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美学话语在中国的凸显与系统构建*
——兼评刘士林编著《都市美学》

2017-08-15 22:15刚祥云
中国名城 2017年8期
关键词:都市化都市人都市

刚祥云 李 伟

都市美学话语在中国的凸显与系统构建*
——兼评刘士林编著《都市美学》

刚祥云 李 伟

鉴于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在都市化境遇中,有效地实现当代中国美学的成功转型,并使美学更多地关切都市人的生存境况,促使刘士林先生编著《都市美学》一书,从而获得两大重要的学术史贡献:其一,都市审美意识在中国美学界日益凸显;其二,都市审美理论系统性构建,这些为我们合理构建并完善都市美学理论提供了例证。然而,都市美学作为一个新型而又复杂的研究领域,除却以上两个理论贡献可作为学理性参照之外,仍需进一步就都市美学在学理构建方面,如何索取有用资源与深度开凿,以及如何将都市审美理论应用于都市社会的和谐营建等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

都市化;刘士林;都市美学;系统构建;拓展研究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how to live in the urbanization situatio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make aesthetic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urbanite’s survival circumstances, this led to the Urban Aesthetics compiled by Mr. Liu shilin, and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academic history study: First, growing the urban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n china ; Second, buildingthe systemic of urban aesthetic theory Urban aesthetics. However, as a new and complexed field of urban cultural study, it’s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research. Most of all, in the aspect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on for urban aesthetic, how to obtain some useful resources and deeply study, and how to apply urban aesthetic theory to the urban social harmonious construction, these are important to the urban aesthetic culture developments.

Key words:urbanization ; Liu shilin ; urban aesthetics ; build system ; deepen the research

美国著名学者阿诺德·柏林特(Arnold Berleant)关于城市的体验是:“城市并不存在。城市只是一个虚构,一个植根于历史与神话中的抽象。”[1]2结合具体语境考量,作者的这句话是很有见地的,但倘若将它引入现实进行宏观审视其实不然,如今,中小城市梦想升格为大都市的夙愿已经真真切切地实现着。

鉴于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在都市化境遇中,有效地实现当代中国美学的成功转型,使美学更多地关切都市人的生存境况,破解因过分追逐感性欲望和官能体验而造成的灵性消解和感悟钝化的时代难题,在培养都市人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判断力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而肩负起美学所固有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文化批判功能,这在时下都市审美文化理论建构中显得尤为重要。刘士林等撰写的《都市美学》[2](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以下凡引此著皆只注明此版页码)一书就是在这一时代难题下,以都市化进程为现实背景,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城市社会学、文艺美学等相关学术理论,将都市人的精神生态、审美文化和文学艺术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而构建的一门旨在探索都市化进程中关于主体“愉快不愉快”、“自由不自由”,以及如何实现都市人心灵解放与精神自由的理论之作。这本富有价值的理论探索之作,为我们今天的都市审美文化构建提供了理论参照与学理启发。《都市美学》一书的重要理论贡献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都市审美意识在中国美学界的凸显,其二都市审美理论获得了系统性构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都市美学的未来发展在学理构建与实践应用方面做出某些尝试性的建议与展望。

1 都市审美意识在中国美学界凸显

回顾传统美学的生发土壤,无论j 在近代西方语境下,美学被冠以“感性认识完善”(鲍姆加登语)抑或“艺术哲学”(黑格尔语)之学,还是中国语境下美学一度被奉为道家的“游艺悟道”与儒家的“促善为人”之学,均生发植根于传统境遇之中,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非论断传统美学理论已俨然过时,而是旨在揭示如今面对都市化的真实处境,我们的传统美学是否有必要反思一下,走出学院式的“象牙塔”,走出传统的抽象领域和艺术中心论体系,直面当代都市人生存处境,深层次探讨都市人的情感、欲望、归宿、人生境界及其日常生活审美化等议题。

