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子涵
上榜理由:★★★★
狄更斯曾说:“一个人不会因为穿了件好袍子而变得有价值。”语言也是如此,“穿袍子”是它的权利,其内涵仍待审视。
网络的普及可以使一句流行语顷刻间影响全球。不论好否,不论长短,只要符合大众独特的胃口,它就将享受到网络的“至尊待遇”。傅园慧奥运会采访时脱口而出的“洪荒之力”瞬间响彻大江南北,失恋农民工蹩脚口音“难受、想哭”也使“蓝瘦、香姑”名噪一时,但在流行语风靡全球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它的影响?
不可否认,在“工匠精神”等流行语的推动下,国民注重了文化,注重了精神。这些流行语的的确确为这个极易浮躁的时代带来了一股清流。但大多流行语只是人们歪曲文字的意义,罔顾传统文意而产生的,这些畸形的文字游戏真的能为我们带来正面影响吗?试想懵懂无知的孩童模仿“蓝瘦、香姑”而忘了“难受、想哭”的正确读音,抑或是古老的文化内涵湮没在流行语的沼泽地里,那时候,唐时的明月只能在人们唇齿间的碎屑里照着“蓝瘦、香姑”的忧愁了。
不得不承认,精神的平庸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明显事实,信息的碎片化和文字的浅表化使得大众文化泛滥,诉诸心灵的深层文化遗失在了时代的高速车道上。若一个民族只能在文化的浅滩上光着脚嬉戏,那么这个民族将永远不知道大海的秘密。
是時候该做点什么了。
流行一方面给我们带来文化内涵消极影响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无知的“加害”。在对待网络文化冲击时,我们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挡不住流行语的来势汹汹,但我们可以在这股浪潮中选择方向,在流行语的海洋里进行选择。但这不是选择符合胃口的食物,而是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字。
黑格尔曾经说过:“人是靠精神站立起来的。”诚然如此,对待文化潮流,定要有根有基。我们在时代中咬住了流行,但其内涵才是我们应该嚼的。
(指导教师:万安)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