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杀虫剂对松阿扁叶蜂的田间药效

2017-08-13 20:12王新峰孙冬迎杨会玉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杀虫剂

王新峰 孙冬迎 杨会玉

摘要[目的]筛选防治松阿扁叶蜂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杀虫剂对松阿扁叶蜂不同龄期幼虫的田间药效。[结果]施药后72 h,对于1龄幼虫,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的防治效果达94.7%~96.9%;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达92.6%~94.9%;多杀霉素的防治效果为86.8%~889%。对于2龄幼虫,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的防治效果达89.7%~93.0%;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达882%~90.4%;多杀霉素的防治效果为81.4%~83.3%。对于3龄幼虫,噻虫啉微囊悬浮剂的防治效果达88.9%~91.0%;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治效果达87.1%~89.2%;多杀霉素的防治效果为81.1%~81.9%。[结论]噻虫啉对松阿扁叶蜂幼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最佳防治时期为1龄幼虫期。

关键词松阿扁叶蜂;杀虫剂;田间药效

中图分类号S76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7-0131-02

Abstract[Objective] Insecticides were screened out for controlling Acantholyda posticalis.[Method] The field efficacy of different insecticides on the larvae of A. posticalis was studied by plot test.[Result] After 72 hours,the best control effects of thiacloprid against A. posticalis of the 1st instar larvae were between 94.7% and 96.9%.For the 2nd instar larvae, the best control effects of thiacloprid against A. posticalis were between 89.7% and 93.0%.For the 3rd instar larvae, the best control effects of thiacloprid against A. posticalis were between 88.9% and 91.0%.[Conclusion] Thiacloprid can be applied for controlling the larvae of A. posticalis.And the best control period of A. posticalis is the 1st instar larvae.

Key wordsAcantholyda posticalis;Insecticides;Field efficacy

作者簡介王新峰(1973—),男,山东桓台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保护及森林培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7-04-12

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属膜翅目扁叶蜂科,是松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山东、山西、黑龙江等地[1]。该虫在不同松树上的发生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油松、赤松、黑松、樟子松、红松发生较重[2]。

鲁山森林以松林、刺槐林等为主,2006年7月,在林场第二营林区杨峪林片首次发现松阿扁叶蜂危害,2008年该虫已扩散到各营林区[3]。鲁山林场松阿扁叶蜂1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于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23日前后开始羽化;5月10日前后成虫开始大量羽化,并开始产卵,5月25日前后达到产卵盛期,5月下旬幼虫大量孵化并进入为害期,幼虫共4龄,6月20日前后老熟幼虫开始下树,能够在树冠下土层中安全越冬[4]。

近年来,松阿扁叶蜂在鲁山林场发生非常严重,为筛选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及浓度,笔者于2016年5、6月分别对该虫1、2、3龄幼虫进行了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鲁山林场的油松林,试验地松阿扁叶蜂发生严重,油松胸径在10~12 cm,树高4~5 m,生长状况基本相似,试验期间栽培管理水平均匀一致。田间试验于2016年5月下旬和6月上、中旬进行,这段时间是鲁山林場的松阿扁叶蜂幼虫发生期。施药当日天气晴,微风,气温分别为12~23、13~25、15~28、13~25 ℃,药后72 h内无雨。

1.2供试药剂

供试杀虫剂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华北制药集团爱诺有限公司)、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山东国润生物农药有限责任公司)和10%多杀霉素悬浮剂(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1.3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试验地内由西向东设10块样地,每块样地0.5 hm2,分别间隔3行树,由南向北依次进行用罗马数字编号。每小区面积100 m2,从每个小区内再随机选择5株油松作为调查样株,并做好标记记录。

对于试验药剂,先确定其稀释倍数,准确称量原药后,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加足所需水量,配制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6]1 000和1 500 mL/hm2、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7-8]1 000倍和1 500倍稀释液和10%多杀霉素悬浮剂[9-10]1 000倍和1 600倍稀释液3个药剂的方案。并设置清水为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田间试验参照GB/T 17980.2—2000进行[11]。药剂用HWF-20型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用水量为1 000 kg/hm2,对照组喷施等量清水。

1.4调查方法

5月中下旬,在每小区中随机选取5株油松,挂牌固定,在油松的下部随机选取油松针叶100片,做好标记,统计松阿扁叶蜂1龄幼虫数,以此作为施药前虫口基数[12-13]。施药后24、72 h分别统计叶片上存活的松阿扁叶蜂1龄幼虫数,以校正虫口减退率作为防治效果。2龄和3龄幼虫采取相同的调查方法,分别在6月上旬和中旬进行,但调查3龄幼虫时随机选取中下部叶片[14]。记录各个龄期的虫口基数。