回归《都市美学》本身,可以说此著有助于都市审美意识在中国美学界的凸显。出此论断根据有二:其一,据笔者回顾过往相关论题的学术研究现状,鲜有相关论著能够直面深入“都市美学”的内在机理分析与理论性构建的,有的也只是取其一面或是冰山一角,满足自家学术立论的视域性之基。其中,2015年李俊国的《都市审美:海派文学叙事方式研究》一书,探讨了中国文学与都市审美问题,将重点放在海派文学视域下,进行了横截面式的研究。同年出版的李正爱的《江南都市文化与审美研究》,此书选取了以江南都市群为重心,欲尝试建立一种以江南都市历史经验为基础的符合其本身运作机制的审美理论框架。从发表的论文方面来看,以都市美学为议题的自然不少,但还很难说论述完整而深刻。其二,《都市美学》一书的参著者,均常年致力于美学研究工作,成绩斐然。而就刘士林先生本人而言,他在中国美学界影响极大,理论卓有建树,其所撰写的《都市美学》一书,可以说代表中国美学界的一枝都市审美“秀”。另外,一直以来,学界对都市的研究通常停留于经济学与社会学视域内,而都市的人文及其审美尚未真正进入系统性研究视野,此著对都市、都市文化以及都市消费社会的精彩剖析和对21世纪中国文艺美学转型之路的展望,大有强化都市审美意识在中国美学界引起重视之“风”的可能。倘若这股都市审美之“风”能够“刮起”,必将有助于都市作为新型的审美领域,不仅为传统美学的成功转型打开一扇明亮的天“窗”,更为提升现代都市人的审美品位,摆脱某些精神性的生存危机,提供有益的思考空间。当然,都市审美意识的兴起,也仅仅是一个思想基础,都市美学理论如何系统性构建才是核心,因为它关乎都市美学的兴衰存续与发展壮大。

2 都市审美理论的系统性构建

放眼世界,都市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它的威力早已超出了仅在经济与社会领域所产生的效应,它“在深刻改变与重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同时,也为中国美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生长空间与全新的当代性问题。”[2]2《都市美学》一书,对都市审美理论开拓性的构建,真可谓恰逢其时,这为我们思考如何建构都市美学提供了绿色“通道”,是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众所周知,一个完整有效性的理论建树,大致包括特殊研究对象概念之界定、哲学基础之回溯、理论前缘之索取、逻辑起点之剖析、核心范畴之界说、内在机制之挖掘、理论架构之完整以及理论后效之普适性等因子。

《都市美学》一书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编探讨了“都市语境与美学转型之路”,主要从都市、都市文化的界定与人文语境着手,继而对都市消费社会与都市主体的结构性变迁,都市人精神的再生产要素进行深刻分析,随后切入到都市语境下21世纪中国文艺美学发展的“历史坐标”与“现实热土”的论述中,从总体上完成了对都市美学理论构建前的背景交代与学理澄清。中编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主要探讨了“都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阐释”,从都市美学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判断切入,其中提到“只有以‘审美主观形式’的当代重建为中心,将后现代社会中欲望化了的‘审美主观形式’与主体真正的‘形式感’区别开,才能为都市美学建立一个必要的逻辑起点,以及为都市美学提供一个可靠的价值立场”的重要观点,继而又深入到对都市美感的内涵流变与生产机制和都市文学的历史源流与当代阐释之中,提出了身处文化冲突时代,都市美学要避免乌托邦式的意图,因为“都市美学研究的应当是活的都市文化而不是死的乌托邦。”[3]115在这一“活”性理论基点下提倡承认文化的多元性乃至杂多性为解决都市文化冲突的有效策略。下编以“都市美学的理论资源与文化问题”为内容,对马克思“生产—消费”理论以及新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空间转向理论进行了借鉴与再解读,从而为都市空间美学的建构,提供了必要的学理参照,随后论著将视野进一步回溯到人类早期的轴心时代“和”的哲学智慧,索取了有用的历史资源,最后在结语部分,就艺术与城市文明之关系,以及如何在都市化进程中拓展中国当代美学等相关问题作出了理论性的展望。

从总体来看,本书建构都市美学理论的基本方法是以都市化进程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急需转型为理论背景,以都市人的精神生态、审美文化、文学艺术为主要对象,以都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都市人的心灵解放与精神自由为基本议题,在汲取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远古轴心时代先哲智慧的理论外缘下,深耕了都市美学的理应具有的逻辑起点及其都市美感特有的基本内涵,从而完成了对都市美学的系统建构。毫无疑问,此书以全方位的视角,多种方法的借鉴,为中国美学的转型以及都市美学的合理性建构,做出了有价值的学理性研究,给予了我们值得思考的理论空间,打开了关注都市文化发展的新视野。因而,对于未来都市美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循此学理路径继续深入开凿下去。

3 都市美学研究空间的拓宽性展望

在进行有效性的展望之前,须对何谓“城市美学”结合以上论述做出学理界定。对于何谓“都市美学”,李伟先生的概述得最为精辟、全面、独到。“所谓‘都市美学’即‘都市化’背景下美学的当代形态,主要研究都市化(Metropolitanization)进程中,人的欲望、感觉、情感、心理精神和自由等问题,目的是要解决都市化境遇下,异常突出的‘人文——审美生态’与‘精神——心理环境’等‘都市问题’,提请和敦促现代都市人,反观自我、善待生命、捍卫自由、尊重情感、提升心灵,使美学的批判功能和审美的陶冶作用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来,让人们在都市化进程中更完整地理解和亲证什么才是真正的生命自由和精神愉悦,最终体证人之为人的‘大我境界’。”[4]777从这一界定中,我们可以窥见都市美学关注的重点在都市化境遇下人的情感、欲望、感觉、心灵、自由以及境界等问题。

