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在小学阅读积累教学中的创设

2017-08-11 23:19石群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小鸟语境房子

石群

小学阶段是积累语言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记忆力较强,如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让他们积累背诵一批文质兼美的佳作,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近期,笔者曾指导教师执教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云房子》一课,教学中,我们坚持以读为主线、识读并进、诵读积累,以规范优美的语言输入作为前提,形成学生良好的语感,于无痕之中促进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感悟。教学过程中,语境策略的运用贯穿始终。这是因为,语文教学是主体和客体凭借书面的方式,异时异地进行交际的特殊的语用交际过程。这种异时异地的交流,使接受者看不到表达者的神态、手势;听不到表达者的语调、重音,也感受不到表達时的氛围、情状,这给接受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为了解除理解隔阂,达成理解目标,我们在教学时将情境创设与教学活动设计相融合,力求促成言语情境的再现和还原,使学生的学习有方法、有情趣、有效率。

一、契合语体语境,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

《云房子》是一篇童话故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湛蓝。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来看云,富有童趣,体现了童话的特点。基于文本的这一特点,执教教师在教学时努力创设与课文相吻合的情境,将整节课的推进过程设想成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识字学词、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课始即描述故事内容,将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之中:讲述雨后小鸟们造房子的故事,通过讲故事、读小鸟说的话,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可爱的小鸟,看到美丽的云房子时心怀惊喜,并随着文本语言的叙述,走进那神奇的童话王国。在学习小鸟们在云房子里面作客、玩耍的语段时,继续延续、再现故事情境:“小鸟们造了这么多的云房子,可开心了!谁来做一只快乐的小鸟,开心地读读这一段?……这幢,离我们近一些,那幢,离我们远一些。我们现在就是一只开心的小鸟,我们一边读一边用手指一指这两幢云房子!”在设境的基础上理解“作客”和“玩耍”:“听,小鸟说话了”(多媒体呈现小鸟的叫声),“他们在说什么呢?你来读——”“有小朋友到你家作客,你高兴吗?你会拿出什么招待客人呢?”“小鸟们你到我的房子里来作客,我到你的房子里去玩耍,在玩些什么呢?”

读到故事转折处时进一步渲染并深入情境:“小鸟们正玩得开心的时候,忽然,呼啦啦吹来一阵风”,(教师模仿风吹声)“呼——呼——”“咦?云房子变小了”(屏幕上出现“变小”的云房子),“云房子不见了”(屏幕上出现渐渐模糊的云房子),“云房子哪儿去啦?”(屏幕上云房子消失)

检查巩固生字词掌握情况时回归情境:“瞧,生词宝宝乘着白云飞来啦,谁还认识它们?”

以情境始,以情境终,学生的朗读、想象、背诵等学习活动穿插其中,情境创设与学习活动相融相依,为学生理解和积累语言降低了坡度,有利于将文本所表现的情境再现在学生眼前,从而实现了艺术语体的交际功能:把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相勾连,带上明显的情感和审美的烙印。

二、启动语境的理解策略,自上而下整体把握语言

“自上而下”的语境理解策略,其理解方式是由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从具体到抽象。在《云房子》一课的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整体感知语境,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自上而下的语境理解策略与“自下而上”的理解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由词语、句子等局部入手来理解意义,而是偏重于整体的把握,从整体到部分,以大观小。在《云房子》的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强化初读,整体感知,延迟开讲。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词句前,教师引导学生把生字送进课文中,分段朗读课文。在指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来不及”“忽然”“一阵风”等生词的读音。对语言情境完整性的充分关注,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和把握语境,使故事中的形象具体可感,使故事的语言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烙下痕迹,学生在一次又一次与文本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熟悉着语言、内化着语言、积累着语言。

2.把握言内语境,体验词语内涵

首先来看“傻傻地”一词的教学:

出示短语:有的象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教师遮住“那样傻傻地横着”并提问:如果老师稍微修改一下,你喜欢哪一句呢?

生:我喜欢原来的句子,因为这让我感到大冬瓜可爱极了!

生:我也喜欢傻傻地横着的大冬瓜,太好玩了!

师:原来这座云房子很傻,很可爱啊!谁来读?

学生朗读。

师:谁再来读读,让这只大冬瓜再可爱些?(再请学生读)

师:听出来了,这朵云傻傻的,真可爱!

