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欲望背后

2017-08-11 13:23李子茜
魅力中国 2016年49期
关键词:欲望都市女性爱情

李子茜

摘 要:每一个女人都有着磅礴浩荡的故事。无论是厨房还是街头,那些女人们的脸,惫懒沉思、感伤冷漠、温润喜悦、粲然开怀,这背后都是丰富深刻的生活。女性讲述出来的话语背后折射出社会现实和价值选择,那里掩藏着女人自己的欲与望,她们想要并且期待。裴谕新的《欲望都市》不仅呈现出女人的性选择而且解读她们为何做出如此选择,女人的欲望蕴含在她们的性话语中,并支撑着她们努力前行。作者挖掘这些话语,极尽心力去解读,在这之中,我们不仅看到被访者的故事,同时也能读出作者作为一个参与者、行动者自身的一二经验。我想,这本书不是为了证明某个特定事实,而是希望仁者见仁,让读者聆听、阅读,得出自己的理解。它给了我们自由思考的空间,让我们时常思索,不致麻木。

关键词:爱情 女性 欲望都市

1、缘起于何

对裴谕新老师有所耳闻是之前微博的一个惹人注目的项目号:“自慰研究组”,在中国搞自慰研究,不知是哗众取宠还是真的想要有所突破?当时也只付之一笑,便将之抛诸脑后了。后来在杨渝东老师中国人类学史的课上再一次与裴谕新这个名字相遇了,原来那个“自慰研究组”也就是《欲望都市》的作者裴谕新在做的一个研究,我看了相关的访谈,裴老师之所以选择自慰这个切入点进行研究,是因为在中国的公共话语空间中,自慰这种性行为与其他相比所承受的道德压力相对来说是最小的。中国社会中性话语逐渐开放,虽然其在公共空间中的极大部分的呈现依旧是隐蔽的、遮掩的,但是裴谕新所做的自慰研究却是打破旧有局面的有益尝试,即使只是舆论压力最小的自慰研究,也使得性话题冲破了私人领域进入到公共话语空间。

年前有一次医疗人类学的课上,有位同学突然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能用各种方式自慰,都可以自己爱自己了,那么爱情是什么呢?爱情不就没有必要了吗?我们和其他人保持性关系还有什么意义呢?”在课上老师并没有非常直接正面地回答这位同学的问题,但这个提问让我陷入了思考:自慰如何能够代替两个个体之间进行的性行为,而与他人的性关系维持在多大程度上是与爱情相关联的呢?尤其对于女性来讲,我想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多样了。诚然,提这个问题的同学肯定是位女生,并且是一位对于性话题的提及十分大胆且对于性话语相当敏锐的女性。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她的自我意识觉醒与性解放程度都是相当高了,并且她的提问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消解了性别,解构了性的概念。而这位女同学的提问和裴谕新的自慰研究也足以使我们见识到,现如今,自慰已不再只是女性反抗男权的隐秘活动,它被女性宣之于口,成为一种形塑自身经验与自我形象的话语,这话语背后蕴含着权力,它不仅是作为女性的一个自我知识探索的起点,更是进一步质疑着“性”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概念的群体实践。而女性的性实践背后有何种深刻的内涵,在这个问题上,裴谕新的《欲望都市》这本书似乎能给我一些意味深长有待细细琢磨的答案。

2、《欲望都市》

裴谕新所著《欲望都市:上海70后女性研究》一书以大胆新颖的方式展示了年轻女性的性话语,展示女性话语背后的自我欲求,并将之与宏大的社会背景相系,意图通过“性”来解读中国当代社会。本书从世纪交替之际一群以释放性话语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美女作家如:卫慧、棉棉等在文化与传媒界引起的骚动谈起,作者选定同样生于七十年代并生活在上海的四十多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以长达五年的跨度追踪见证了她们在恋爱、婚姻、性伴侣选择以及日常生活的变迁。裴谕新运用吉登斯的“生活政治”理论去理解女性的日常生活安排,拨开日常生活的小细节与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大局面之间无法分离的千丝万缕。同时作者借鉴了性社会学家普拉莫“后现代社会的亲密麻烦”的概念,深入考察了女性在情欲选择中对自我形象、两性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考虑。运用“性资本”这个理论工具,层层剖析上海、都市化、国际化、市场、两性关系等等对年轻女性性生活的重塑。同样,也经由这些女性的个人生活与选择折射出中国都市社会的上行行进历程。

