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
[摘 要] 重点阐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探索尝试。针对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不佳,课前让学生自述一些简单的知识,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师生共同探讨学生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
[关 键 词] 中职语文;阅读;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015-01
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自引入以来,效果明显,学生不仅掌握了程序性知识,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目前,大部分中职语文课堂都是以讲授知识为主,在学生进行课后习题时需要运用大量的程序性知识来解决问题。往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但不能积极有效地掌握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学习效率低下。
一、分析现行课堂,尝试新型模式
目前,中职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有很多诟病,教师在课堂上演“一言堂”,学生听课效率低下,甚至完全处于游离状态。从教师的角度看,一是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妥,二是教学理念本身存在很大的问题,三是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很多教师在教学上受老旧思想的影响,课堂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运用教学参考书上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解,全场没有学生讨论环节。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把教师的课堂重点摘抄下来,课后也不及时进行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学生的主体思考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得不到激发。另外,課后的作业布置也是以课堂陈述性知识为主,辅以少量的课后练习。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问题,也不能第一时间和教师交流解惑。
二、引入翻转课堂,探究教学模式
(一)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认真准备
如,在进行诗歌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观看视频,了解本诗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提前复习诗歌的阅读方法。有些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诗人的生平和诗歌风格,搜集大量的资料。对诗歌的重点和难点也有了初步思考,这样教师在课堂讲解时就轻松多了。自学过程中,学生会把遇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采用圈注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反馈到教师平台上。值得一提的是,在给学生布置的自学材料中,在此基础上,笔者还会在预习资料中加入一些基础知识的复习,用来扎实学生的基础。笔者在准备《将进酒》时考虑到职校学生的基础较薄弱,还加入了诗歌赏析的方法。自学的材料笔者会采用多种形式:发纸质稿、看微视频、自学一些简单的程序性知识等。
(二)解决程序性知识,讨论重点难点问题
笔者在讲解李白的《将进酒》诗歌中,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接着是学生自主交流时间。学生会把在预习时遇到的难题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答,比如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有些学生认为本诗是表达诗人豪放恣肆、不拘细节的一面,有些学生则认为本诗透露出诗人怀才不遇下的强颜欢笑。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还特意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生平事迹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学生自行进行总结,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首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检查,即对课前所学的陈述性知识和部分程序性知识进行检测;然后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情况。
三、反思翻转课堂,夯实实际效果
(一)稳固基础知识,养成良好习惯
在阅读教学的翻转课堂上,不能仅仅强调视频带来的作用,而忽视基础知识的稳固。微视频和阅读指导方法可以对学生的自学起一个推进作用,为学生夯实语文基础做铺垫。在学习方法上,学生既然已经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那么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激活课堂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笔者意识到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主体,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才能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翻转课堂突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简单的程序性知识提前让学生自学,课堂上则是以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主,这样一方面激活了课堂氛围,一方面又拓宽了教学内容,对教师的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伴随着翻转课堂的展开,教师的教学手段也会随之变化。笔者曾在课堂上先后尝试了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课堂气氛变得更活泼,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阅读课上翻轉课堂的应用要适度,不要过分强调翻转课堂的效果。中职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要将翻转课堂作为中职语文阅读课的唯一形式,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不要将翻转课堂流于形式,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蔡跃.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4]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