言内语境,即上下文语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由词语、句子等构成的信息源进入大脑皮层,会激起多方面的语义联想。比如由“傻傻地”这个词,我们的相应联想往往是:愚蠢、老实、死心眼、不知变通,呆呆地、愣愣地等。而当词语被嵌入上下文语境框架之中,上下文语境就会对它进行自上而下的语义的筛选。在“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这个句子中,我们由“傻傻地”所联想到的意义不会是“死心眼的”“呆呆地”“愣愣地”。因为由于上下文语境的制约,这部分意义联系被抑制;与此同时活跃起来的意义联系则是“可爱地”“萌萌地”。我们在教学中注意把握上下文语境的语义筛选,鼓励学生一边想象着那傻得可爱的大冬瓜的样子,一边朗读这一句,使他们较好地理解了词语的内涵。

再看“干净”一词的教学:

师:干净这个词,我们平时经常用到,下课了,我们要把桌上——?

生:收拾干净。

师:吃饭的时候,要把碗中的米饭——?

生:吃干净。

师:而此时的天空呢,又是什么样的?

生:天空像洗过一样,非常干净。

生:天空一片云也没有,蓝湛湛的,水汪汪的,多美啊!

(学生齐读这一段)

在“我们把桌子收拾干净”这个句子中,“干净”是指一样东西也没有了;而在“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这句话中,“干净”则表现了天空中万里无云、湛蓝透亮的美景。教师先列举了两个不同的语境,让学生体会不同语境中“干净”的意思,再联系课文言内语境让学生想象:此时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学生利用话语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干净”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三、利用课堂场景语境,感悟形象唤醒语感

语文课堂是一个特殊的场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的需要,创设适切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课堂成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场”,学生置身其中,可全情投入,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笔者撷取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片段,回放课堂教学情境,以探究本课教学中语境还原与创设的策略。

1.配乐范读,还原语境

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听老师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出现云房子的样子”。轻柔的音乐响起,教师伴着音乐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做手势,比划出“傻傻地横着”“美美地开着”“很高的大楼房”“很宽的大礼堂”“一点点小的”这几种云房子的样子。

为了使学生感悟形象、体验情感,教师让学生眼看文字、耳听音乐,想象云房子的样子。在这一过程中,文字—读音、文字—意义这两条阅读通路同时发挥作用,使动作、音乐和文字同时成为唤醒学生联想的重要“制剂”,它们共同将学生引向文本所描绘的意境,文本中所描述的形象在学生脑海中投射出映像,这就还原了故事所创设的语境,唤醒了学生的语感。

2.图文结合,构成“心像”

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先后在屏幕上出示几种云房子的样子,并配以文字,指导学生想象几种云房子的样子,朗读这几个词语。多媒体画面将一幢幢可爱、美丽的云房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图画与文字一起进入学生的印象,构成其“心像”,使学生很好地感悟了形象,学生的朗读充满了童真童趣。

3.反复朗读,积累语言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一段,直至熟读成诵。具体指导过程分以下几步。

(1)聽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后,学生再来轻声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在脑海中出现云房子的样子。

(2)学生交流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云房子,随着学生的汇报出示:“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很高的大楼房”“很宽的大礼堂”“一点点小的”等词组,指导学生对照老师呈现在屏幕上的图片,美美地读读这些语句。

(3)在学生朗读过程中,适时评价,复现情境,以朗读带理解,如: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你能“美美地”读好这句话吗?(学生读后教师评价)嗯,这朵花还像个花骨朵,读得再美一点,它就要开放了,谁再来试试?(教师示范朗读,再指名读,读后引导)要是能加上动作读,就更美了,仿佛我们能闻到它的香味了,我们一起来读!

在上述课堂场景中,课文中的语言所描绘的形象都通过情境传达给了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在脑海中建立了形象,体味了情感,也学习了语言。教师这样做旨在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情境之中,与词句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在反复朗读中达成积累语言的教学目标。

(4)配乐朗读并背诵这段话。在学生投入情境中理解、朗读的基础上,教师邀请学生:“现在老师特别想和大家一起来读这段话。咱们一起伴着音乐美美地读一读吧!老师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句子。”继而趁热打铁指导背诵:“这么美、这么多的云房子你们一定都记住了吧,谁来试试?(出示句式指名背诵)一起站起来背一背,你可以想象着云房子的样子来背诵,还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演一演。”

上述教学中,教师反复引导学生诵读积累,这是因为:这段话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出了云房子的样子。作者写云房子的样子时,语言是富有变化的,如果生硬机械地对学生讲述语言形式和规则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小学生而言,理性认识并不适用,感性积累方能使他们入乎其中,体验感悟。因此,最有用也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促使学生熟读并背诵这些句子,以达成语言的内化。

综上所述,笔者力求从语境策略的运用方面对《云房子》一课的诵读积累教学进行剖析、检视和反思。选用合适的语言策略和语境策略,可启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和知识储存,使之调动多种语用能力,以加深对话语的理解,加速对语言的储备。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0.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小鸟语境房子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孤独的房子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