形象及毛泽东思想的真理性和纯洁性。

当前社会上出现否定毛泽东及其观点的倾向,给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培养大批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创新人才进行有理有据的坚决反驳,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这对于更好地维护和宣传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切实巩固和增强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经过近百年的实践与创新,形成了两大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者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关系,而是一脉相承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毛泽东思想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起点,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示范意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足现实,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生长点的关键。不断开创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新境界,是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保障。

(四)培养和造就国内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途径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也是继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第一次飞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需要大批信仰坚定的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不断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在能够正确处理好现实与文本、“中马”与“西马”、“外来”“本来”和“未来”、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培养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中青年理论骨干和后备人才”[1]。

二、 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三种常见模式

(一)问题探究导向型培养模式

问题探究导向型培养模式,注重从毛泽东著作文献的文本出发,发掘和研究毛泽东思想。这种培养模式的做法和特点是,直接从阅读毛泽东著作文献开始把握毛泽东思想,并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理论探究。该培养模式属于经验型培养模式,也合乎人们的日常思维方式。因为倘若不阅读毛泽东著作,就不清楚毛泽东思想所包含的内容;倘若不选择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就无法开展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该培养模式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其重点、重心在“毛泽东著作文献”而非在“毛泽东思想”,但由“毛泽东著作文献”升华到“毛泽东思想”特别困难。若对“毛泽东思想”研究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则无法成为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的创新人才。

(二)真相还原导向型培养模式

真相还原导向型培养模式,注重从毛泽东文献史料,来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规律与启示。这种培养模式的做法和特点是,直接从阅读毛泽东文献史料开始把握毛泽东思想,并选择具体历史事件或史实进行研究以还原历史真相。该模式属于知性型培养模式,也合乎历史人物的研究思路。因为倘若不阅读毛泽东文献史料,就不清楚毛泽东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倘若不选择具体史实进行考究,就无法做到准确把握毛泽东生平、思想与事业。该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文献梳理能力,并从具体史实研究和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能力。该培养模式的重点、重心在“毛泽东文献史料”而非在“毛泽东思想的规律与启示”,并且从“毛泽东文献史料”转化提升到“毛泽东思想的规律与启示”相对容易操作,缺乏理论建构的深度思考,因而对“毛泽东思想的规律与启示”的研究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三)专业交叉导向型培养模式

专业交叉导向型培养模式,注重从毛泽东思想之外的人文社会科学,来研究毛泽东思想。这种培养模式的做法和特点是,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与其它专业交叉上,阅读毛泽东著作文献并从事研究。该模式属于兴趣型培养模式,但对导师和研究生的要求也较高。因为倘若对毛泽东思想不感兴趣,或者缺乏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决心,那么就无法在专业交叉点上进行培养。该培养模式有助于拓展研究生的研究领域,也反映了文科各专业培养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的可能性。该培养模式的重点、重心在“毛泽东思想之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而非在“毛泽东思想”,但“毛泽东思想之外的人文社会科学”在毛泽东思想中又仅仅只是点状的,因而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宽度和深度。

这三种培养模式都存在对毛泽东思想缺乏整体、系统、深刻把握,难以拓展毛泽东思想研究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缺点,因而难以培养出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创新人才。

三、 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

相比上述三种常见培养模式来说,范式引领导向型培养新模式更符合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研究毛泽东思想。这种培养模式的做法和特点是,研究生在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阅读毛泽东著作文献,学习、把握、评价、研究毛泽东思想。该培养模式的重点、重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而非在“毛泽东思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到“毛泽东思想”虽研究难度大,但相对具有理论深度和高度,使“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能够达到应有的高度、宽度和深度,并能从信念、知识、思想、思维、能力五个维度,实现对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培养创新人才必需的崇高理想信念

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陈先达教授曾说:“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来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培养研究生,其实质就是要培养研究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从根本上影响着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与研究,影响着毛泽东思想能否与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只有自觉同人民利益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做到“理想信念坚定”[2]。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的研究生必须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着力点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人民服务。因此,本培养模式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理想信仰的塑造,旨在为研究生创新人才培育灵魂。

(二)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知识体系

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只有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才可能向着创新人才的方向发展。首先,本培养模式突出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需在纵向上贯通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与实践史。这就需要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的研究生练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阅读的基本功,树立起原典的权威,从中探寻大师的思想精髓,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其次,在横向上围绕马克思“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基本问题,构建毛泽东思想及研究体系。这就需要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的研究生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通过问题意识,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现有知识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因此,应将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的研究生知识体系构建作为培养的重点,从而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深厚的基础。

