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一名记者型主持人

2017-08-14 08:53张曙秋
活力 2017年8期
关键词:主持人素质途径

张曙秋

[关键词]记者型;主持人;素质;途径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集中体现在对新闻内容的驾驭能力而非表达能力上,良好的记者素质和较为丰富的采访报道经验,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必备的基础,也是新闻节目发展趋势对主持人的要求。

在收听(看)节目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同一时段、同一栏目的主持人,为什么有些主持人的观点新鲜、视角独特、语言精彩、很有吸引力;而有些主持人却言之无物、语言空洞,甚至俗不可耐?同样是在现场主持节目,为什么有些主持人能频频抓住现场的亮点或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受众参与节目的欲望;而有些主持人却对现场氛围视而不见,毫无反应,只是按既定模式和事先准备的稿件,刻板地主持,致使现场受众兴趣大减?同样是一次对嘉宾的采访,为什么有些主持人的现场提问贴切、生动,还有灵机一动的追问,能捕捉到鲜活的新闻?究其根源,则在于主持人发现能力的差距。发现能力是主持人职业敏感和新闻敏感的集中体现。

有人把记者和主持人看作两个不同的职业,而事实上,我们身边很多媒体也正是基于这种看法对两类人员进行分工。造成新闻节目主持人要么缺少新闻采访经验,成了“外行”说新闻;要么记者作了主持人便不再深入基层,天长日久丧失了最宝贵的新闻素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必须以记者素质的提高为背景,二者的工作也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主持新闻1+1节目的时候,标新立异的修辞,咄咄逼人的口吻,专家一样的评论,学者一般的反问,自成一派主持风格。面对 “十八大”这样的重大新闻事件,《新闻1+1》作为一个评论节目如何处理,一直是比较“头疼”的事情。当时白岩松提议可以用解读伦敦奥运会的方式解读“十八大”,主创人员都大吃一惊。“十八大”虽然严肃紧张,但白岩松一直在说“要把严肃拉下来”。因为“十八大”的每一个决策都和每个人密切相关,一定要把会议和自己的关联性找到。白岩松表示,《新闻1+1》的“十八大”解读节目是按新闻规律来做的,当然要改变语态。他说:“第一天用的关键词是‘民,推动民生和民主的改变才能顺应民意。这是我看完十八大的感受。有很多人会觉得怎么是这个呢,有人说你要选择美丽中国、五位一体,我说我就要选民。”白岩松认为,新闻人要做两件事,第一,尽一切努力让世界变得更好。第二,哪怕没有让时代变得更好,起码不让它变得更糟。他说:“新闻的天职是啄木鸟,非常对,我不认为新闻这个行当是喜鹊类,虽然都是鸟类,我觉得就是啄木鸟,需要啄虫子维护大树的健康。90%都是批评,但一旦有人做对了,迅速肯定,想让他改都很难改回去,也是啄木鸟的天性。”而事实证明,央视《新闻1+1》栏目在十八大开幕式直播中的语态获得了“2012中国年度电视掌声。”白岩松对新闻业务的专业、钻研可见一斑。我国著名记者穆青说过:“一名优秀的记者,究其一生,都是追求、发现。”新闻节目主持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对于同样的新闻事件,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主持人分析起来,语言表达言简意赅,很精彩,很有吸引力;而有些人的表達却言之无物,很平庸,甚至俗不可耐。其背后的主要因素是主持人发现能力上的差别。准确判断什么信息值得放大、什么信息应该放弃;采访对象透露的什么问题值得穷追不舍,打破砂锅问到底,什么话语应该及时打断,免得偏离主题;同样的事实从什么角度分析更与别人不同、更有利于深入挖掘;事实与背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由此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等等。这些都需要职业化的发现能力。而这种发现能力必须建立在对新闻事件及背景的深入了解和对局势的正确把握上。这就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记者素质,能够从纷繁的细节中发现问题的主要方面,从而沿着正确的途径去寻找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真正对节目的内容编排了然于胸,做到言之有物、内容精练。为广大受众所熟知的敬一丹、白岩松、张泉灵等这些国内优秀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以前都曾是在采访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记者。《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1+1》等栏目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记者型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把握,对时局的洞察和对节目的驾驭。可以肯定,记者阶段的工作是新闻主持人工作的根基,这一阶段素质的高低、功夫的深浅、锤炼的程度、见识的多寡,将直接影响着其今后对新闻节目的整体驾驭能力。

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说:“我在采访中,有失去资格的时候。在采访股民,正谈得热火朝天,股民突然提到一个词儿“套牢”,我顿时接不上话茬了……采访专家时,我往往格外小心,因为如果没有在专家面前取得对话资格,采访就成为艰涩枯燥的苦差事。事先的准备时间往往几倍于采访时间,摸索着专家的边际,领会着专家的精髓,不但不能说外行话,还得想法把很专业的话说得深入浅出。当采访顺畅进行、对话真正实现的时候,我体味到记者的创造性工作的兴奋。”实践已经表明,采、编、播合一是主持人节目高级的、理想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这种形式会越来越多,代表主持人节目的方向。

前些时候我看了一期谈话类节目,内容是讨论原生态文化,著名作家余秋雨应邀做节目的嘉宾,节目中,主持人除了开头、结尾“穿靴戴帽”之外,和专家很少有交流,其提问更让人感觉主持人本身对所谈论话题知之甚少。与之相反,嘉宾余秋雨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睿智渊博,坦诚自然,其智者形象,让人颇感亲切和信任。我想,这时大多数受众的感觉都是:漂亮的主持人在这里只是一个陪衬、摆设,余秋雨才是真正的主持人。可见,主持人若缺乏专业知识,既没有资格和专家平等对话,更不能起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新闻传播媒介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主持人、记者对有价值的新闻能不能做到快速反应,并在竞争中取胜,和主持人、记者的新闻敏感强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呼唤记者型主持人。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新闻敏感性强,拥有丰富人生阅历的主持人就会善于并准确发掘其中的新闻价值,并力求捷足先登,最早公之于众;而新闻敏感性弱的主持人就会熟视无睹,无视其中的新闻价值,或没有迅速地做出反应,使其失去应有的新闻效益。不可否认,一流的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在于他可以表达,而在于他善于表达。对于普通受众来说,他们了解新闻是通过主持人的播报来完成的。主持人说出的话能否给观众以信任感,他的年龄、性别、资历甚至容貌、声音都成为决定其权威性的综合因素。个人魅力不容忽视,但主持人新闻工作的知识和技巧仍是他最重要的品质。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主持人素质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阳原县第四实验小学
小蛇圈圈绕的答疑会
咖喱岛(四)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