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本读书笔记的故事

2017-08-10 23:10孙立峰
祝你幸福·知心 2017年7期
关键词:书友读书笔记图书馆

孙立峰

孩子们喜欢听他讲读书

在80岁老人芦仁的书桌上,几本书、一摞读书笔记,码得整整齐齐,一个十六开的小册子在其中格外醒目。封面由三行错落有致的秀丽小楷写就——我的人生感悟/芦仁/2017年5月3日。

这是一篇演讲稿。前段时间,莱州市双语学校校长邀请他给初一、初二两个级部的学生做个演讲,芦仁很重视,早早就准备好了。演讲内容主要是他读书的经验,以及对孩子们的建议与期望。这将是芦仁第5次为双语学校的学生做演讲。孩子们喜欢听老人讲他的读书故事,更让孩子们叹为观止、流连忘返的,是在演讲前欣赏老人的读书笔记展览。

大大小小、年代不一的笔记本摆满60多平米的会议室。每一页上都写满了字、画满了画,1957年到2017年,整整60年,215本读书笔记记录了老人读书生涯的点点滴滴。在这个更多人选择不看书,只做“拇指族”的年代,这样的展览让人深感震撼。

老师们也喜欢芦仁来给孩子们上课,“芦老师讲得生动,接地气,孩子们大受教育。”该校团委副书记王晓云说。听闻芦仁最近在山东省妇联主办的“山东省最美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中,被评为首届“山东省十大最美书香家庭”,该校教师李永节不住地说:“实至名归,的确是实至名归。”作为老人的书友,她非常了解芦仁。

芦仁之所以会数次在该校办读书笔记展览,正是源自8年前与这位双语学校首席语文教师的相遇。

2009年10月,“芦仁读书笔记展览”在莱州市图书馆展出。恰逢周末,李永节去图书馆看书,不经意路过展室,看到那按年代排列的蔚为壮观的笔记本,顿生感慨:“这人得有多爱读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李永节有处处皆教育的敏感,她想到应该邀请芦仁去学校做展览,让学生们看看一个人爱读书是一辈子的乐事,启发学生走上爱读书、读好书的正途,这对于正处于三观形成期的孩子大有裨益。

她当即向芦仁发出邀请,向来做事低调的芦仁觉得这只是私人之约,自己去做展览将要面对一个学校,没敢答应。不过从此俩人成了要好的书友,他介绍莱州城里藏书家、爱书友人给她认识,相识越久,李永节对芦仁的敬佩之情越深。

2014年,双语学校校方听闻芦仁的事迹,发出邀请,李永节班上的孩子终于见到了老师常常挂在嘴边上的那位视读书如三餐的老人,亲眼目睹了老人的读书笔记,教室里沸腾了,原来,这不是传说。

以书会友

虽然已是80高龄,芦仁依旧时常像年轻人一样一路小跑着赶公交车,去淘书,去会书友。在车上,芦仁时常会遇到陌生人向他打招呼:“芦仁老师,我是您的粉丝,我看过您的展览。”芦仁就笑:“我不是老师呀,我是一名地下工作者。”

这不是玩笑,在1997年退休之前,芦仁有40年的地下工作经历,他是一名采矿高级工程师。

对于嗜爱读书的芦仁来说,退休后的生活如鱼儿游进了大海。每天早上4点,芦仁准时起床,用冷水擦浴身体后,搬个马扎坐阳台上,一天的读书生活就此开始。不开灯,怕影响老伴睡觉,就着晨光,刚刚好。边读边写,遇到自己觉得妙极的、自己暂时不理解的,都一笔一画地记下来。

一直读读写写到6点左右,吃罢早饭,就蹬上自行车或赶公交车逛莱州城去了,或是淘书,或是去图书馆,或是去书店,或是會书友……身上必定斜挎着一个大书包,里面是他的“文房四宝”——笔记本、圆珠笔、老花镜、水杯。

中午准时回家,跟老伴聊聊天,共享午餐,小睡一会儿,起床又出发了。

“我都80岁了,想读的书太多,得珍惜时间。”芦仁把自己的书房戏称“惜时斋”。

正式的书房,其实是没有的。卧室、客厅、阳台,只要有书有笔的地方,就算是他的书房了。芦仁跟老伴住在一套建筑面积仅76平米的小房子里。他说,这已足够,“读书不需要讲条件”。

小区门口有人丢弃了两块木板,芦仁捡回来擦洗干净,就变成了他的流动书桌了。在有些逼仄的房间里,不管坐哪儿,把木板搁到腿上,就能读书、写笔记了。

生活经历造就了芦仁随处随时能静心读书的能力和习惯。“年轻时,一天到晚在井下工作,好不容易爬上来了,就那么点儿时间,再讲条件就别读书了。”那时的读书笔记,大多是在井口写成的。