本书的特色在于视角的独特性。虽然研究的出发点是女性的情欲選择,探讨的重点却不在于具体的行为细节,而是上海年轻女性在自我认知与定位、个人发展与职业选择以及都市文化所形塑的日常生活选择。通过她们对个人生活与亲密关系的安排,展现她们在这一领域的生活智慧与创造性发挥,以及上海这个全球化都市背景中普通人的生活变迁。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访谈了上海四十余位女性,获得了大量关于女性自慰、口交、网络性爱、多重性关系、涉外性爱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口述史的形式表述,灵活集中体现了女性的性实践。裴谕新的研究采用了一个社会建构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相结合的角度来理解性,探究年轻女性的性生活。社会建构主义的立场将女性的性放在一个合适的历史、文化、政治与社会的情景下去理解,同样也能让我们对形塑着女性的性、也被女性的性实践反塑造的社会情境,做出应有的警觉。另一方面,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立场会注意到那些被隐蔽的声音和故事,通过探索女性的性实践,我们将能够更多地看到女性的优先选择、自我定位、生活期待以及生活政治。这并不是单纯的故事集,而是在寻找一个框架:我们可以如何从性行为去了解人的欲望?欲望,其中的“欲”包括了生理与心理的意味,“望”包括了希望、盼望、愿望、期望等意思。谈论的这种欲望包括中国女性的需要、梦想和期望。这颠覆了传统对女性的性欲表达模式。

与一般的量化研究相比,《欲望都市》只选取四十个样本确实稍显单薄。但是作者突出性的主体间性,这意味着主体之间存在着共同性、共享性,不同主体之间可以互动作用和传播沟通。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个人主体感受,实际上是一些具有主体间性的符号与意义。同时,主体间也表示性没有特定的主体。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感受并不能代表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女性主义者们注意到了在“女人”这个词语下形形色色的差异,由此也注意到了女人性经验之间的差异。

裴谕新在书中谈到:“进入上海这个城市——不单是物理形态上的进入,也包括对其文化的感受和情感上的牵连。这在质性研究中是很重要的一点——既然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工具的一种,那么她的个人情感、经验认知、文化储备、特别经历……都有可能影响到她对研究对象的介入与把握,理解与诠释,尽管对于研究者本身位置的探讨并不是最重要的”(裴谕新 2013:21)。虽然研究者本身的位置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却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赵旭东 2001:127)。一个作者在写作时并不仅仅是反映事实,他一定会具有某种程度的反思性。反思而非简单反映,因为任何作者在书写时都会带有时代局限与自身视角的倾向性(Kuper 2000:213)。作者作为反思者的主体是对被访者的叙述以及情境带有个人价值与情感进行积极参与的。

所以,裴谕新在写作《欲望都市》这本书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从一个记者到一个学者的转变,还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行动者。书中的这些故事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些女性所处的时代,可以看出一代人的挣扎。这里记录的,有作者作为学者在其中的成长,也有作为女人对自身生活环境最深切的感受。“有时候,写着这些女人的故事,我也觉得是在写我自己”(裴谕新 2013:29)。

3、欲望背后

运用性资本掌握话语权的女人们,尤其是有多性伴关系的女性,都将这种局面当作权宜之计,并且常常在心里不断做着选择,希望早些进入到自己理想的“单偶制“状态。很多女人是无奈而选择了这样的状态,因为这样可以给她们更多机会,更多选择,更多资源,可是她们并不想长期逗留。现在只有尽快盘点资源,看看哪里可以改造利用,哪里可以汲取教训,然后朝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对这些女性来说,经济资本至关重要,需要磨练社交技巧提升社会资本,利用多种途径积累文化资本,她们也有性资本,包括身体、女人味、性技巧、另类性知识、性观念等。女人们只能慢慢积累资源,更好地武装自己,等待机会留给自己的准备。她们慢慢懂得,也许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办法,才是接近她们目标的捷径,虽然这条路会很长。

通过这些资本的积累,女性在性、情感、欲望上面都有自己的一套策略,这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呈现,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不公的反抗。《欲望都市》中的女人,无论年纪、职业、收入水平、成长坏境,她们对自己的性都有主体操控力,她们清楚自己掌握的各种性资本,清楚这些背后她们能够得到什么。然而,女人们通向自己愿望满足的路走得艰辛无比,因为即使她们不断投资自己,她们依旧是作为男人评判的对象而呈现在社会生活中。这一整套性资本转化的理论背后,支撑它的还是男权为话语主导的逻辑架构。

