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红艳,高 林,王 忍,夏顺林,黄 霞
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观察
孟红艳,高 林,王 忍,夏顺林,黄 霞
[目的]探讨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行小肠一期吻合术的患儿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及开塞露灌肠,观察组给予基础护理和温生理盐水小量回流灌肠,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首次排便时间为术后43.89 h±5.00 h,住院时间为15.58 d±1.03 d,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为术后87.34 h±9.77 h,住院时间为19.65 d±2.1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量温生理盐水回流灌肠可促进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患儿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小肠闭锁和狭窄;小量回流灌肠;肠功能;排便;开塞露;生理盐水
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是新生儿时期的主要急腹症之一,在活产儿中发病率为1/5 000~1/4 000。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患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肠管重新腔化发生障碍及肠道血液循环障碍有关[1]。手术是治愈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的唯一手段,而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2-3],因此新生儿肠闭锁和狭窄术后护理尤为重要。临床上对于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一般采取常规开塞露灌肠,但灌肠后常出现新生儿不排便或排便少,导致患儿腹胀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本研究给予患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2 d~3 d小量温盐水回流灌肠辅助排便,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采取2009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并行小肠一期吻合术的100例患儿,临床表现均为无正常胎粪排出、呕吐粪便样物、腹胀,采用产前B超,产后X线、CT和消化道造影进行诊断,部分以肠梗阻、呕吐原因待查收入院。其中男68例,女32例,就诊时间为出生后10 min至72 h,闭锁部位为十二指肠者37例,空回肠61例,升结肠2例;十二指肠Ⅰ型闭锁(胆管在Vater壶腹的开口通常位于隔膜近端)15例,十二指肠Ⅲ型闭锁(闭锁两断端分离,伴有肠系膜缺血)5例,十二指肠狭窄17例;Ⅰ型小肠闭锁(膜状)22例,Ⅱ型(两断端为纤维索带连接)11例,Ⅲa型(两断端分离)7例,Ⅲb型(apple-peel atresia)6例,空肠和回肠狭窄15例,升结肠狭窄2例。将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55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患儿设为观察组,两组患儿性别、闭锁部位、闭锁分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1.2.1.1 对照组 新生儿术后放入暖箱保暖,持续胃肠减压,每8小时用温生理盐水5 mL~10 mL冲洗胃管以使胃管保持通畅,患儿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遵医嘱应用抗菌药物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监测,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防止吸入性肺炎和交叉感染的发生。术后2 d~3 d开始用开塞露10 mL灌肠,促进粪便排出。
1.2.1.2 观察组 在我科两名外科医师的共同参与下,观察组于术后2 d~3 d开始遵医嘱给予温生理盐水50 mL~100 mL小量回流灌肠[4-5],即选择8号吸痰管经凡士林充分润滑后插入肛门7 cm~20 cm,20 mL注射器抽取温生理盐水(39 ℃~41 ℃),滴水至前臂内侧试探温度,以免温度太高烫伤肠黏膜[6],缓慢注入肛门10 mL~20 mL后,保留5 min~10 min,缓慢回抽生理盐水约10 mL,如此反复冲洗2次或3次。注意在回抽困难时不可用力回抽,防止吸痰管开口处吸附于肠壁因大力回抽造成黏膜损伤。遇到回抽困难时应将吸痰管轻缓拔出少许,旋转重新插入后缓慢回抽生理盐水。
1.2.2 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分别对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3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的转归。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h
2.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比较 d
2.3 两组患儿转归 对照组患儿术后5 d~9 d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缓解,术后10 d~12 d进食母乳。观察组患儿术后2 d~3 d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缓解,术后4 d试喂水,第5天进食母乳或配方乳。对两组患儿随访3个月~36个月(平均16.7月),治愈96例,对照组死亡3例,2例因肺部感染、败血症死亡,1例于术后3个月死于肠穿孔;观察组2例患儿出现肠梗阻,其中1例于术后7个月死亡,1例经再次手术治疗治愈,其余患儿术后恢复佳,生长发育良好。
新生儿术后肠功能未恢复引起的肠麻痹以及新生儿胎便黏稠不易排出是术后肠蠕动不佳的重要原因[7],我科既往使用开塞露辅助通便,开塞露通便虽然操作简单、时间短、患儿痛苦小,但因其插入肛门部分比较短(3 cm~4 cm),挤入的开塞露表浅容易流出,粪便软化面积小,肠蠕动的刺激也弱,临床上常使用3次或4次才能完全排出肠内所有的积便[8]。采用开塞露灌肠时,一次性插入开塞露后灌肠液压力在压力感受器上上升放慢,排便刺激产生迟缓,患儿粪便排出次数及量减少[9]。有研究显示:早期温盐水灌肠不仅能促进胎粪的排出,还可以刺激胃肠道迷走神经,促进胃蠕动和胃黏膜的生长[10]。李炳等[11]认为术后1周用温生理盐水灌肠可以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并且可以通过温热的生理盐水的物理作用,以热效应缓解肠痉挛,改善肠管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借鉴于以往研究的成功经验,本研究尝试在术后第2天或第3天采用温生理盐水50 mL~100 mL小量回流灌肠,能排出较多胎便,且并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应用小量温盐水回流灌肠后,观察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缩短,较对照组提前,术后第4天起试喂水,第5进食母乳或配方乳。此外,本研究所采用硅胶吸痰管进行灌肠,对肠道无损伤,患儿痛苦小,费用低,患儿家长易于接受。
温盐水灌肠可促进胎便的排出,减少了胃食管反流等喂养不耐受的现象,形成良性康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平均住院15 d,较对照组短,减轻了患儿的家庭经济负担。经随访还发现对照组死亡3例,2例因肺部感染、败血症死亡,1例于术后3个月死于肠穿孔;观察组出现2例肠梗阻,其中1例于术后7个月死亡,1例经再次手术治疗获愈,观察组预后较好。说明改良的温生理盐水50 mL~100 mL小量回流灌肠法较传统灌肠法效果好。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1] 郑珊,沈醇.实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85-588.
[2] 林海.新生儿先天性低位小肠闭锁手术方法的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5(4):249-250.
[3] 施诚仁.小儿外科特色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498-499.
[4] 刘法丽,孙玉红.清洁灌肠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72.
[5] 赵巍,薛丽强,王传堂,等.结肠清洁灌肠方法的改良与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35.
[6] 梁小红.渐入深度清洁灌肠与传统清洁灌肠的效果比较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5):659.
[7] 王颖,陆洁婷,林蓉,等.改良胃肠减压和小量回流灌肠在新生儿小肠闭锁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10):58.
[8] 吕小丽,朱晓芸.开塞露经导尿管灌肠的临床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0):191.
[9] 王志钰,姜绍娟.低压慢速灌肠的临床尝试[J].青岛医药卫生,1999,31(5):398.
[10] 田菊,王岩,陈娜娜.早期温盐水灌肠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6,13(5):42-43.
[11] 李炳,陈卫兵,王寿青,等.腹腔镜在小儿先天性小肠闭锁和狭窄诊治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8):818.
(本文编辑崔晓芳)
Effect observation on postoperative small amount reflux enema for patients with neonatal intestinal atresia and stenosis
Meng Hongyan,Gao Lin,Wang Ren,etal
(Huai’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Care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Jiangsu 223002 China)
孟红艳,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高林、王忍、夏顺林、黄霞单位:223002,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信息 孟红艳,高林,王忍,等.新生儿小肠闭锁和狭窄术后应用小量回流灌肠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23):2936-2937.
R473.6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23.038
1009-6493(2017)23-2936-02
2016-06-24;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