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厌学问题的个案研究

2017-08-13 11:53党晓红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30期
关键词:子女心理班级

党晓红

现在的教育中,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管的太严,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把孩子的业余时间排得满满的,事事都由自己说了算,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门门第一,科科优秀,以致有的孩子开始厌学、逃课,以前学习好的上课分心,学习下降,针对上述现象,我对中学生厌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㈠个案

姓名:王冬(化名) 性别:男

年龄:17岁 高一(3)班学生

㈡家庭背景

属单亲家庭,父亲前年由于车祸去世,现由母亲一人拉址,扶养。值得庆幸的是:母亲是城里户口,在一家工厂上班,职位较高,收入稳定。其对王冬的教育态度是“严”加管教,才能早日成才。

㈢性格、兴趣

开朗、自信、喜欢文学、体育、听音乐。

㈣社会交往及测试结果

1.因为为人开朗、正直、有才、有很多的朋友。

2.很重感情,是老师的好帮手,能够尊重老师、信任老师、喜欢接近老师、有活也愿意与老师谈。

㈤学习情况

王冬也很争气,每次考试都是班级前5名,学校百人榜前20名,而且曾经参加过学校演讲比赛获得第3名,校运动会铅球第1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更是他的优点。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近半年来,学校曾组织为社会贫困地区的学生献爱心活动,让他写一份倡议书,被他无故推辞了。上课听讲有时分心,对老师的提问心不在焉,常常引得同学们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下课经常爬在桌子上,说头痛,最明显的是这几次月考,他的成绩由以前的班级前5名,下滑到班级第10名、15名、30名。对于他的如此大的变化,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很吃惊。

個案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王冬的这些转变都是从母亲让他上各种补习班开始的。母亲认为,他爸爸去世了,自己拉扯他不容易,虽说王冬很听话、懂事,成绩还可以,但那不是最好,她一定要让儿子出人头第,这种心情急切。她还认为,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学习上应争第一外,也应该全方位的发展,这样,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因此,在自己经济条件还允许的情况下,让他参加了美术、书法、电脑补习班,同时,占用了孩子的休息日,对孩子的行为严加干涉,任何事情都要按家长的指令去做。其实,其母并不知道,这种家教方式扭曲了孩子的性格。现在,不仅学习差的不愿意学习了,就连学习好的(如王冬)也不太想读书,觉得学习没劲。正是由于王冬母亲的期望值过高,使孩子的心理压力大大增加,不自觉地开始厌烦学习了。那么,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

指导策略:

㈠调查了解基本情况

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情况。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能更深地了解和研究学生,为教育工作铺平道路。

㈡要给予实际的期望

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访,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帮助家长确立实际有效的目标,告诉家长要经常帮助孩子恰如其分地作出估计,这样,才能出现不自弃的心理状态。本案的王冬实际已经是很好了,其母应在如何保持其现有的状况上下功夫,不应过高期望,以致于适得其反。

㈢要用文明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

作为家长,应学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如何塑造自身的人身价值,如何进行自我调适,如何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如何培养创造力,多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㈣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沟通

和王冬“结对子”,交知心朋友,通过交朋友,谈心,尊重、信任,鼓励他。有进步就表扬他,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多谈他的过去,少谈他的现在。让他有信心找回以前的自己,发挥他的特长,让他参加各项文体活动。

经过老师和家长二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在学校运动会上,他又夺得了两块金牌,大家祝贺他,学习他,他的心理负担减轻了,自信心增强了,感到我还很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最近一次考试又回到了班级前15名,王冬本人和家长也十分高兴。

结论:

㈠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

民主的家庭、宽松的师教与学生心理发展息息相关。宽松、民主的环境给孩子心理和人格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发展、想象、创新、动手,给予孩子较大的自由度,尊重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积累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实践知识。

㈡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

信心是前进的源泉,进取是成功的根本。在学习上,当他成功时,鼓励他,当他失败时,帮他树立必胜的信心。家庭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的机会,满足孩子高层次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施加压力。厌学者的显著特点就是丧失了信心,家长适当地降低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创设情境,让孩子成功,体验到成功喜悦,不要过分地强调竞争,要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鼓励子女只要花了力气,学出自己水平就是成功,还要多关心孩子的休息和心境。

㈢要有一颗平常心

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有一颗平常心。大部分家长都是在十年动乱中度过的,一段历史的空白使许多人的机遇与他们失之交臂。长期以来没有满足求知欲所产生的失衡心理,使其中不少人对子女期望过高己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或者由于特殊的家庭原因,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再加上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果不努力学习,很快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在这种大的形式下,家长就脱离子女实际给孩子定目标,使孩子超负荷运转,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及厌学情绪。因此,家长应接受孩子的平凡。有家长可能会说:照你这么说,我们对孩子就别抱太高的希望啦?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错,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珠峰,但是,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但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没有珠峰高大,但同样勃勃向上。我们应满怀希望地教子成人,我们接受了平凡,再满怀希望,更有助于孩子成为大写的“人”,只要孩子健康成人,他们就拥有了成功的人生。

猜你喜欢
子女心理班级
班级“无课日”
Tomb-sweeping Day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心理小测试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