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松
闲话西游
□汪广松
读《西游记》要从闲处看,最是闲笔有趣,有味,有妙不可言者。读《西游记》,得一闲字。
《西游原旨》谓《西游记》取真经,把每一个故事都当作一个公案,说这些思想了不得。又说,“大有破绽处,正是大有口诀处。”虽然思想精深,但辩护得太过了些。破绽就是破绽,不必说圆。
唐僧为什么能当师父?悟空道出其中玄妙。过了无底船后,唐僧感谢三个徒弟,行者道:“两不相谢,彼此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唐僧既有拯救之恩,又有接引功德,可以为师。
唐僧师徒遭遇的魔怪,最厉害的都是佛、菩萨、道君的坐骑、童子什么的。没得说,最厉害的魔,都来自自家人,许多都是僧团里边的修行者。
观音菩萨变成一个妖精,孙悟空在一旁看见了就笑。观音说:“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可解魔障。
唐僧每到魔难处就念《心经》,功德甚大,真实不虚。
现行版《心经》是唐玄奘翻译的,《西游记》全盘照抄,一字不差。又说是乌巢禅师口传心授。乌巢禅师住在树上,这是印度修行人之象,暗示唐僧的《心经》来自印度。
唐僧是孙悟空的师父,又是《心经》的翻译者,但在小说中,却是孙悟空为唐僧解说《心经》,徒弟教师父。
《西游记》共有八回写到《心经》,意思极好,可堪细细玩味。第九十三回写到《心经》,孙悟空说唐僧念得解不得,他自己却解得。八戒、沙僧在一旁笑死。唐僧正儿八经地对他们说:“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说这话时,他们师徒已近西天了,唐僧、行者都已经得道,八戒、沙僧还在梦里。
《西游原旨》说,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古圣口口相传,附耳低言之法,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以需要藏在耳里。可称妙解!
电影《大话西游》给孙悟空附会了一段情缘,这是有来历的。话说孙悟空请观音去降红孩儿,菩萨借了一海水,坐定道:“悟空,我这瓶中甘露水浆,比那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那妖精的三昧火。待要与你拿了去,你却拿不动;待要着善财龙女与你同去,你却又不是好心,专一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貌美,净瓶又是个宝物,你假若骗了去,却那有工夫又来寻你?你须是留些什么东西作当。”这孙悟空是名声在外啊,要不然,观音菩萨也不至于这样开玩笑。再说了,菩萨能开这样的玩笑吗?
电影《西游降魔篇》中的孙悟空形象:风流、狡猾、残忍、凶暴,似乎与正义的美猴王不搭界。可实际上,小说里孙悟空的确有妖猴的一面。
真假美猴王章次,佛祖说假猴王是六耳猕猴,此话自然不假。依我看来,孙悟空是化身,六耳猕猴是报身,斗战胜佛是法身。
地狱神兽谛听,它能分辨真假美猴王,靠的是谛听。整容都整成一模一样了,声音就是变不了。声音通心,心气无二。
孙行者偷来芭蕉扇,骗来口诀。这个口诀不是瞎掰,后面六个字,相应五脏六腑中的六腑,据说念出声音就可以锻炼内部器官。
孙悟空的一生可用五座山来概括。花果山是他的童年,你看他大闹天宫,怎一个“闹”字了得;灵台方寸山是他的学习时代,可当青年;五行山是中年,又说为两界山,这是分野的关键处:处困或者拯救。他背负种种业障,五百年辛酸。之后保唐僧西天取经,是漫游时代。到达灵山,成了正果,是一生归结处。
孙悟空念念不忘的就是要松下金箍儿。有没有松箍咒呢?我以为有。平顶山莲花洞章次,悟空用幌金绳捆住银角大王,那魔王认得自家宝贝,念了个《松绳咒》就解了,又念《紧绳咒》把悟空捆住。幌金绳对于自家人是可以解的。这样说来,金箍应该也有松箍咒。
最后一章,孙悟空成佛,他第一件事就是要唐僧念松箍咒。唐僧就说:“当时只为你难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这就是“松箍咒”。唐僧成了佛,随口一说就是咒语。悟空一摸,那金箍儿果然没了。
在小说《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挑担子的。佛祖加封他的时候,一个重要理由就是他“挑担有功”。但在影视剧中,挑担子的变成沙和尚了。沙和尚也有挑担,但主要工作是牵马,是马头军,俗称马夫。
八戒的战斗力被人们低估。但凡孙悟空在场,或者赶到,他的精神头就来了,一顿钉耙乱筑,连牛魔王都顶不住,败下阵去。
八戒打牛魔王最来劲,第一次参战,老牛累了,败了;第二次发起呆性一阵猛打,老牛又败。当然,这边上必须有行者撑腰。牛魔王为何败给老猪?其中有深意。牵牛是禅宗的象,用来寓意修行。怎么牵?小说里写道:“木生在亥配为猪,牵转牛儿归土类。申下生金本是猴,无刑无克多和气。”孙悟空打牛魔王,要讲和气,牵牛的活儿只有交给亥猪,八戒属木。芭蕉扇是调节水火的,“焰火消除成既济”,表示修行圆满。
八戒去巡山,山是平顶山。他看见山凹处一弯红草坡,就一头钻进去,打个地铺,躺下,伸个懒腰,说道:“快活!就是那弼马温,也不得像我这般自在!”真是快哉!
唐僧师徒登上灵山,不上五六里,就遇见一条活水,斯为凌云仙渡。独木桥不敢过,后来是登上无底船。唐僧战战兢兢上了船,而后,他的肉身就死了,随水流漂去。所谓“脱胎换骨”,鲜见这样形象生动、意思深邃的文学。
选自《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