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结果与分析

2.13种杀虫剂对松阿扁叶蜂1龄幼虫的田间药效

由表1可知,药后24 h,多殺霉素的校正防效最低,为81.0%~822%;噻虫啉的校正防效最高,为90.3%~93.6%。施药后72 h,噻虫啉的校正防效仍最高,为94.7%~96.9%;多杀霉素的校正防效最低,为86.8%~88.9%。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对松阿扁叶蜂1龄幼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多杀霉素明显比前2种杀虫剂效果差。

2.23种杀虫剂对松阿扁叶蜂2龄幼虫的田间药效

由表2可知,药后24 h,多杀霉素虫口减退率为70.2%~71.8%;高效氯氰菊酯虫口减退率为73.4%~77.1%,噻虫啉虫口减退率为80.4%~83.6%;施药后72 h,多杀霉素减退率为802%~82.5%;高效氯氰菊酯虫口减退率为87.6%~899%,噻虫啉虫口减退率为89.2%~92.7%。多杀霉素对松阿扁叶蜂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比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差,且3种药剂对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均低于1龄幼虫。

2.33种杀虫剂对松阿扁叶蜂3龄幼虫田间药效

由表3可知,药后24 h,10%多杀霉素悬浮剂校正防效为71.0%~71.6%;高效氯氰菊酯校正防效为73.3%~77.3%,噻虫啉校正防效为80.8%~83.4%。施药后72 h,10%多杀霉素悬浮剂校正防效为81.1%~81.9%;高效氯氰菊酯校正防效为87.1%~89.2%,噻虫啉校正防效为88.9%~91.0%。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对松阿扁叶蜂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最佳,多杀霉素仍为最差,3种药剂对3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均低于1龄、2龄幼虫,且低浓度的杀虫剂的防治效果稍差于高浓度的杀虫剂。

3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探究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多杀霉素悬浮剂、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3种杀虫剂对松阿扁叶蜂各龄期幼虫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2%噻蟲啉微囊悬浮剂和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对松阿扁叶蜂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且防治最佳时期为1龄幼虫期。

噻虫啉是一种新型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对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特效[15]。作用机理与其他传统杀虫剂有所不同,它主要作用于昆虫神经接合后膜,通过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干扰昆虫神经系统正常传导,引起神经通道的阻塞,造成乙酰胆碱的大量积累,从而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16]。噻虫啉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速效且持效期长。噻虫啉具有杀虫活性高、有良好的选择性、对作物安全以及对高等动物毒性低的特点,且与常规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没有交互抗性,是防治松阿扁叶蜂的理想药剂[17]。

参考文献

[1] 胡志勇,陈新会,王红敏,等.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措施[J].河南林业科技,2011,31(3):55-56.

[2] 李兵,刘艳玲.淄博市鲁山林场松阿扁叶蜂发生与防治[J].林业实用技术,2014(1):41-42.

[3] 萧刚柔.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4] 河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5] 汪文俊,邹运鼎,鲍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11,113.

[6] 刘晓惠,周根强,屈驰.对商州区松扁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J].农技服务,2014,31(4):58-59.

[7] 杨实娃,杨振虎,周永良,等.不同药剂防治松阿扁叶蜂药效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128.

[8] 周秀云,张金朝.中条山林区松扁叶蜂防治研究[J].山西林业,2015(4):44-45.

[9] 党政武,周书剑.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0(3):44-46.

[10] 王新东,马艳芳,张永强,等.7种药剂对短须突瓣叶蜂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J].林业科技通讯,2016(12):34-35.

[11]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GB/T 17980.38—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12] 胡志勇,陈新会,王红敏,等.松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研究[J].绿色科技,2011(8):129 -130.

[13] 朱国仁,张芝利,沈崇尧.主要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及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277-185.

[14] 王忠民.松扁叶蜂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园艺文摘,2011(3):110-111.

[15] 段淑娟,徐强,徐云.不同药剂防治栗瘿蜂的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24):182.

[16] 王运兵.无公害农药实用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1-92.

[17] 王世琦,王一州,郭印,等.防治桃树潜叶蛾的田间药效筛选试验[J].现代园艺,2013(9):10-11.

猜你喜欢
杀虫剂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新颖杀虫剂Broflanilide的开发
两种杀虫剂对黄栀子绿灰蝶的田间防效初探
新型生物源杀虫剂双丙环虫酯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跟踪导练(一)3
选择杀虫剂 先看是啥虫
科学家研制出新型灭蝗生物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