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桥河的“红色家族”
史海钩沉,砥砺前行。昔日新都,以黄霖兄妹为代表的“红色先驱”,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中留下光辉的足迹;今日党员,要铭记历史,传承革命先辈之精神,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本期党史刊发新都“红色家族”中四位革命前辈的故事,让那段激情燃烧的“红色岁月”再次熠熠生辉。
“八一”南昌起义革命故事漫画
上个世纪初,新都县桂湖乡(今新都街道)督桥河有一个经营油碾业的罗氏家族。罗家八兄妹在父亲罗必铭的养育下,进学堂读书识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罗家兄妹青少年时期,正值外国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沦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专制双重压迫的统治下,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前仆后继,千千万万热血青年为拯救国家民族英勇献身。罗家二哥黄霖、六弟罗野岗、七弟罗金江和八妹罗颖自幼接受革命教育,立志从戎报国,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一个为国浴血奋战的“红色家族”诞生了。
黄霖(1904—1985)原名罗永正
1904年5月18日,黄霖出生在新都县桂湖乡督桥河。1927年7月,经一位共产党员引荐,投奔贺龙同志部队担任上尉连长,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按照党的指示,暂时放弃无险可守的南昌城,向广东进发。在南下广东的征途中,黄霖在贺龙的率领下,跟随起义军几经激战,表现出机智勇敢、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但因敌众我寡、战线太长,起义军主力在广东流沙遭受失败,黄霖不幸在陆丰被俘,后被押解到汕头遣散。
革命遭受挫折,黄霖与党失去了联系,但他始终抱定一个信念,就是“积极找党,继续革命”。
1927年10月下旬,经过一路的艰苦跋涉,黄霖来到广州,找到了第四军教导团总支书记叶德生,向他汇报了自己被俘的经过,并要求接上党的关系。叶德生将黄霖的情况报告给了广东省委,经过详细的审查,批准恢复了黄霖的党籍。
1928年初,重新回到组织怀抱的黄霖历经艰辛,风尘仆仆地返回了四川。当时大革命处于低潮,全国一片白色恐怖。黄霖在成都费尽周折也没有找到党组织,便于7月12日回到新都开展革命活动。这年8月,黄霖又重返成都继续寻找党组织,终于如愿以偿。
1930年10月25日,中共地下党策动陈离(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8军第2混成旅少将旅长)驻广汉部队兵变,从而占领了广汉,这就是震动川西的“广汉暴动”。国民党新都当局借口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内发现传单及有教员前去广汉参加兵变为由,将时任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长的黄霖逮捕关押。在审讯中,黄霖坚决不吐露实情,据理驳斥,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无可奈何的国民党当局只好以“思想过激”为由,将黄霖武装押解并驱逐出了新都。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黄霖
被迫离开家乡的黄霖很快奔赴上海,继续从事革命斗争。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天通庵火车站一带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驻守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全体将士在上海人民抗日救国热情的影响和推动下,奋起抵抗。中共成立了“上海市反日救国义勇军总指挥部”。各区在中共领导下,分别成立了区级“反日救国义勇军总指挥部”。中共法南区委指派黄霖担任该区的反日救国义勇军总指挥,并参加党团小组的领导工作。在黄霖领导下,该区抗日活动轰轰烈烈开展了起来。
1933年10月,中共江苏省委调黄霖担任省委巡视员,负责领导中共江湾区委和吴淞区委的工作。同月,黄霖在上海被捕,经受住了严刑拷问,巧妙地保护了组织和同志。“七七”事变后,黄霖经营救出狱,担任“出狱同志大队”副大队长。他10月到达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
1938年起,黄霖先后任中共中央机关总务处处长、马列主义学院研究室支部书记、中央秘书处科长、中央管理局副局长等职。抗战胜利后,历任中共长春市委委员、省委副秘书长等职。1949年3月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员、南昌市委书记和南昌警备司令部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黄霖任江西省委党校校长兼党委书记,党校初创,条件很差,他带领全校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党政干部。1982年经党中央批准离休,安置北京。1985年10月13日,黄霖因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中共中央组织部拟定的《黄霖生平》,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