作为一名矿业工作者,芦仁说自己:“我是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退休前,全家人跟着他走了4个省,换了6个矿,搬了27次家。长期漂泊的经历,让芦仁觉得,书有的读就好,不需要拥有。虽然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可他家的藏书并不多,仅2000余册,更多的来自图书馆、书店以及书友。

临近离休,工作调动到莱州,芦仁说,这实在是一大幸事。一是这里气候宜人,适宜养老,二是在这里结识了众多嗜书如饭的同道中人,“向人家学习,受益匪浅。”比如97岁的退休校长孙京希;藏书6000余册、家里就像一间图书馆的88岁老人姜兰园……不去图书馆时,芦仁就去这些师长家里看书、讨教,“能学到很多东西,他们本身就是一本‘活字典。”

也有比他年轻的,比如莱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办公室主任李波,就是一位颇让芦仁感到自豪的忘年交。

如果有谁喜欢看他的读书笔记,芦仁必定会拿出其中最厚、最大的一本来介绍,这是2007年他和李波相识次日,李波送给他的。扉页上写着赠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无需媒人;今生能幸遇芦老,不怕三生无知音。

两人相识这么多年,互送的笔记本不计其数,双方都物尽其用,写满了读书笔记,并精心保存着。互送笔记本,这个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交友方式,在当下已显得老土,但在这两位读书人看来,却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象征。

两人经常见面,两杯清茶,两把椅子,促膝长谈,无需酒肉。聊的都是自己最近读的书,有什么收获。

李波以前也结识过不少书友,但见到芦仁时还是被“惊艳”到了。“看老人写的那些读书笔记,其中透露出的毅力、认真、专注,让人不得不敬佩。”李波说,“在文字这条路上,能有这样一位老者同行,感觉很自豪。有了同行者,互相鼓励,互相促进,要比一个人独行幸福得多。”

人生中的贵人

“青蛙即便带上花环,也不要忘记自己是由小蝌蚪演变而来的。”这是芦仁的座右铭,寓意是,人要懂得感恩。对于自己一生与书为伴,从读书中获益这件事,他有很多要感恩的人。

芦仁就读的沈阳六中,就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那时叫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少年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个故事对芦仁的影响很大,以至读书成了他无比重要的事,他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芦仁的姑姑、老叔、老婶、四哥、四嫂、五哥、六哥、六嫂都是大学老师,他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多读书、上大学、当老师,可终因家境贫困,转而读了中专。没能上大学,没能当老师,在芦仁心里是个结,但他没有灰心,“工作后,可以继续读书,书可以读一辈子。”

参加工作后,芦仁深感自己文化贫乏,急需多读书来充实自己。在那种“上面是淋浴,下边是盆汤”(矿井里漏水的实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艰苦环境里,芦仁开始了见缝插针的读书生活。那是1957年。

在山西、甘肃、河北工作时,矿区都是在深山老林,见得到漫山遍野的果子,见不到一个图书馆,连个图书阅览室也没有,对于芦仁来说,只要是有文字的纸张,都像散发着香味一般吸引着他。矿上订的报纸,同事枕头下的杂志,新来的大学生带来的书籍,全被芦仁借来如饥似渴地读了个遍,还记在了他永远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今每次给孩子们演讲时,芦仁都会告诉孩子们这个读书经验,这已被他实践了60年。芦仁为此非常感谢“人生中的贵人”——李殿杰。

芦仁毕业于沈阳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在响应国家号召与众多同学奔赴山西垣曲矿区时,李殿杰也是其中一位。

在芦仁眼里,只长他一岁的这位同学是个非常值得他学习的榜样。他出身农村,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奋发读书。“人家条件还不如我,都那么求上进,我当然不能落下。”城市里长大的芦仁对这位同学敬慕有加。到矿区没多长时间,李殿杰就写出了一本书《矿山新人》,是一部以他们这批学生为原型创作的小说,其中一个人物原型还是芦仁。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就是李殿杰在一次聊天时跟芦仁说的。芦仁记下了,开始每读一本书,必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60年后,芦仁认为自己受益于这句话,把它传给了后来遇到的每一位书友和求学的孩子。

读书改变了他

曾有许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都问过芦仁一个相同的问题——为什么你能坚持那么久?

