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朝
摘要: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加速推进,怎样使农民发家致富,实现全民奔小康的发展已成为各地的主要工作,作为支持地方经济主要力量的农商银行,怎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帮助弱势群体,以加大金融服务实现精准扶贫。
关键词:农商银行 精准扶贫 金融扶贫
在“十三五”规划的总基调下,扶贫攻坚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在重要场合讲“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作为支持地方经济主要力量的农商银行,多年来受惠于地方人民群众和政府的扶持,逐步发展壮大。在全国开展“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如何运用金融资源,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成为了农商银行的发展要点。
一、金融精准扶贫的部分状况
(一)贫困户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贫困户由于长期生活窘迫,难以摆脱贫困,导致思想松懈,习惯于接受国家有关部门无偿捐助的扶贫资金,对于扶贫贴息贷款,虽认为属利好消息,但因用贷途径渺茫,对贷款后仍需归还本息心存芥蒂,害怕到时无力偿还,积极性不高,不愿申请贷款。
(二)贫困户劳动力不足。一是大多数贫困户多为孤寡或老人,且伴有疾病、残疾等,虽有致富想法,但因劳动力不足,无法正常开展生产活动,致使家庭经济状况愈来愈差。二是个别常年不务正业的人,由于思想慵懒,对生活丧失信心,也不愿主动掌握致富本领,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混日子。阻碍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有效的产业扶持项目作支撑。金融扶贫往往都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使贫困人员难以真正脱贫,虽然有政府牵头,让部分企业开展了帮扶工作,雇佣部分贫困人员作为劳动力,但工资薪酬职能解决其吃饭问题,难以从根本上结合贫困难题。
(四)贷款不良率影响到农商银行扶持信心。在当前各金融机构不良率攀升的大金融环境下,各金融机构在信贷资金投放过程中,对风险防控要求更加严格。而金融扶贫对象通常没有有效的担保、抵质押措施,且存在一定的偿还能力不足情况。对此,金融机构在扶持的过程中更多的考虑风险防控情况,避免贷款不良率再次攀升,大大影响了金融扶贫力度。
二、农商银行开展金融扶贫的几点措施
(一)找准发展方向。广泛征求当地群众意见,因村制宜,詳细分析村庄的优势、劣势,帮助包村干部制定详细的脱贫计划,使贫困户认清发展方向,明白向自身应该向哪方面发展,怎么发展。同时我行将优化服务,为扶贫户提供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等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树立致富带头人。帮助村级班子成员开阔视野、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增加为群众服务意识,让其成为富民强村带头人,对于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困难的村干部有资金需求的,优先办理,同时实行利率优惠。
(三)推进金融服务网络建设。在原有金融服务自助机具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自助终端及便民服务点建设,力争实现便民服务点及金融自助终端全覆盖,便民服务点实现村村覆盖,真正把“普惠金融”服务贯彻落实到位。
(四)争取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各级部门对金融扶贫的支持政策和措施,用活用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及财政贴息政策,提高产业扶贫贷款贴息水平,加大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构建农商银行、政府、市场协同推进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五)加强扶贫贷款管理。各支行在行总部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协调分工,责任到人,严格识别贷款对象,严格界定贷款用途,层层把关,确保信贷投放有的放矢,避免偏离政策导向。对贫困人员投放的贷款要单独建档立卡,按月报送投放情况和进度。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金融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典型,交流经验,推广先进做法,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稳步推进扶贫工作。
(六)扶持特色产业,让贫困户荷包鼓起来。一方面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农业发展模式,积极与当地政府、农户进行对接,提供信贷支持。另一方面结合特色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加工业的县域农业产业结构,寻找特色产业大户,探索扶贫新模式,不断增加产业收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七)助力涉农产业,探索农户脱贫新路子。一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济体作为信贷支持切入点,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着力扶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二是与“信用工程全覆盖”、“百千万富民工程”、“阳光办贷”等活动相结合,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通过信用工程全覆盖、百千万富民工程,改进以往信贷服务方式,并实施阳光信贷工程,变“坐门等客”为主动营销、上门服务。三是创新贷款受理模式,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贷款受理中心,实现“零距离”营销。成立贷款受理中心,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并向全县辖区公布受理中心电话。通过贷款受理中心的运行,解决了贷款申请渠道不畅的问题,同时践行了阳光信贷服务承诺,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对信贷业务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壮大龙头产业,立足实际共奔小康。一是与龙头企业相结合,施行‘公司+贫困户”的扶贫方式,由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县委、县政府实时监督,实现企业带动地方贫困户脱贫。二是大力支持新兴龙头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身为地方经济发展主体的商业银行,样继续秉承“服务三农”的宗旨,全面做好精准扶贫信贷资金支持工作,积极主动地提高服务水平,丰富金融产品,完善业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