在我看来,性资本这一理论概念在使用时,依然是建立在男女两性二元分化对立的、以生理差异作为性别标准的社会建构之上的。虽然男女两性可以在将自己的性进行资本化过程中采取不同策略,但这种策略施展的理论基础依然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性别差异论。男人在这部《欲望都市》——女人作为绝对话语主体的著作中,似乎是一个隐没的无权状态,但实际上女性在用性话语不断突破争取话语权时,她们的对立面依然是男性,她们抗争的对象依然是男权为主导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法则。之所以女性要拓展自我的话语空间,是因为公共话语权仍然紧紧掌控在男性手中。这就是为什么“女性对‘性的反应永远都很过激。女性主义说,女人的性是“看不见的”,是“沉默的文化”,女人不知道怎么去说它。偶尔会借用男人的语言去将自己的性故事表达出来,然而不论女人怎么说,都感觉隔了一层。”(裴谕新 2000:29)的原因。性资本运作实际仍在男性话语控制之下,女性地位并没有因此上升。就像书中作为引子的作者与男孩关于《上海宝贝》的争辩一般,批判家们大多是男性,他们掌握着日常生活与媒体的话语。编辑部的那个男孩能够站在所谓道德制高点轻易地对裴谕新的话反驳,而裴谕新也对此表示无可奈何。对于女人来讲,利用性资本来换取生存、自我发展和向上流动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这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生存策略。女性的性选择与社会选择还只是顺应整个社会所能提供并允许女性应用的资源来获得自身发展机会的定项选择。

女权与女性魅力似乎是天生互斥的两端,无论如何也无法融合在一起。在《欲望都市》中,裴谕新对于现今的局面是非常乐观的,她认为女性的职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广阔的前景。并且认为女性的夢想“不是空中楼阁,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架起通往梦想的桥梁,职业发展就是她们看得见的具现实意义的手段”(裴谕新 2013:220)。经济转轨的年代,身为女人首当其冲被市场经济击溃,使得相信男女平等的女性集体失落。到90年代,市场细化让女性多了就业机会,但这机会也是因为性别而产生的,第三产业需要具有女性魅力的女人。女权主义认为,这样的就业机会实际上巩固了社会对于“女性传统魅力”的塑造,强化了性别差异,对于女性的自信和发展都具有贬抑作用。裴谕新却觉得“女性的就业机会多了这是一个硬指标,即便大多的就业机会仍然在行业链的低端,但低端也会比没有强,低端机会的增多总有促成高端机会的可能”(裴谕新 2013:16)。裴谕新的观点似乎是有些偏颇的。众所周知,“玻璃天花板效应”是公开的隐蔽型性别歧视,由于观念或组织上存在对性别的偏见而导致的障碍,它限制了有能力的女性晋升到高层位置,使得本来够资格的女性在组织里的晋升变得可望而不可及。看不见却能够切身体会的玻璃天花板是对职业女性的无形壁垒。而此时此刻,是否懂得运用性资本的女性就可以成功晋升了呢?这个提问在这里似乎显得十分刻薄刺眼。拥有性资本而能够将其转化为其他资本的女性在这种情境中是多么无奈而卑弱。一个女人,想要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究竟是有多难!这个时刻用口号提醒着我们“男女平等”的社会实际根本无法提供男性女性在教育、就业、职业提升、政治参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平等的机会,甚至掩盖了现实生活中一些极端的不平等,两性的平等暂时只能是一个理想,只是一种有可能到达的目标,只是女人们的需要、梦想与期望。

你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每个都行色匆匆,遇见了,淡漠的看上一眼,谁也看不穿别人身后的故事,谁也不知道别人的心里,是不是有一个梦。

参考文献

[1]Kuper,Adam 2000 Culture:the anthropologists accoun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裴谕新 2013 《欲望都市:上海70后女性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赵旭东 2001人类学的时间与他者建构《读书》07:127-133。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猜你喜欢
欲望都市女性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欲望都市
美剧《欲望都市》中的模糊限制语探究
西方女性题材影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欲望都市》开播20年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