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志龙
摘 要:青冈县推广创新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深化科技入户,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机技术人员服务技能,围绕落实效果,开展绩效评价等新举措,农机推广工作大步发展。
关键词:农机新技术;推广;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08.025
青冈县为了保证农机推广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领导组织,推出了新办法、新举措,及时处理和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落实工作部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创新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
(1)建立农机推广聘用制度。农机管理总站采取择优聘用、竞争上岗的方式方法,把15个乡镇有实际工作经验、年富力强的农机推广专业技术人员招聘到农机推广队伍中来,签订农机推广聘用合同,实现了农机推广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
(2)建立农机推广责任制度。农机管理总站以文件形式,对各乡镇农牧中心负责农机推广的人员下达项目指标任务,明确了工作职责和服务区域。
(3)建立农机推广多元机制。农机管理总站建立了点、线、面多元推广机制。以县农机推广站为点,以乡镇农牧服务中心为线,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面,以科技试验试范基地为着力点的多元推广模式。通过技术培训、实践实验,成果展示等办法,向农民传授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加快农机科技成果的推广,形成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多元机制。
(4)建立农机推广考评制度。为了促进县乡村农机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制定了“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三方共同考核制度。全方位调动了农机人员工作热情。
(5)建立农机推广培训制度。为了提高基层农机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农民技能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结合实际,利用农闲的有利时机,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通过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现场实训,提高生产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深化科技入户
(1)建立试验示范园区。2016年青冈县农机推广站联合农业推广站,建设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示范园区29 个。主要推广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农机新机具的“新机具+新农艺”试验示范和现场培训展示等。2016年把德胜镇永安农机合作社做为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示范园区。在技术推广上,以种植新品种、新技术、农机新机具的试验示范为主要内容,由县乡3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统一技术、科学管理。在园区管理上,一是明确责任。明确了园区主导种植品种、主推新技术、园区负责人和技术推广人。二是统一模式。在园区管理上采取统一管理、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标准化生产。三是技术统计。做好试验示范园区图片展示记录,成果转化记录,农民培训记录,技术推广记录等技术统计。
(2)选定试验示范农户。围绕玉米种植试验示范园区,在全县15个乡镇的165个行政村,选定了512 个文化程度较高、种植经验丰富、引带作用明显的农户作为试验示范农户。2016年农机推广站把兴华镇兴华村农机大户陈昌做为重点试验示范农户。陈昌现有大型拖拉机3台,免耕精量播种机4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台。为全村63户农民的3152亩耕地建立试验示范园区进行代耕作业服务。试验示范园区实行“三包、四统”的统一经营模式。“三包”即包化肥、包种子、包农药;“四统”即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让农民无任何后顾之忧的参与到试验示范园区建设中来,加快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
(3)选派推广技术人员。选派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庭院农家,开展包片入户技术指导服务。县乡两级选派技术人员(县级15 名、乡镇级15 名),成立技术服务小组,选派的技术指导员应为对推广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熟悉农机推广的农机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县乡2名(县级1名,乡镇级1名)包1个乡镇,每名技术指导人员包2个村,负责试验示范园区的发展建设,并联系5个示范户,帮助其推广农机新技术。
3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农机技术人员服务技能
为了逐步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农机新技术推广机构,青冈县加大了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上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各类岗位培训班,加速了农机知识和新技术更新,提升了县乡农机人员技术服务能力。对下采取科技下乡的办法,以全县农机化新技术主推项目为内容,利用农机合作社场地优势,举办农民培训班。农机推广站以现有农机合作社会议室为基地,以种植大户为学员,以田间实际农机生产技术操作为内容,开展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农民培训,提升了县乡村农机人员服务能力。
4 围绕落实效果,开展绩效评价
按照青冈县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延伸绩效管理评估考核工作办法。结合项目实施内容,明确了绩效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以项目乡镇农牧中心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为考评对象,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各种检查方式,重点考评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产业发展和示范带动效应、示范基地的建設情况、技术指导员到位情况和农民满意度,实行了动态管理。制定了奖励政策,对考核排名前5位的示范户、考核前10名的技术指导员进行表彰奖励,对排名靠后的示范户、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实行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