(三)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思想内核

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精神实质,才能在开展培养创新人才研究上坚持正确的思想内核。培养创新人才掌握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思想内核,就要正确明晰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与词句之间的关系,全面理解和把握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毕生所追求的实现人民自由解放的主题实质。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体现了其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是连贯的、完整的和深刻的;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词句的“能指”和“所指”虽然从一定的侧面都表达精神实质,但不能与之直接等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词句是其精神实质的载体和表达,但并非直接的表达。因此,引导研究生把握这个思想内核,培养他们具有作为创新人才所应有的理论高度、宽度和深度的素质。

(四)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理论思维

毛泽东思想研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文本解读,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掌握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从毛泽东所著经典的角度来看,创新人才要正确理解辩证唯物论的内涵,就要划清阅读中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界限,实现从主观的阅读理解经典,转向以科学真理为对象的学习研究。对于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各种现存成果,要擦亮眼睛,坚持唯物的辩证法,从不同角度审视这些成果之间的立场与方法、优点与缺陷。同时,不能把解读毛泽东经典的“所获”等同于其“所是”。

(五)实现创新人才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思想研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其所培养的研究生应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理论创新能力、资政服务能力、宣传教育能力等,核心是理论创新能力。培养该专业的创新人才,需从信念情感、知识体系、思想内核、理论思维等维度进行,要最大程度的开发研究生的理论创新能力:一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新的阐发和解读;二是结合新的历史实践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并使之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知识体系和规律性的认识。努力实现从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来解决问题,通过信念、知识、思想、思维、能力五大维度,实现创新人才的全面发展。

四、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无疑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基础,但关键在于导师以研究生为培养主体,遵循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规律和要求,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基本维度,做到四个“面向”。

(一)面向未来的培养目标

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并非是研究生阶段可以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而是培养研究生在未来应该和可能达到的目标。当前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将培养目标限定在研究生在校学习阶段,研究生毕业后的发展导师毫不关心,面向未来的培养目标定位并未在部分导师的培养理念中形成。这就导致研究生在毕业之后既无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的使命,又无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的自觉,更无从事本专业学术研究的能力。所以,本专业导师应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不能因追求研究生毕业率而舍本逐末,应自觉树立面向未来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构筑科学宽广的学术道路;应有对本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着眼本专业发展的国家战略急需,将研究生引领到专业发展的使命担当上来。

(二)面向体系的专业学习

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是指导其形成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知识体系。当前该体系构建的问题在于:研究生理论基础薄弱,导师也缺乏宽广深厚的知识体系,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必定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改变研究生培养的这种状况,要求导师要不断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大框架知识体系,进而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来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实现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贯通;要求导师围绕“人类解放何以可能”这个根本问题,对研究生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的重点书目,不仅自己要读好,还要积极引导研究生读好经典、建立框架、做实笔记,逐步建构、拓展、完善知识体系;要求导师实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交替培养策略,以形成“论”与“史”相互促进、知识体系不断拓展的发展态势。

(三)面向范式的指导交流

当前有些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不太负责,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管理模式。对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仅仅限于表格签字、释疑解惑或布置研究任务,而面向研究范式构建的规范化指导极少。改变研究生指导的这种状况,要求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要常态化、长期化、制度化,促使研究生从心理上自觉形成与导师进行学术交流的良好习惯;要求导师以研究生构建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范式为目标,从该范式的各个维度进行系统深入的指导,并针对学生在掌握该范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该范式。正如十分推崇师生交流的北大陈平原教授所说:“青灯苦读,永远代替不了亲自教诲……有许多东西,非面对面不可。”[3]

(四)面向能力的实践训练

毛泽东思想研究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不断提高研究生以理论创新为根本的专业综合能力。当前能力的提高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共同目标,但却是对研究生综合能力强调的多,对其理论创新能力则少有提及。改变研究生培养的这种状况,导师可在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和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指导研究生进行系统化的写作训练,并适时参与校内外各类学术训练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数据表明:“高水平学术沙龙或学术论坛,对培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4]。导师可实行以写带读、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培养策略,梳理、盘活、完善其知识体系,巩固、拓展、深化其研究范式。导师可以辩证思维为重点,指导研究生进行学术研究,通过对其辩证逻辑的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创新能力。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EB/OL].(2012-06-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1206/t20120606_138058.html.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13.

[3]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262.

[4]耿有权,曹蕾,宛敏.研究生管理者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基于全国14所重点高校问卷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9.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3年招收20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