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兴
摘 要:体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学习体育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教会学生健康锻炼的知识,进而有效提高他们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效率和质量。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因为许多体育学习项目较枯燥,所以大多体育教师都普遍喜欢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来提高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借此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对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并为提高体育游戏的有效性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游戏教学法;研究运用;项目与游戏
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得到满足之后逐渐开始追求个人的身体健康,基于此,我国的体育素质教育课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当下,体育课堂学习不单单只是以单一的学习运动技能为主,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寓教于乐”的重要性。只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为他们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一、体育游戏教学法的概念
体育游戏教学法并不是单纯的做游戏的过程,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游戏,进而借助快乐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体育运动规则以及技巧,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在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学课堂中虽然很多教师都已经开始在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学,但是都没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的时候没有将教学内容和游戏有效结合起来,学生虽然在游戏的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却没有掌握相应的体育学习技能,最终导致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偏离教育主题。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策略
1.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教師团队的创新能力
体育游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即没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教师完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来创设相应的游戏引导学生展开体育学习。所以,在体育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游戏的质量和趣味性,那么就必须从教师的专业素养入
手。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此让教师学会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教学创新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建一定的体育教学小组,即让所有的体育教师在每一次教学之前都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或者是新开发的体育游戏等,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所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有效的经验交流,以此让他们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不断地传递有用的教学信息,使体育课堂能够在各位教师“集思广益”的情况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2.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学习并不像其他文化学习科目一般,它主要以户外实践学习为主,教师往往都会在操场等一些适合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合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体育学习技能,所以相对来说体育课程教学更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体育游戏教学法是结合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来创设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管在学习能力还是身体素质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体育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体育游戏的创设能够更好地推动体育课堂的发展,那么教师必须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想方设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以此在保证学生快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学习“篮球”这一运动项目的时候,大多数教师会认为以篮球赛为主来展开教学便算是应用了体育游戏教学法。但其实不然,篮球赛的确算是一种竞技游戏,但是因为它的普遍性,很多学生都没有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设计新颖的篮球游
戏,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能够以高度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游戏中。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投篮和传球的技巧,教师可以为此设计一个以投篮和传球为主要训练目的的游戏,即五人为一组,规定每一组学生在投篮之前必须要将篮球传送给同伴达到五次才能投篮,最终投篮成功最多的小组将会获得胜利。这样的游戏才是学生在生活中没有玩过的,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借此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必须有规则地开展游戏,保证体育游戏的安全
毕竟许多体育学习项目都是以竞技为主的,所以教师所创设的体育游戏相对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竞技性,这便使学生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必须尽量减小运动游戏的幅度,以此保证体育有效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体育学习不仅是一门学习课程,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终身养成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自主展开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戴先芬.谈初中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2014(15).
[2]章陆梅.初中体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9).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