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
语文课堂是时时处处充满变化,甚至会出现突发状况。这种“突发状况”如果是教师的灵感使然,则容易激发学生们的上课激情,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而这种突发状况的产生一旦来自学生,则常常给教师制造“难题”,需要老师灵活机动地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往往会打破教师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迫使教师重新整理教学思路,改变教学策略,做出及时的教学调整。后者情况出现后可能呈现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有不同,坚持原来的教学设计,用生硬的手段将学生拉回到教师设定的道路上来,无疑会打压学生的探讨热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拓展新的知识生成点,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启发学生运用新的思维,产生新的思考。
沪版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微型小说两篇》中有一篇《走出沙漠》,一名青年教师以它为教学对象开公开课。确定教学目标为:重点,感受人物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精神;难点,体会文章作为小小说所运用的插叙、悬念、侧面描写等写作技巧。显然,教学设计无可厚非。紧接着,教师导入课程,教学进程也较顺利。接着教师希望同学在预习过的情况下,由学生阐释“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的省略号的作用、省略了什么,借以回答大家是怎样走出沙漠的,小说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略作讨论之后,一个学生很快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小说为了表达人物坚守信念,故意设计里悬念,并指出:“我从一开头就猜到水壶里没有水!这是个‘望梅止渴的现代版,并没什么特别的。”老师事先设计的由此而谈小说的悬念、小说的技巧,甚至小说的主题,在学生略带轻视的话语里瞬间“崩塌”。接着一个学生举出了欧·亨利的《最后的常青藤叶》,指出《走出沙漠》与之相比,结局的效果没什么不同。显然,在出版业发达、信息大量传播、甚至网络无所不在的今天,推想我们的学生依然闭塞、浅薄,是犯了多么大的错误。毫无疑问,我们的学生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简单悬念的设置,是带着批判的,甚至是轻视的语气来评价的。无疑这是一个可以顺应学生思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知识“拐点”。遗憾的是,我们的这位教师,依然掐断了学生新思维迸现的亟待燃烧的火焰,而将课堂教学拉回到小说精神意义的探讨、写作手法的运用等课前设计的套路上。尽管这样的执拗的转折,牵强而别扭,无法弥合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的“断层”,这位老师显然完成了语文课标赋予的教学任务,但我们不能不说这堂语文课并不是成功的。这位语文老师带领学生走了一条学生已经走过的、并已经厌倦了的学习之路。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我们的课堂能够沿着学生们所发现的问题延伸,那会是怎样的一节语文课:学生理解了小说的主旨,但却批判了小说结尾故意设的“不悬”的悬念,而用新的充满着新思维和新奇悬念的结尾替代了“不悬”的悬念,对小小说的写作手法有了自己新的认识和探索,利用学生对现有知识的不满足激发出新的探索欲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其教学效果会是如何呢?不言而喻。
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还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个水壶如果不是交给“我”,而是交给口渴难耐觊觎水壶的孟海,即如果文中孟海是被托付者,情节可能会怎样?教师的教学倾向是让学生们得出如果让孟海掌管了水壶,孟海就会打开水壶,发现水壶中装的不是水而是沙子,结局因此会是一行人走不出沙漠而渴死,故小说中“我”是半部分发展的关键。教师的引导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学生们接着话题,指出小说本身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雕琢的痕迹太过明显,“我”的行为就是明证,作者就是故意安排了“我”来完成这个使命。同学们提出,谁能保证“我”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呢?有的同学甚至提出,让孟海来承担这个护水壶的角色也未尝不可,因为“我”未必是英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普通人(孟海)也许也可以高大起来,即孟海受到了教授的感染,英雄之感顿生,最终把水壶保护到最后。遗憾的是,教师没有允许学生对孟海作为护水壶人选的合理性做深入的探讨,而是强化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丧失了一个引导学生对人性挖掘理解的良好机会,也使得学生对小小说“构造”的理解缺少了一个独特的角度。
就本篇课文而言,假如教师抓住学生们的困惑和疑问,激发学生们的思想并加以引导,那么我们不仅探讨了小小说的情节设计,还可以从人的角度深入到人性的深处去挖掘、去发现。按照学生们的设想,孟海成了护水壶的人,即当孟海发现水壶中装的是沙子的时候你,明白了教授的良苦用心,忍住喝水的欲望,坚守了秘密,更突写了人的内心深处人性善与恶的斗争,小说的意义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不仅说明我们平时不必用有色眼镜来看待生活中性格有缺陷的人,还懂得了只要将人放在特定的环境,人性中善良的光辉也会在不同的人心里闪光,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英雄。分析至此,我们不能不惋惜,我们的这位教师再一次失去了,利用课堂“突发情况”而生成一节很优秀语文课的机会。
语文课的人文特征使得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使语文课堂充满随机思辨的灵动特征。语文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教学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总量,必须探讨文本阐释的多种理论方法,同时增强自身解读文本机变能力,即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会是老师的一言堂,不会千篇一律地走多少人走过的教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不会伤害学生已经被激发起来的思辨激情。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一个思维创新、发展的试验场,而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基地。我们的老师也会成为思辨、审美的导师,而不是考试答题的教书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