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化举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江苏 徐州 221151)
[摘 要] 在国家印发《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通知》之前,很多职业学院已经开始了类似模式的校企合作方式。以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为例,在新型学徒制提出之前,已经开始了“职工班”的培训。现在学校又联合企业探索新型学徒制培训试点,从培养主体、培养模式、培养内容到评价体系都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关 键 词] 新型学徒制;职工班;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9-0157-01
2015年7月,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業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决定在12个省份推广新型学徒制试点。其中试点方案中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容解释为:培养对象和培养模式为企业新型学徒制以与企业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为培养对象;学徒培养的主要职责由企业承担;培养目标和主要方式由企业结合岗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以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
一、新型学徒制下职工班的提出
在新型学徒制的提及之前,徐州技师学院从2012年开始进行“非全日制职工教育”也就是“职工班”的培养,并且已经先后为8个企业培养了近千人。
职工班的培养主体是企业员工,每个职工班的培养要求都不同,是根据企业培训需求、员工实际工作情况,灵活开展的“送教入企”、员工进课堂、面授、分散、线上等方式的培训。我们可以把“职工班”看做是新型学徒制班的雏形。
二、新型学徒制下职工班的完善
2016年开始,徐州技师学院开始按照国家下发的文件将“职工班”的培养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培养相结合,改进培养方式,同年,苏州高新(徐州)商旅有限公司提出要求,采用非全日制教学的方法,完成其根据岗位工作需要和年度工作表现选拔的技术骨干组建“徐州乐园新型学徒制”班学习。
这次组建的“徐州乐园新型学徒制”班级的成员,由徐州乐园负责培训前期学徒资格选拔、学徒培训效果评价,和参训学徒学技能的激励制度。企业按照员工工作岗位实际工作内容组建学习团队,由部门主管负责管理其在岗位技能提升模块的学习管理工作,所有学员的管理工作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主管协调管理。
三、新型学徒制下职工班的培养方式
在“企业新型学徒制”方案的指导下,徐州技师学院完善了“职工班”的培养,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商讨,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不同企业、不同岗位需求,密切融合企业内部培训,为企业员工岗位提升、转岗培训量身订制课程模块。
在授课安排上,“徐州乐园新型学徒制”培训针对参加培训员工实行的淡季和旺季的生产模式,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增强课程灵活性,培训时间按照企业生产安排进行弹性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采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量身打造企业专属课程。需要到学校上课时采取集中授课制,在企业授课时主要以分组分班的形式进行。
四、新型学徒制下职工班的培养内容
这次的“新型学徒制订单班”的培养内容,主要是基于企业岗位需求、量身订制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课堂设计、教师备课置于培训学员的真实岗位情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保证教学内容与科学技术和企业发展接轨。
企业和学校精心完善培训课程,在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中,把培训方案结合到职业能力提升上来,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度,突出学员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员的职业能力,强化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模块化培训体系。
这个“新型学徒制订单班”为苏州高新(徐州)商旅有限公司一线86名员工,会计、机电维修、客服3个专业开展“徐州乐园新型学徒制”试点,并结合前期的“非全日制职工教育”模式,量身为其设计了“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五大内容: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基本知识、基础技能、岗位技能、职业拓展提升。
五、新型学徒制下职工班的评价体系
“职工班”培养的评价体系是学校和企业联合评价。将企业员工的非全日制职工教育与员工个人岗位薪资、岗位能力评价、干部提升相互融合。在评价体系上,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入过程考核评价体系,加入企业、社会评价,使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实用。学习评价与企业岗位考核相挂钩,和员工的提拔及薪酬挂钩。学员年终奖的发放依据培训期间的出勤和学期考核成绩确定。
实行学校和企业双重考勤制度,并将此纳入学校正常教学的监督与检查中。学校学习评价采取实时评价体系,每位代课教师在其教案中要体现当堂课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学生的课堂笔记上也有对代课教师的每堂课上的情况的反馈。教学授课管理采取的是教师去学员工作现场了解工作实际,结合教材和学校实训条件,拆解工作過程,融到教学当中。章节内容讲解完毕,教师再把讲的知识反馈到工作实践中去进行评价。
这种新型学徒制的职工班培养,根据目前国家的文件要求,结合徐州技师学院几年来的职工班培养经验,从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模式到评价体系都充分融入了企业因素,真正实现了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职能,也探索开拓了一条新型学徒制培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