共和国开国将军——罗野岗
革命冲锋手——罗金江
在二哥黄霖的带动下,罗家兄弟姐妹前赴后继投入到血与火的革命洪流中,六弟罗野岗与七弟罗金江先后于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八妹罗颖在抗战初期参加革命。一个“红色家族”的光辉历史篇章就此书写开来。
共和国开国将军——罗野岗
黄霖在新都的革命活动,对罗野岗影响很大。他曾将世界上的人归纳为“被压迫的人和压迫人的人”,以此来启发弟妹们对阶级压迫的认识。也给他们讲广州工人如何英勇起义,反抗国民党的血腥统治,并常对他们说,“将来的社会是穷人要翻身的社会”。这些教育对罗野岗后来参加革命至关重要,是一段革命的启蒙教育。
1931年6月,罗野岗失学后,写信给在上海的黄霖,要求二哥帮助他到上海谋生。1932年4月初,罗野岗辗转来到上海,在法租界西爱威斯路济生堂药店楼上的亭子间找到了家兄黄霖。在这里,罗野岗读到了一些有关“九·一八”“一二·八”和红军方面的油印刊物,了解了一些革命形势,学到了更多的革命道理。
1937年,罗野岗被批准去延安。1939年以后,他在部队曾任民运科长、独立团政委、抗大一分校上干队政委、地委宣传部长、警八旅副政委、鲁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二野十八军五十四师政委等职。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随军转战南北,不畏艰苦,不怕牺牲,作战英勇,对党忠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功勋。
抗大女杰——罗颖
新中国成立后,罗野岗积极参加人民空军的建设,历任航校政委、空军工程部副部长兼修理部部长,为空军的训练与航空工程、机务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55年9月,罗野岗被授予少将军衔,同年,罗野岗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
革命冲锋手——罗金江
1929年罗金江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下半年,在黄霖的资助下,考入成都宾萌公学。1930年春,罗金江考入新都中学(原名储英中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罗金江收到在延安工作的二哥黄霖来信,支持他去延安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正月,罗金江奔赴延安,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7月,罗金江受党派遣,从延安出发,到华中抗日前线淮南地区工作。1941年—1942年,罗金江先后任中共嘉山县委副书记、中共嘉山县委书记兼县总队政治委员。他领导各抗日群众团体(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工抗会)宣传抗日,组织民兵,开展减租减息,发动群众参军,提倡男女平等。他组织儿童团和青抗会,成立妇抗会和识字班,并且发展党员,组织模范队(即民兵),逐步发展壮大抗日武装。罗金江还组织开展减租减息和借粮运动,开展群众性的农副业生产等,这些活动为发展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罗金江先后任新都县第四区区长,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第四部副主任、中共党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第三教研室主任、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等职务。2010年7月14日,罗金江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95岁。
抗大女杰——罗颖
罗颖是黄霖幺妹,原名罗永明,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她在新都县立中学读书期间参加了共青团。毕业后到重庆市一所小学教书。1937年,罗颖收到家兄黄霖从延安寄出的信后,即刻动身投奔延安参加革命,并改名罗颖。1939年8月,任抗大总校二团组织干事。
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抗大陕公等学校迁移晋东南的决定》。7月10日,抗大总校以“八路军第五纵队”番号,在司令员兼政委罗瑞卿率领下,告别延安,向敌后根据地挺进。罗颖与5000名抗大师生一道渡黄河,涉汾水,翻吕梁,越太行,经陕西、山西、河北3省的25个县,辗转一年多,摆脱了日军的围追堵截,终于在1940年11月到达邢台县浆水镇。此时,抗大总校对外公开称为“青年抗日联合纵队”。
罗颖在抗大总校深入敌后办学,坚持教育与实战相结合,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拓宽了办学的路子。通过战争实践,充实、验证和发展了军事理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锤炼了“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抗战胜利后,罗颖历任华北三纵队随校政治处组织干事,华北炮兵司令部协理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六十八军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地质部水文所办公室主任,矿床地质所副所长、党委书记等职务,1983年离休。(供稿/新都区委组织部)(责编:张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