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琴
【摘 要】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良好的教养是人所应具备的美德之一。同时,他主张及早施教、习惯成自然的教育方式。为此,要让良好的教养成为一份美德,应先让其形成习惯。文章就洛克教养教育思想视域下儿童美德的养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养教育;儿童;美德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126-02
一、美德及其与教养的关系
美德,是指能够使个人和社会都臻于完善与完美并且被普遍认同、期望和赞美的道德或德性。一种美德何以被人们称为美德?这样的定义是根据两种评判标准:第一,这种美德必须能够使践行它的人的品质臻于完善与完美,同时也能够使社会道德风气臻于完善与完美,否则其就不能称为美德。第二,人们践行或拥有这种德性,能够被别人和社会所认可与赞美。关于美德的定义,虽然来自不同学派的学者都各抒己见,但笔者认为以上对美德的定义解释,更能贴切洛克所指的美德。
二、良好教养的美德养成对儿童及早施教的意义
洛克主张教养应要及早施教的教育方式,“我们对待动物的办法通常都是很聪明的,知道从它们极幼小的时候去着手,我们对于别种想要使得它们变成有用的动物,也知道及早予以训练,我们唯有对于自己的后裔不知道注意这一点;我们使他们变成了恶劣的儿童,却又愚蠢地希望他们长成善良的成人”。鉴于此,他还主张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小事情的一些习惯性粗鄙言行,到了进入社会后再去希望改正,通常就太晚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到了习惯成自然的时候,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因此,“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该在儿童极幼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为此,在基于对洛克《教育漫话》中所提及的“教养”教育的阅读与思考上,如何让儿童更好地养成美德是本文的主要阐述内容。
三、如何培养儿童良好教养的美德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没有涉及具体的应该如何具备良好的教养。但是,他通过展示不良教养的两种表现与最基本、最令人喜爱的社交德行最不相容的4种品质,来间接阐述应该如何具备良好的教养这种美德。为此,以下阐述的如何培养儿童美德的建议,将是基于洛克谈论的6种不良行为之上的思考与启示。
1. 交往中学
“不良教养的两种表现:一种是忸怩羞怯,另一种是轻狂放肆;要避免这两种情况,便应当恰如其分地遵守一条规则:既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这与我国“不卑不亢”的为人处世相吻合,即行为举止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为此,洛克反对厚颜无耻,“我们不应当把自己看得很高,乃至高估自己的价值;我们也不应当因为自己觉得有优于别人的地方,就自以为高人一等;即便是自己理应得到的东西,我们也应当谦逊地去接受”。然而,如何让儿童养成既不忸怩羞怯又不轻狂放肆的行为习惯?洛克认为,应多交各种朋友,多与地位较高的人交往。
因此,笔者认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日常生活中是有必要的。正所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可以教导儿童学会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来反省自己,从而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
2. 至柔治刚
与最基本、最令人喜爱的社交德行最不相容的4种品质之一,“就是天生的粗暴,它会使一个人对别人缺乏殷勤,从而不去尊重别人的喜好、脾性或身份”。因此,“良好教养的目的与要务,就在于软化天性的耿直生硬,使人的脾性变得温良柔和,乃至可以做到谦恭顺从,与必须要交往的人融洽相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不缺乏过于“正直”的人,他们常常不屑于对他人阿谀奉承,也不屑于了解别人的背景,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当遇到事情后,他们首先不顾他人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从而试图用强硬的手段解决它,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古人云:“刚则易折,柔者长存。”在与人的社交中,应避免一根筋地固执己见的同时,也应学着灵活变通,学会尊重他人,了解他人的脾性,投其所好,掌握一种彼此都舒适的交往方式,柔和处事。这样一来,即可避免与他人产生过多不必要的强硬的摩擦。
3. 学会尊重
洛克其后所阐述的另一行为中,“插嘴打断别人的谈话是一种极为粗鲁的行为,因为,当我们还不知道别人究竟要说什么之前,就去发表议论,这种行为即便没有表现出不切题的愚蠢,也是一种明白表示:我们对他的谈论已听腻了,不想再听下去了,因为我们觉得他所说的那些东西没有什么价值,而且在我们看来,在座的其他人也对他的话不感兴趣,所以想让他们听我们谈谈,我们可以说些值得他们倾听的话”。
不尊重别人发表的言论,或当场中断别人的发言权,也属于轻蔑他人、冒犯他人的一种。笔者将其归入洛克所述说的第二种不良品质中。有时候,在人与人的交谈中,讓他人把自己所要表达的话语说完,自己再去做评论,这也是一种涵养。尊重他人,也体现在与人的谈话中,应学着安静地倾听对方的发言,不等到对方说完决不插话,一直到对方说完后再从容地予以答复,既不吵闹,也不动感情,这也是一种修养。
4. 言行温和
“第三种不良的品质,是苛求和挑刺找茬,它与文明礼貌是直接对立的。”在对此内容的描述中,他侧重强调了这样的行为,主要是指在大庭广众下揭他人的短,暴露他人的过失,令他人难堪。笔者认为,如果这样的言行举止发生在儿童身上,孩子一定是深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这时候,父母应该反省,自己曾经是否当众批评、责骂过自己的孩子?或者在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数落过小孩的不是,让其难堪?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之社会认知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由此所得,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我们都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而孩子们的耳闻不如目见,也是不足为怪的。”为此,父母对儿童树立家长的榜样,通过借助发挥榜样的力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氛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让其模仿自己恰当的言行举止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毕竟,最能影响儿童举止的还是那些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和他们周围的人的言行。
5. 举止得体
“刁难是违背文明礼貌的另外一种毛病,这不仅是因为,它常常会产生不适当的、激怒人的言语和举止,而且还因为,它是我们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的无礼行为的一种心照不宣的非议和责备”。洛克解释道,如果在座的有了一个恼怒的人,会使大家都感到不舒服,和谐的气氛便会戛然而止于任何这样的冲突。可想而知,举止恰当得体,就自己而言,于他人而言,都会让彼此融入舒适的交往氛围。
回归到对儿童的教育上来,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懂得文明礼貌,使之学会在恰当的场合做符合场景的行为,这会让孩子在日后人与人的相处中减少其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的行为,与他人融洽相处。这样的品行,使之慢慢地成为一种习惯。又何乐而不为?“只要懂得如何让别人感到舒畅,同时又不卑躬屈膝、降低自己的身份的人,才可以说是找到了为人处世的真正诀窍,到处都会受到欢迎与其器重”。
6. 恰当礼节
在教导儿童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在交往过程中,应对每一个人都以一种恰当的符合文明礼貌的普通礼节及致意,都应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尊敬、重视和善意。因为,一个很高尚的品行,只有当到了习惯成自然的时候,才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假如,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时候,其内心还在时刻警惕自己的某一部分行为;那么,他的行为不仅得不到纠正,相反会很勉强,不自然、不优雅”。因此,从小培养儿童诚以待人的言行举止,使之养成习惯也是极好的事。
在洛克看来,要养成良好教养的美德,既要文明有礼,又要举止得体。然而,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洛克通过列举缺乏教养的表现以及与其他不良品质的行为,最终目的都是在强调拥有良好教养的美德,是为了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营造一种让人感到舒适的氛围,与交往的人相处融洽和谐。为此,良好的教养,乃是首先要特别予以注意,使之在兒童身上养成习惯的美德。
参考文献:
[1] 李晓丽,曾长秋.传统与变革中的英国公民教育[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 陈朝晖.《教育漫谈》与《颜氏家训》中家庭教育思想的比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
[3] 张志安.绅士教育——浅谈英国传统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1,(6).
(编辑:杨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