一开始面对这个问题,芦仁有些哭笑不得,“读书这么开心的事,还需要坚持才能做到吗?”后来他深思了一下,觉得是自己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专业素质的提高自不必说,作为一名中专生,能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背后自学了多少,可想而知。他还曾因攻克一个矿井难题而受到当时的国家冶金部表彰。

最让芦仁感到受益终生的是,读书让他懂得了“怎样做一个人”。在芦仁上千万字的读书笔记中,除了美术、书法、保健养生等知识外,最多的就是人生哲理了。

芦仁爱读人物传记,曾有一本书是关于诗人、书法家林岫的。林岫是上世纪60年代南开大学的高材生,却在临毕业时被列为“需要进行思想改造的学生”,分配到大兴安岭的一个林场,当上了女伐木工人。上山伐木艰苦的程度可想而知,林岫却和林场的78条汉子一起整整干了7年,干得和他们一样出色。而比别人更出色的是,林岫在这7年中从未放弃书法练习和对古典文学的研究,最终成为在书法和古典文学领域都有建树的学者。

这种故事激励着芦仁,无论遇到怎样的外界条件,都要把握住自己,做个“大写的人”。

《做人的艺术》《选择与放弃的人生智慧课》《老子十八讲》,这几本书,芦仁正在读,到现在,老人依旧在学习,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终生学习”,在芦仁这里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实践。“不能不学,大千世界我不知道的多了去了。而且读书越是深入,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上一个台阶,站得高了,看到前面还有更高的,就想继续往上。”芦仁说。

芦仁的老伴付恩芳很自豪自己有这样一位爱读书的丈夫,尽管年轻时每次搬家,丢掉的永远是她的日用品,留下的都是芦仁的书和读书笔记,还一本也不能少,自己当时也很生气。

“越老越发现他的好了。”付恩芳说,自己老伴素质特高,从来不跟她吵架。有时她发火了,芦仁就默不作声,先尽着她发泄,等风暴过去了,他才再跟她好好聊聊。“愤怒时不说话,出口必伤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书上这些话是有道理的。”

芦仁对老伴的情感里有很多感激,“没有她,我的读书笔记不会保存得那么完好。”

对于孩子,芦仁心有愧疚,“我们总是在搬家,孩子刚熟悉了一个环境,有了好朋友了,又要搬,到一个连语言都不通的地方。”但他也很自豪,在自己的潜移默化中,孩子知道了不管搬到哪里,书和读书笔记如家人,是必带的。

如今莱州三山岛金矿的劳模、芦仁的儿子芦新涛,也是个“读书迷”,在国家级《矿山机械》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在演讲中获奖。

跟着爷爷长大的孙子芦弘迪更爱读书,还没上小学,就让爷爷给办了图书证,小学毕业时,还把自己的作文范文汇编成册,取名《足迹》。

书香育人,恩泽子孙。在这个大家庭里,读书是一件最有意思的事。

私人珍藏,惠泽世人

读书是一件比較私人的事,读书笔记更是如此,芦仁写读书笔记从来没想过要公之于众,直到2005年年初的一天。

那段时间,芦仁每天要早起送孙子上学。孙子进了校门,他转身就进了校门口的书店。等到8点,他又立马奔赴莱州市图书馆。

图书馆副馆长姜源是个有心人,他发现,每天这位老人都是最早来,最晚走,而且不是随便看看就拉倒,而是认认真真地做笔记。攀谈之后,姜源大为惊讶,他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宝藏,立即邀请芦仁在图书馆里做读书笔记展,倡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

芦仁推辞,他觉得自己这点东西只对自己有用,对别人作用了了。姜源劝说,应该让社会知道有芦仁这样的读书人。

芦仁最终同意了。次年10月1日,“芦仁读书笔记展”在图书馆展出,原计划展3天,结果前来参观的人太多,又延续了4天。

很多都是家长看后,又返回带着孩子来看。孩子爱看,里面的字漂亮,配图也美,像看小人书一样。有老人看后,不住地摇头叹息:“唉,我年轻时也记过读书笔记,可惜没能坚持下来。”

芦仁惊讶于众人对自己私藏的喜爱,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们给他留言:

“我以前学生物总是学不会,做题非常慢,整天生活在自卑、被同学嘲笑的阴影中。看了您的读书笔记展览,听了您的演讲,我又重新抬起了头,迎接人生的每一个挫折。我将永远记得您。——李某某”

“今天,我很幸运地去看了芦仁爷爷的读书笔记展览,大开眼界。我下决心以后少玩游戏,少上网,多读书,练书法。——赵某某”

“我从笔记中看到了一种平凡的伟大。每字每句都让我震撼。在我高三最迷茫的时候,让我看到了一盏明灯。以您为榜样,努力,不放弃,坚持到底。我相信我会看到胜利。——任某某”

……

这些留言被芦仁珍藏起来,他一字一句地看,一笔一画地誊抄。46本留言簿,2405人留言,芦仁感慨万千:“没想到影响那么大,没想到。”

做展览回来,笔记本已被翻烂,芦仁要花几天工夫粘贴修补完整。整理着215本读书笔记,芦仁觉得自己这一生没有虚度:上学时是优秀学生,工作时是优秀员工,退休了,又做起了公益,是个不折不扣的对社会有益的人。

猜你喜欢
书友读书笔记图书馆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意少书友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图书馆
我的书斋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