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会义 吴小芳
摘 要:研究UASB污泥挂膜及过程中各运行条件的影响,采用小试动态试验,接种厌氧消化污泥,温度35度,交替增加进水浓度和水量。经过120天运行,完成污泥挂膜试验,进水COD质量浓度21200mg/L,OLR为13.70kg,COD去除率92.1%。控制过程中各运行条件,逐步增加反应器负荷,可成功培养出厌氧生物膜,生物膜为黑色,厚度0.2mm
关键词:UASB;启动;厌氧污泥;载体生物膜填料
UASB是新一代高效厌氧反应器,符合环保需要。启动初期,进水有机负荷不断增加,产气加剧,以絮状厌氧污泥为主的厌氧污泥床,会被带出反应器,不利于后期运行。载体生物膜通过形成污泥聚集,提高污泥质量,对厌氧挂膜的实际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1、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1.1试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下图,反应器主体内径115mm,总高3000mm,罐体下方为锥形体,反应器总有效容积为3000L,悬浮层及污泥床总高度为1500mm,反应器配循环水罐1500L,通过蒸汽加热保温,温度控制在(35±1)度。废水经蠕动计量泵由反应器底部注入,由顶部出水堰板出水;反应器内部安装不锈钢载体支架两层,毛刷式聚乙烯载体生物膜填料两端固定在不锈钢支架上。
1.2试验用水
试验用水:直接使用污水车间调节池污水,COD质量浓度14000 mg/L;运行稳定后使用提取车间有机盐(主要成分:乙酸钠)按一定比例配置,质量浓度在15000~21000mg/L
1.3 接种污泥
接种污泥使用车间厌氧反应装置内部厌氧污泥,ss=20g/L,vss=19g/L,接种量为1.5t/3.0吨,接种后平均污泥质量浓度为9.5g/L(按反应器总体积计算)
1.4分析项目及方法
COD—重铬酸钾法;挥发酸/碱度—滴定法;PH值—哈希HACH-PH计,温度 —温度计
2.厌氧生物膜形成过程
2.1厌氧生物污泥适应期
将接种污泥加入反应器后,控制进水COD15000mg/L,逐步增加进水流量,同时水温每天增加2度,7天后,温度稳定控制在33度,流量稳定在20L,第8天保持现有流量,容积负荷2.4 kg/(m3.d),HRT=3.1d,由于是成熟运行的厌氧反应器内部污泥,所以去除率在试验初期就有75%,出水PH值7.2~7.8,说明污泥已适应反应器环境。
2.2载体生物膜出现期
此阶段通过交替增加进水有机物浓度和进水量,逐步提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直至处理效率稳定并在载体填料上出现生物污泥附着。以COD容积负荷2.4 kg/(m3.d)启动,按比例分别改变进水浓度和流量,不断提高容积负荷。进水浓度的提高导致去除率下降,出水COD升高,图2.随后COD去除率逐渐增加,并慢慢稳定。运行到21天,从反应器顶部取出载体观察,可以看到填料上有一层薄的厌氧污泥包裹,此时进水COD17400 mg/L,出水COD2976 mg/L,反应器容积负荷为6.2 kg/(m3.d),COD去除率82.9%
2.3载体生物膜稳定期
这一时期载体生物膜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增加,直到载体表面附着大量厌氧污泥。继续提高进水负荷,保持流量30L/hr不变,逐步提高进水浓度,运行到第63d,反应器载体填料中间挂满污泥,见图3.此时,进水COD质量浓度18080mg/L,OLR=5.2 kg/(m3.d),COD去除率90%,厌氧污泥大部分聚集在填料中央,形成椭圆形包裹,为黑色黏性包裹,黏性物质主要为胞外多聚物,起着吸附和凝聚黏连的作用,从而促成载体生物膜形成.
图2.
3.主要运行条件的影响分析
3.1 温度的影响
厌氧反应器有着严格温度条件,要求控制精确,每个温度区间,随温度上升,细菌生长速率上升并达到最大值,相应的温度即最佳生长温度,过此温度后细菌生长速率下降。中温反应器为37度,20-25度时,细菌活性降低,产甲烷活性降低,进而导致反应器去除率下降,温度超过39度时,会杀死细菌。
由于试验装置场地为室外,温度受室外温度影响产生一定微小波动(1~3℃),试验表明,在小幅变化范围内,反应器总体去除率和出水COD影响不大,当试验温度低于平均运行温度2度时,去除率有所下降,此外反应器温度还影响液体粘度以及气体溶解度.
3.2 OLR的影响
有机负荷直接反映进料、废水底料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OLR是否适中直接影响装置去除率的高低,当有OLR过大,中间产物积累,是造成反应器酸化的直接原因。从图6.可以看出,随进水流量、进水COD浓度增加,反应器OLR由1.84kg/(m3.d)逐渐增加到5.8kg/m.d,在污泥驯化阶段,产甲烷细菌数量较少,主要处于产酸阶段,因此COD去除增加缓慢,随试验进行,产甲烷细菌大量增殖,COD去除率开始增加。进入载体生物膜出现后,一定范围内有机负荷的改变对去除率影响不大,COD去除率保持在85%.
3.3 PH值的影响
过程中,Ph值是重要的环境控制指标,生物化学过程和稀释作用可以迅速改变系统内PH,对PH改变最大影响因素是乙酸的形成。图7.显示在载体生物膜形成过程中Ph的控制与变化过程.试验初期,由于试验用水采用废水添加碱性有机盐配制而成,进水PH偏碱性,由于反应时间短,产甲烷菌数量较少,进程主要处于产乙酸阶段,出水pH值总体低于进水,为6.5~7.0之间,COD去除率只有50%左右,随试验的进行,产甲烷细菌开始大量繁殖,进而和产氢产乙酸细菌保持一定的生物菌群平衡状态,达到出水PH值随进水酸碱的改变变化较小,稳定在7.8 左右,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5%以上.
4.结论
(1)逐步提高进水COD质量浓度和进水流量,监测出水COD小于2500mg/L时,反应器COD去除率大于80%时,出水VFA小于500mg/L時提高负荷,经过170天的运行,在载体生物填料表明形成了载体生物膜。
(2)形成的厌氧生物膜大部分聚集在填料中央,形成椭圆形包裹,为黑色黏性包裹,提高了反应器内污泥质量浓度,并且生物污泥更容易保留反应器内部;较大的生物膜比表面积增加了与进水混合接触,有利于生化反应。
(3)容积负荷和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大,温度在35~36时,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上升,并趋于稳定
(作者身份证号码:1.20882198312256511;2.32110219770620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