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2017-08-13 18:40温胜鹏
健康前沿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

温胜鹏

摘要:目的:分析门冬氨酸钾镁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钾、血镁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钾、血镁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门冬氨酸钾镁;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有效性;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因心肌缺血缺氧出现低钾血症、低镁血症,引发心律失常[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一旦延误病情,可能发展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对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有效方法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90例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该病症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組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45~75岁,平均(62.8±4.6)岁;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6~73岁,平均(61.5±5.2)岁。所有患者中无患严重肝肾衰竭、严重低血压等疾病者,两组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予肝素、硝酸盐类、阿司匹林等药物,给予止痛、镇静、吸氧,必要时可行溶栓治疗,合并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保持卧床休息,严密监测患者心电图、血压等体征变化。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第1天静脉滴注50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3020038)加500mL10%葡萄糖溶液及8U胰岛素,之后每天静脉滴注50mL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加200mL10%葡萄糖溶液,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疗效判定

治疗后患者心动过速、早搏基本消失或减少90%以上,心律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心动过速、早搏减少50%~90%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心动过速、早搏减少50%以下为无效[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临床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血钾、血镁水平采用t检验,用( )表示,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若最后结果显示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钾、血镁水平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钾、血镁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钾、血镁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压下降、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等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律失常可根据发病诱因分为传导异常和起源异常两种,传导异常表现为传导途径异常和传导阻滞,起源异常表现为异位心律和窦性心律,相关报道指出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远高于其他人。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主要发生于原疾病起病1~2周内,24h内最多见,主要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患者出现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而一旦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患者猝死,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有效治疗方法的探讨十分重要。

有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造成冠状动脉阻塞,产生细胞外钾,在缺血区、缺氧边缘pH值等发生明显改变,而这些改变得速度及幅度并不一致,进而造成心室内传导速度的不一致,产生电折返,这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3]。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儿茶酚胺大量分泌,激活了腺苷酸环化酶,致使血清中脂肪酸含量上升,镁与脂肪酸发生螯合作用,产生不溶性盐,最终引发低镁血症,镁离子不足会加快钙离子经慢通道进入细胞的速度,从而使动作电位曲线平台期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促进了电折返的形成,自律细胞除极加快,自律性增加,加重心律失常。低钾现象同时会导致钾离子浓度失衡,降低钠钾泵活性,致使细胞内钾离子减少,引起细胞膜电位降低,心肌兴奋性提高,心肌传导减缓,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增加,最终引发心律失常[4]。从以上可得出及时补充钾镁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

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常会引起血压降低、疼痛等不不良反应,门冬氨酸钾镁为门冬氨酸钾盐和镁盐的混合制剂,是一种电解质补充剂,对细胞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作为钾镁离子的载体使其进入线粒体和胞浆中,提高细胞内钾、镁离子的浓度。钾离子作为高能磷酸化合物合成与分解的催化剂,参与了细胞内糖、蛋白的代谢,维持细胞渗透压及酸碱平衡;镁离子是生成糖原和高能量磷酸酯的主要物质,可激活三磷酸腺苷酶促进钾离子的摄入及钠离子的排出,稳定静息膜电位。服用门冬氨酸钾镁补充了钾离子和镁离子,通过钾离子对心肌传导及兴奋性的削弱、对异位起搏自律的改善及镁离子对钾离子流失、钙内流的抑制,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门冬氨酸钾镁可纠正内环境失衡及各细胞的兴奋性,促进细胞的除极化及细胞代谢,恢复其正常功能;其被进入人体后分解出的门冬氨酸具有膜稳定作用,可有效改善电解质紊乱,降低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及兴奋性,促进细胞电位的稳定,减轻患者心律失常症状[5];门冬氨酸钾镁还可将电解质输送至心肌内,加强心肌的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在心肌缺氧时,可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另外门冬氨酸钾镁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减小血管阻力,抑制白细胞介素的形成及血小板聚集,从而减小心肌梗死的面积,有效缓解心律失常。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钾、血镁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门冬氨酸钾镁可有效改善机体低钾、低镁症状,从而改善心律失常症状;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1.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郭书粉在同类研究中得出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研究组其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65.1%;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钾、血清镁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本次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验证了门冬氨酸钾镁的有效性。

总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桂娟.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8):89,90.

[2]程建,杨鸿英.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1):134-135.

[3]王静.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5):7247-7248.

[4]王丽双,温福兴.门冬氨酸钾镁运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1):94-95.

[5]武雯涛,王莉.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应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5):5-6.

[6]郭书粉.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4):67-68.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