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迎歌
摘要:本文结合某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运用道路安全性評价的实例,对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改扩建;道路安全
中图分类号:U4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22-0163-01
1公路安全性评价意义分析
在进行道路拓宽建设时,要求设计人员全面考察分析原有道路,掌握原有道路的事故多发点以及原因,因地制宜提出有针对性并经济可靠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引入新的隐患、造成工程竣工后出现事故的现象。由此可见,道路安全性的评价对道路改扩建的重要性。
2现有公路安全性评价方法的介绍
2.1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在安全措施的寿命期内,按照一定的贴现率将所有安全措施的成本和效益折算为成本现值和效益现值,然后计算出所有的效益现值与成本现值的比值,即效益成本率。如果效益成本率大于1,则有采取该安全措施的价值,比值越大,回报率就越高。成本效益分析法是一种在一定时间内,对某项安全措施成本及效益进行比较评定的技术,可以对安全措施的成本和效益相称与否进行直接验证,侧重于从定量角度来分析评价安全措施。
2.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全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它们在某些安全性能方面的相似、差异及原因。可从包含时间、空间、进程、形式、内容、内部结构以及外部联系等在内的各种不同角度,对安全措施进行比较研究。
3道路安全性评价在某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运用
3.1某地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概况
本工程高速公路是某省于“九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高速公路之一,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路线全长约153.45km,采用的是平原微丘区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度28m。全线于2000年12月25日投入使用。自通车以来,由于高速增长的交通量,使得目前本路段通行状况已近饱和,无法适应当下及未来的交通发展需要。因此要求扩建本路段高速公路,扩建总里程约为154km,扩建后路基宽度变更为42m,设计车速120km/h。扩建公路途径多市,并于2009年开工,完成于2012,工期为3年。
3.2运用道路安全性评价目的
(1)对现有路线设计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主要包含分析交通事故形态及诊断事故黑点路段;分析评价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一致性;检查道路设计指标的规范符合性以及道路条件现状的安全性评价。(2)结合工程实际对施工的安全性保障方案进行有效改进,确保安全顺利完成施工。(3)对改扩建后出现的新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诸如分析扩建后出现的新的交通安全问题,研究分合流段的安全性,以及对预防驾驶疲劳的相关研究。
3.3分析交通事故受道路因素的影响
(1)线形因素。在平曲线半径曲率半径在6030-6500m范围内的路段频发事故,半径在8500-9000m的曲线段也常有事故发生;同时在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长度不足的路段以及服务区无加减速车道的相关路段也有较高的事故率。(2)路肩宽度。由于该路段具有较大交通量,且大型车辆较多,使得该路段部分路段硬路宽肩度略显不足。所以常在夜间或路况不佳出现追尾和侧刮事故,且在路肩由宽变窄且渐变段较短的路段较易出现交通事故。(3)路面性能。部分沥青路面存在车辙,易在雨天形成积水,减小车胎和路面与车辆间的摩擦力,对车辆的停车距离及方向控制造成影响,或者形成反向超高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4)部分安全设施不完善。如由于不明确的标志信息导致车辆错过出口,进而逆行或违章调头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隔离设施被损坏对高速公路的封闭隔离效果造成影响等。
3.4道路改扩建后易出现的安全问题
(1)扩建后道路变宽,车道数增加和分离路基方案的实施带来的共同问题就是增加了主线的分合流段,使分合流段的交通条件更加复杂。导致对车流进行分流的难度增大,易出现交通事故。
(2)扩建后道路条件得到改善,大、小车分开行驶,减少了司机的加减速操作,单调的驾驶行为易导致更多的驾驶疲劳问题,由于驾驶员的反应迟缓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5道路安全性评价后的建议
(1)本路段路线具有较高的设计质量,绝大部分的线形设计标准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保障线形的安全性要求。(2)本路段路基路面及排水均符合规范要求,基本可以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3)本路段路线交叉设置基本合理,但部分互通进出口匝道仍存在安全隐患,需在扩建道路时注意对互通出口及服务区周边的安全状况进行改善。(4)交通工程以及沿线设施。将一系列完善的标线、标志、视线诱导标、防护网以及隔离栅设于全线交通工程的安全设施中;将中央分隔带护栏连续设于部分路段中;路侧护栏在高路堤和桥梁路段中均有设置;预告、指示标志设在互通式立交;并将反光突起路标连续设在大部分车道边缘线和分合流路段;防撞设施在绝大部份出口分流三角端均有设置。但在调查发现的事故黑点处,可能存在交通标志存在密度不足以及遗漏的问题,应在扩建时增补或加密。考虑到扩建后可能出现的驾驶员疲劳驾驶问题,可以在长圆曲线路段或长直线进行警示标志的设置,有效缓解精神疲劳,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4结论
由于道路安全评价对未来道路的改建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研究道路安全性评价在道路改扩建中的运用前景十分广阔,是我国道路建设程序中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