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研究

2017-08-11 10:42谢长贵
魅力中国 2016年50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谢长贵

摘 要:通过学生技能竞赛,推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技能竞赛与课程设计改革密切配合,形成以技能竞赛引领、深入和评价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循环模式,确保理论学习、课堂实训和技能训练三位一体的完整性。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为实例,从校企合作、构建合理的项目教学计划、师资建设与课程体系评价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技能竞赛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0、引言

大學生技能竞赛是由教育部牵头举办、各高职院校积极参与的针对某一专业或学科的技能型比赛,在大多数学科领域都有涉及。该竞赛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锻炼,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并最终服务于工业生产[1]。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以老师“教”为主,偏重学生被动的理论学习而忽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亟待改革。实施以学生技能竞赛为标杆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和生产实际融于一体,能显著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提升教学质量均具有深刻的意义。

1、学生技能竞赛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轰轰烈烈地开展,使得技能竞赛已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指挥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技能竞赛如今形成了“覆盖所有省市、覆盖所有专业、覆盖所有教师、覆盖所有学生”的良好局面,无疑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以工业机器人项目为例,在竞赛设计流程中,师生们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思想和经验,积极创新,共同提高[2]。以本人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的经验来看,参加技能竞赛的学生,其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明显比未参加竞赛的要高,不论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实际动手方面,参赛学生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以大赛训练为契机,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另外,技能竞赛也有利于各个高职院校之间加深相互了解,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已成为当下高职教育中一个绕不开的热门话题,其对各职业院校的教学及科研的促进作用也日益体现出来。

2、学生技能竞赛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的作用

2.1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的意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已经由规模扩张发展到稳定发展的新阶段,这也要求高职院校把工作重点放到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上来,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真正把教学质量当作今后工作的核心。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异常迅速,这也对整个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当今的高职教育大多数还是重视理论,轻于实际,这种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整个职业专业的人才需要。而且我国的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就应该是培养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这就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也应该深度改革。

学生技能竞赛是考察学生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比赛,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职业素质等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不仅展示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的风采,而且提供了职业培训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成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设计改革发展的推进器。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大学生技能竞赛运行模式和以技能竞赛带动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利用技能竞赛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形成对职业课程设计改革的倒逼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改革与发展。

2.2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依据

技能竞赛将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大赛的命题和评定大多都是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同时大赛也传达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代表了企业生产的新要求、新方向,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指引[3]。以我校工业机器人技能竞赛为例,近三年,我校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重点完善了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对原有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标准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推进技能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如在工业机器人专业培养方案中,设计了模块化机器人项目、工业机器人联调项目等技能竞赛;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实施了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方法,以技能竞赛的要求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使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实现无缝对接。

2.3 强化了校企合作,企业跟踪大赛“挖”人才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生技能竞赛强化了校企合作,让学校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提高育人的质量。当然,企业参与技能大赛是基于自身利益,即获得满意员工,社会知名度提高也是一个附加的效果。以我校为例,每年技能竞赛的获奖选手成了企业青睐的“香饽饽”,比如今年我校工业机器人获一等奖的参赛选手吸引了包括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华数机器人等大型科研院所及大公司前来招聘。从大赛中挑选优秀的人才直接留用,相比于对外招聘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还能够获得持续的人力资本积累,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2.4 有利于构建合理的项目教学计划

通过技能竞赛这个平台,有利于构建合理的理论教学和培养技能相符的项目教学计划,技能竞赛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形成以技能竞赛引领、深入和评价课程设计改革的循环模式,确保理论学习、课堂实训和技能训练三位一体的完整性,使技能竞赛的内容提熔化在课程教学相应的项目中,使课程设计改革能充分反映技能竞赛对教学的动态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4]。在教学设计中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根据技能竞赛对参赛专业项目的考核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以任务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模块化课程设计,利用课堂师生互动,课下社团活动,业余网络平台,构建一个立体式的竞赛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细雨润无声的竞赛环境中真正领悟到“学以致用”的真谛,从而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训技能。

2.5加快了师资建设、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

通过指导学生技能竞赛,迫使教师研究寻找课程资源的新途径,有利于教师理解课程资源、挖掘课程资源。在强调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的同时,构筑以学生技能竞赛所涉及的内容为支撑的系列知识和实践框架。使课堂成为最丰富的课程资源中心,学生可以随时分享这些资源;有利于把学生作为课程资源最重要的力量之一,通过团队的方式,打破班级,横跨年级,使得学生之间形成校园里最活跃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摆脱教材、教案的束缚,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各种资源。

在学生技能竞赛的影响下,通过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课程评价趋于职场化、岗位化、技能化。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构建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设计评价,有利于改变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的重知识轻技能、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期末轻平时、重分数轻实施的课程评价现状;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育教学;有利于教学导者和监督者实施全过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监督。

此外,通过指导学生技能竞赛,拓宽教师全面了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及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双师型”素养与水平,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成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教学格局。技能竞赛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展示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水平更展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水平。職业竞赛促使教师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不但不断更新知识,钻研前沿技术,开阔专业视野,而且还要深入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计划,切实地实现校企的“无缝衔接”,从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引领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3、结束语

以学生技能竞赛为平台,以具体实验或项目为途径,以培养出符合社会生产发展所需要的理论丰富兼操作技能熟练型人才为教学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能深刻理解学生技能竞赛在整个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不仅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设计改革的一个练兵场,更是教师与学生智慧的博弈平台,它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与育人水平的提高,展示了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个性,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星慧.浅谈高职PLC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2014,4:169-171.

[2]张敬玲.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9(1):25-27.

[3]薛迎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以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价值工程,2016,35(3):244-245.

[4]董刚,杨理连.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2,9: 91-93.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