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礼
[摘 要] 现代社会,高素质的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职业教育重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掌握一技之长的优秀技术人才。但是,传统职业教育存在很多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地方,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
[关 键 词] 中职;电子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120-01
如今,工业化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很多传统的劳动者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剩余劳动者过多与劳动者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失业者过多与劳动需求不对口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劳动者过多,而高素质的劳动者却难得。传统的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劳动者。如今,新时代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面向市场,重视专业课的学习,通过改革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我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作为中职电子专业教师,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对中职电子专业改革的看法。
一、以学生的个性人为重点培养方向
中职学校招收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这无疑为中职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尤其是中职电子专业的教学更是形势严峻。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跟不上,并且还会出现厌学情绪。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整体的评价,把学生分成三类进行教学试点改革,而依据这三类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培养方向:一是加强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加强对动手能力的练习;二是加强对专业课的学习,逐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对基础知识和综合信息的学习。同时,必须注重对一些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前最新科学的动态和信息。只有如此,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成绩,并且符合社会需求。
二、以市场需求方向为改革导向
中职教育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针对性很强,就因为针对性很强,所以首先我们要进行精准定位,搞清楚怎样才算是社会所需要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职教育学习多久才能培养出此类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能够符合要求?这些都是企业首先考虑的问题。并且,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哪些新特长和新突破,如果中职学校没有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盲目制订培训计划和课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使企业满意。实践证明,最近几年学生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职学校闭门办学,缺乏与社会或企业单位沟通,在教学模式和培训方向的选择上依旧按部就班没有创新,也没有根据中职生的个性特点,制订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根据本人经验和市场调查发现,需求单位对电子专业主要存在三个层面:一是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技术的人才;二是在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的维修技术型人才;三是具备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社会综合知识的销售人员。所以中职学校的电子专业教学,必须首先符合社会需求,其次及时调整自身教学计划,再次要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
三、加强课堂学习
中职教育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要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作为首要目标,而對学生的专业教学改革可以以课堂上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着重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启发式教学进行教学创新。比如,讲解晶体二极管的时候,使用两个对比实验从而更形象地向学生演示。第一个实验就是在音乐卡片电路中正相串联晶体二极管,当电源接通后,则可以演奏出悦耳的音乐。第二个实验是在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将晶体二极管反相串联进电路,在合上电源后并未发出音乐。通过这两个实验,能够很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带动整个课堂氛围。
四、整合“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高職等校的学生是有区别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偏下,学生对专业基础和理论以及实践课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偏下,使中职教学面临许多问题,使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增加了难度。因此,中职教学的改革应该协调好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指导学生在最多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
五、职业教育要重视道德教育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虽然中职学校更多的是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直接解决踏出学校后的就业问题,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但是,职业教育要更重视道德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成为优秀的职业工作人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改革的步伐从不停歇。中职电子专业作为中职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只有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符合中职教学目标,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符合现代社会,才能真正发扬职业教育的精神,得到社会认可。望广大中职教师不懈努力,发扬职业教育精神。
参考文献:
[1]朱朝霞.电子实习教程[M].杭州:中国计量学院出版社,1999.
[2]卢华玲.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12).
[3]涂铁军.中职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