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两步走:快速读懂论述类文本的秘密武器

2017-08-10 03:13
意林12+ 2017年7期
关键词:深奥问号选择题

【考点·速用详解】

论述类文本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点,就是它往往观点鲜明。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有时,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时,结尾回扣中心论点 。

文本的结构上,思路往往非常清晰。通常,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且分论点之间往往非常注意过渡衔接。

题材上,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篇幅上,都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题型上,除了传统的简答题型,还有选择题。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地迁移。

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押题·聚焦考场】

信 任

孙君飞

沉默是金。

我们对一个人信任,肯定不会喧嚣般地通知他:我相信你!更不会捏紧拳头,或者高举手臂,宣誓般地声称:我多么多么相信你!信任不会这样,任何带有表演和宣誓成分的相信,我认为都有可疑的地方。因为真正的相信会让一个人变得安静祥和、坦荡无求,其中没有疑问需要澄清,也没有困惑需要掩饰。

喋喋不休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他过于缺少信任。他一直在声明着什么,抗争着什么,既感觉不到被信任的慰藉和支撑,也不会默默地赞美世界和人世的好。信任必然是沉默的,是被世界所包容的,也是被爱、情谊和感受所融化的。用来比喻信任的意象,最好的是深厚的土壤,或者深沉的大海。土壤靠真挚的花朵说话,大海用永不分离的盐与水说话。

要不要信任的困扰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涉世越久越会纠葛的一个问题。天真的、圆满的孩子不会说他相信或不相信世界,他还看不到成年人跟世界之间的裂缝,也不需要竭力地弥补这道裂缝。孩子是同世界浑然一体的,他巨大的、无可比拟的快乐正来自于内心的纯真完美,他的许多问题其实就是好奇,就是快乐满溢时的“副产品”。

即使我们一再地对世界说信任、对他人讲信任,也意味着已有一个对立面早早地存在于我们面前,距离已经在彼此间拉出,裂缝已经影响到彼此的关系。

纯粹的快乐里面没有怀疑,更没有对世界对他人的否定——我懂得自己是好的,我也知道世界是好的,我有幸被世界安排和喜爱,我还能够给世界奉献自己的好,这就很容易产生持久的、完整的快樂。而在种种品德里面,善最容易让人快乐,善良的人相信世界与人一切皆好,哪里出现欠缺和空洞,他就毫无保留、心无芥蒂地去填充和补救,而善依然圆满如初,甚至不损而盈出。信任让人免除锱铢之心,也有助于内心的丰盈饱满、蓬勃有力,使人勇于献身,快乐通达。

信任其实首先是自己对自己的相信,相信自己的好,相信自己的善,相信自己的丰足。一个不信己的人很难对他人信任,或者说他自认为的信任是有欠缺和保留的,要么急于让他人表现出应有的好来填补欠缺,要么暗暗利用他人的好来满足自己真正想要的条件。相信自己好的人不会拿他人的不好来取证,相信自己丰足的人也不会左右权衡、计算得失。所以说,不是他人能不能让他快乐,而是他自己愿不愿意先快乐起来。信任不是高高在上的恩赐,快乐也不是等量交换后所谓的心理平衡。

世界太深奥,我们仍要信任,却不必见什么问什么。疑问太多,信任必然减少。

见到一朵花,要问你真的是一朵花吗?见到一根立在废墟中的石柱,要问你这么坚固耐用,为什么还会被人抛弃?听到钟表嘀嗒,要问时间到底是什么?碰到博学的人,要问你相信不朽吗?我们赞成求索探问的精神,但是一个习惯装满问号和怀疑的内心,还有多少空间放置对美、对真、对过往、对永恒的信任、肯定和赞叹呢?何况并非所有的深奥都需要解答,一旦得到解答,先不论解答正确与否,那个深奥就不存在了,甚至距离我们越来越远,也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

智慧的人会鼓励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但同时也会说:“你不能在一个奥秘上面加上一个问号。如果你加上一个问号,那个问号会变得更重要,然后那个问题就掩盖了整个奥秘。”这确实是需要我们警觉的,譬如去欣赏原野里的鲜花,即使有博物学家般诸多深刻的问题,也不能让这些问号变得比一朵真正的花还要重要,否则就会模糊了鲜花的美和芳香,还会在这种美丽的生命面前变得过于理性甚至冷漠。这时候,最切题的做法是信任这朵花,放下心里喧嚣的疑问,安静地欣赏它,默默地感受它的馨香美妙,既不破坏周围环境的完整,也不伤害深厚土壤与一朵野花的关系——那种把鲜花制成干花来研究,把活鸟制成标本来继续追问的做法,我认为不是最好的途径,而且相当无趣。

“信任意味着进入那个经验,进入那个未知的,不要问太多——通过经历它来知道它。”

这显然是我们深入世界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在他人那里相融于世界的一个秘密。

(节选自《思维与智慧》)

【模板·必考速递】

让我们结合本文,给大伙儿说说快速读懂论述类文本的两个诀窍。

一、应围绕以下四个问题来通读全文: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谋篇布局、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通过标题,我们不难发现,本文主要谈论的话题就是“信任”。再通读全文,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沉默是金,我们对一个人信任,肯定不会喧嚣般地通知他:我相信你!谋篇布局来看,本文是按照演绎论证的方式,采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思路来展开论证的。

二、阅读的过程中应巧妙把握一些关键词。

首先要把握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如,表年代的时间词(多次出现的时间词)、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括性词语(仍、不必、必须等)。

如《信任》一文:“世界太深奥,我们仍要信任,却不必见什么问什么。”这段话中的“仍”“不必”和“必然”,阅读时,我们必然要重点注意这三个词相关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其次,要把握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如,表因果关系的词语(因为、因此、所以……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表转折关系的词语(但、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表并列或递进关系的词语(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表分类分层的词语(首先、其次、“;”、等等);表举例子的提示语(例如、如、人名) 等。

如《信任》一文:“所以说,不是他人能不能让他快乐,而是他自己愿不愿意先快乐起来。”这句话中的“所以”就提示我们,这句话是对前文观点的一个总结。

(特约教师:刘泳美)endprint

猜你喜欢
深奥问号选择题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关于深奥者的意犹未尽
浅论有趣深奥的数学函数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隐喻思维理解深奥陌生的事物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填空格
天上掉下个大问号
卷首语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