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帅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黄疸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16h连续长时间蓝光照射治疗3-4d,观察组给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单次8h,每天2次,之间间隔4h,治疗3-4d。根据治疗方法不同,两组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2d后、4d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对照组为42.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给予对应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短时多次;护理
引起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胎儿型红细胞裂解后,胆红素释放过多引起,新生儿黄疸是产科常见疾病,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尤其是早产儿黄疸发生率更高[1]。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光照治疗比较常见,尤其是蓝光治疗的效果得到广泛认可。传统蓝光治疗中,给予患儿连续12h-24h的蓝光照射,容易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本组研究针对短时多次蓝光療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性20例,平均胎龄(36.7±11.2)周,出生平均体重(2259±545.7)g,入院时总胆红素(284.9±60.8)μmol/L;观察组中,男31例,女性21例,平均胎龄(36.3±11.3)周,出生平均体重(2263±544.9)g,入院时总胆红素(285.3±59.9)μmol/L;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长时间蓝光照射治疗,每天1次持续进行16h蓝光照射,连续治疗3-4d;观察组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每天2次,每次8h,两次之间间隔4h,连续治疗3-4d。
护理方法 进行光疗治疗中,由于患儿裸睡于光疗箱内,患儿手足不受束缚,与箱壁发生摩擦后容易导致手部、肘部、足跟及外踝等部位损伤,所以可给患儿手足部位佩戴小手套和小袜套,对光疗箱内壁用布套包裹,由于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因此治疗期间还需要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光照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家长容易出现焦虑担心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向患儿家长详细讲解黄疸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让家长充分对该病进行了解,获得家长的信任,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让患儿能更好的进行治疗。②蓝光箱护理。治疗前,对蓝光箱灯管进行检查,确保良好,查看是否存在过期灯管,对蓝光箱进行清洁,用95%乙醇擦拭灯管,防止灰尘对照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按照患儿年龄,对箱内的湿度及温度进行控制,湿度保持在55%-65%,温度控制在30-32℃,将蒸馏水加入蓝光箱水槽,至2/3处即可,蓝光箱要防止在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的房间,室温控制在20-24℃即可[3]。③患儿护理。对患儿病情及检查结果进行详细了解及评估,治疗前为患儿洗澡,全身皮肤保持清洁,不能涂抹油、粉类物质,避免对蓝光的穿透效果产生影响。用黑布或黑眼罩遮盖患儿眼睛,防止患儿视网膜受到蓝光影响损伤,为患儿穿戴合适的尿不湿,对会阴部进行遮挡,除肛门、会阴部位,其它部位全部要裸露出来。
2)光照中护理。①从患儿进入蓝光箱开始,做好相关治疗记录,并对患儿密切进行观察,防止出现眼罩或尿布脱落情况。②治疗期间,对温箱变化及患儿体温变化情况随时观察,对患儿体温每间隔1h测量一次,如果治疗期间患儿体温升高超过38.5℃,要马上停止治疗,直到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才能继续治疗[4]。③确保患儿皮肤能够均匀受光,对皮肤是否出现发红、皮疹及干燥等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精神状态。④经蓝光照射后,患儿代谢产物会经肠道排出,因此患儿的大便次数会增加,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儿的肛周进行护理,确保该部位干燥清洁。
3)光照后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患儿皮肤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损伤,穿衣保暖。对患儿体温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进行观察,如有异常,要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对应处理。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2d、治疗后4d,均抽取静脉血对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进行检测,同时对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患儿出现的腹泻、发热、脱水、皮疹、体温异常、吃奶量、哭闹烦躁等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患儿资料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检验与t检验,用%和±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d后、4d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对照组为42.3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原因比较多,主要是因体内胆红素升高造成皮肤巩膜出现黄染现象,对于新生儿而言,其体内胆红素浓度受衰老红细胞代谢影响,使生成的胆红素升高,引起黄疸病。此外,引起体内胆红素升高的原因还有干细胞结合与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在体内积累增加,引起黄疸病[5]。对该病进行治疗时,光照疗法是主要方法,也是比较简单易行的方法,光照疗法能够促使患儿体内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变为水溶性,不需要肝脏进行结合,经过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采用蓝光照射后,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在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都需要对患儿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确保治疗效果的实现,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浓度,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海群.新生儿黄疸蓝光疗法中哭闹的护理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4(01):82.
[2]马小云.117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03(15):94-95.
[3]徐江.间歇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02(26):221-222.
[4]张燕.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30(13):4310-4311.
[5]周秀娟.蓝光照射配合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5,30(22):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