“都市美学”是一个论域极为广阔的研究性概念,它不仅包括都市里的“人”,还应放眼于都市里的“景”,“景”包括城市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等等,它们都属于都市美学考虑的范围。因此倘若要使都市美学获得持续发展,除了“回顾历史,剔掘爬梳思想史、哲学史和美学史,分析都市美学的人性基础和心理内涵,为都市美学寻得必要的哲学参照和坚实的学科基点”[4]777之外,还需要向两个方向拓展:其一,就都市美学学理构建方面,将处于交叉学科之间的都市美学,充分吸收与借鉴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其方法,包括哲学、文艺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资源环境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等;相较于美学学科内部,更需要融都市环境美学、生命美学、生活美学以及休闲美学为一体,将环境美学注重的环境之间的谐和性、共生性、宜居性以及可持续性理念吸入,将生活美学所倡导的日常生活方式的丰富性、趣味性、多样性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观念为纳入为资源,将休闲美学所关注的个体生命的自在体验性以及大众闲暇时间参与文化创造的主动性有效接纳,形成一个由外部环境到内在生活再到个体身心康健等全方位研究的方法与理论新视野,因为不同的学科着力点和侧重面有差异,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和谐共进。同时,亟需建立一些专门性的科研机构(例如“都市审美文化研究中心”、“区域都市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都市名城理论的研发与推广中心”等等)以及增设《都市审美文化》等研究性专栏刊物,对都市美学理论进行拓宽合作性研究及其应用型媒介推广。其二,就都市美学在实践应用方面而言,理应将都市审美理论融入都市社会建构的实践之中,例如在进行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时加入都市审美的理念与考量,就城市整体发展上提倡构建“休闲城市”、“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加入国际性“慢城”行列。在西语国家,“慢城”理念①倍受欢迎,且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慢城’根植于地方传统文化与独特的地方感,强调对地域传统工艺、美食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侧重对地方独特性的维续和发扬。”[5]这就使得所建都市既有现代新貌,又有传统味道。以上这些举措,无疑对时下都市审美文化的构建乃至于减少因都市化进程而带来的人性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4 结语

都市需要审美者的鉴赏,更需要审美理论的支撑,尤其是面临都市人格的双重异化,更需要“美”的救赎,虽然现实效果短期内有时显得微弱,但是从根本上说:“‘美’是人类精神对生命自由、心理愉悦的追求,也是人类对实践‘真’‘善’过程中自我异化的一种精神补救,通过审美性活动,人类不仅可以抗拒‘劳动异化’带来的肉体痛苦,还可纠正道德、伦理等精神实践中的心灵扭曲和人格异化,重新使人的心灵变得愉快,生命复归于自由。”[2]24因此,期待都市美学能有一个更好的前景,能有效地缓解“人在都市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享受不到劳动的愉快,建造了高楼大厦却总感到精神上无家可归,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产品然从未体验过审美的愉悦和心灵的片刻宁静与自由”[2]190的背反困局。都市审美文化的良性构建,将对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诚如德国著名学者恩斯特·卡西尔所说“每一种(文化)功能都开启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一个新方面。”[6]389因此毫无疑问,都市审美文化的构建,也可以为我们反思都市人的“人性”提供了一个有为的视角,值得期待。

注释:

①慢城,也称慢行城市(Slow Cities/Cittaslow),是1999年兴起于意大利的一种基于地方的独特性,旨在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特色维续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例如:意大利的Greve-in-Chianti、Orvieto,英国的Ludlow,德国的Hersbruck,韩国的Jeolla以及中国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四川成都等等。

[1]阿诺德·柏林特.远方的城市:关于都市美学的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1-14.

[2]刘士林.都市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3]高小康.文化冲突时代的都市美学[J].人文杂志,2008(4):112-115.

[4]李伟.“和”的哲学与都市美学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776-780.

[5]朱晓清,甄峰.慢城运动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9):7-13.

[6]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于向凤

J01

A

1674-4144(2017)-08-92(4)

刚祥云,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李伟,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通讯作者)。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确然性的寻求及其效应:十八世纪西欧知识界思想气候与康德哲学及美学之研究”(编号:13YJC751022)。

猜你喜欢
都市化都市人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人的现代化——上海越剧都市化转型的再认识
Kiss and Ride
爱自己 你做到了吗
《向北方》中的压抑空间及都市人困境表征探析
穿越水上都市
论审美教育中亲近自然的重要性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论现代汉语新兴颜色词的现代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