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明
(甘肃省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武威 733300)
[摘 要] 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需要学生参与积极有益的集体教育活动,参与积极有益的集体教育活动是预防中职学生问题行为发生,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的物质载体。整合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实践中建构基于学生当下心理健康需要的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参与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9-0184-01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学生“愿不愿”参与,即调动学生参与集体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学生“敢不敢”参与,即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教育活动的自信心;三是学生“能不能”参与,即开展什么样的集体教育
活动。
一、“愿不愿”参与
首先,在教育过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尊重、民主、和谐、宽松的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机会,学生的情感、思想、意志和各项行为得到充分尊重,师生交流的“障壁”得以拆除,沟通的桥梁得以搭建,情绪情感相互感染,形成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心理上的互动。教育者组织的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响应,学生的热情高涨,活动的气氛活跃,活动的效果极佳。
其次,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情绪追求。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符合其情绪追求的事物或活动必然表现出兴趣和热情,趋向并加以接纳;而对于不符合其情绪追求的事物或活动必然表现出冷漠和厌倦,回避并加以排斥。因此,教育的活动背景应从学生是否觉得有趣的情绪性角度进行思考和设计,尽量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生动活泼,符合学生情绪追求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期待和努力倾向。比如“每周一歌”活动,曲目主要以爱国感恩励志歌曲为主。采取自己唱、同学听、同学唱、自己听、大家一起唱,反复唱的形式。一曲《母亲》,随着旋律,咀嚼歌词,过去的生活经历,当下的生活画面,一个个像过电影一样浮现在大脑中,内心产生很大的触动。对父母的感动恩无法用言语述说,感恩之情写在学生泪流满面的脸上。
二、“敢不敢”参与
快乐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建立自信心的心理基础。重要的是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给学生自己动手创造的机会,把做起来有一定把握的事情交给学生去做,让他们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此反復,快乐的心理体验越丰富,自信心越强。特别是一些胆小、羞怯的学生,更应如此。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内在需求与渴望的,只要进行适当的激发或刺激,就能产生极大的热情。对于一个从不参与集体活动的学生,就要从学习活动的细微处着手,调动他积极而愉悦的情绪追求。比如,让他从试着朗读课文开始,他能大声地读出来,我们就给他这样的评价——声音很洪亮,老师听了心里感觉真是好,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爽”,真心为你迈出的这一步高兴。其他同学异口同声地喊:“好!好!”并且自发地鼓掌,全班学生都受到了感染。
三、“能不能”参与
首先,活动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喜闻乐见。学生不愿意参与集体教育活动,不敢做自我展示,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这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趋向于积极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情感体验。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集体教育活动的内在需求与渴望,如果学生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不敢参与集体活动,有可能是学生对活动的内容太过陌生,或者是形式不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或者是撬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内心渴望的支点没有找准。教育者要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取向及时调整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他们对活动感兴趣,活动动机始终处于高昂状态。
其次,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文”在于熏陶心田,“化”在于浸润情感。文化校园,使学生置身于积极健康、向上向善、有价值意义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熏陶。开展模拟法庭进课堂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犯罪嫌疑人、旁听者的角色,体验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和给双方家庭、亲人带来的伤害,从而产生对法律的敬畏,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生命的珍爱,对自身所犯错误内心愧疚。日行一善,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生日过成感恩日,改变以往买上蛋糕,带上礼物,请上同学好友,吆三喝四,讲排场的不良習气,而是给父母洗一次手或脚,梳一次头发,让他感受体验,有一颗感恩的心。另外,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掰手腕,踢毽子,拔河,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团结友善的活力,培养学生悦纳自我、向善乐群的心理品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搭建自我参与、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有参与集体教育活动的期盼和冲动,并且在参与中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教育与调适的达成度。
参考文献:
[1]魏宁.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5(34):189.
[2]王运红.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职业教育,2013(2):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