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陆盛++李梦姣
摘 要:在较强的电磁环境下,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例如:变压器与变电站线路出現跳闸事故,所以,要针对电力二次系统干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具体包括能够干扰的原因以及所引发的危害,同时深入剖析接地和如何抗干扰,旨在提高电网运行的质量,同时使之应用更加有价值。
关键词:电力工程;二次系统;抗干扰;接地
中图分类号:TM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3-0146-01
1 剖析干扰电力二次系统的原因和分析其危害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系统更加广泛的应用到了电力系统,将越有可能的发展成为无人化值守变电站。所以,系统自动化作用非常重要,但是,二次系统的干扰问题会导致通讯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信号误报、通讯瘫痪以及干扰正常运行等问题发展。那么,如何造成电力二次系统产生干扰的呢?具体分析如下:在其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生短路情况,在进行一次系统操作的时候,如果此时遭遇雷击,就会通过架空线路将危险传给变电站母线,而一些人所使用的步话机产生静电而进行放电,加之现场中存在不符合标准的仪器与相关的电子设备,还有一些自身原因所形成的干扰,都会给安全自动装置带来安全方面的干扰[1]。
以上所讲的干扰会无法避免,通常借助于传导、感应与辐射等方式传到二次设备中,如果干扰情况和电子设备的耐受力相比,出现超出等行为就会让这些设备不能正确的动作。特别是发展系统故障的时候,这些设备会因为其耐受力而无法产生相应的动作,从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合理解决一些装置的抗干扰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不可回避。
2 应对电力工程二次系统的干扰分析
2.1 探究电力工程的二次系统的接地保护
探究电力工程的二次系统的接地系统,是实施变电站和二次接地系统进行彻底隔离,将变电站的主接地网和保护室进行连接,就是主地网和开关场与保护室等地方都进行绝缘。这就需要在开关场的端子箱的地方,按照电缆铺设到保护室,这就需要或者是铜缆或者是铜排,其中,大多是100平方毫米的铜排,另外,也使用铜排(100平方毫米)构成二次接地系统,然后借助于绝缘瓶进行隔离,但是,开关场的部分不需要与主地网进行绝缘,也就是需要连变电站的接地网和接保护室、近控制室的一端,这样就能够实施接地保护[2]。全部的接地铜排应大于或等于100m㎡的铜排。在电流以及电压互感器的引出接线端子盒至接线端子箱的连接电缆采用屏蔽电缆进行屏蔽。隔离刀闸的控制电缆亦运用屏蔽电缆,另外隔离刀闸就地控制箱至端子箱的连接电缆也采用屏蔽电缆进行屏蔽。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工艺一定要满足相关标准,不可以对电缆绝缘形成损害,否则很难起到抗干扰的作用。发电厂内部系统的低厂变、馈线以及电动机等保护柜中的微机保护也要采用屏蔽电缆。对用来避免电压互感器二次过电压保护的放电间隙要予以定期的检定。
2.2 电力工程二次系统抗干扰接地的策略
(1)屏蔽接地:各种各样的信号源以及放大器等比较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电路都要设屏蔽罩。因为信号电路以及屏蔽罩间有寄生电容,要把信号电路地线末端和屏蔽罩予以连接,从而减小寄生电容的不利影响,同时把屏蔽罩予以接地,继而消掉共模的干扰[3]。(2)设备接地:每台设备若想达到设计的要求,常常会包含很多种的电路,例如说,低电平的信号电路以及高电平的功率电路。为安装电路板以及其余的元器件以及为有效的抵御外界电磁的干扰而要设备有很好的机械强度以及屏蔽功效的外壳。设备在接地的时候要着重注意下面几点事项:50赫兹电源的零线要接在安全接地的螺栓上,而对独立的设备而言,安全接地螺栓要接在设备的金属外壳上面,同时有比较好的电连接;为有效的防止机壳带电,避免危及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不可以把电源的零线作为地线去替代机壳地线;为有效的避免高电压对于低电平电路的大电流以及强功率电路等造成的干扰,要把其接地予以分开[4]。前一个是功率地(强电地),后一个是信号地(弱电地),而信号地又可以分成数字地以及模拟地,信号地线跟功率以及机壳地线之间要做到相互绝缘。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电力二次系统的工作环境复杂,加之多个二次回路,而且都非常复杂,所以,随着监控系统、保护装置以及自动装置等不断地应用大各种产品中,电力系统的工作环境要求更加严格。因此,要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将干扰变电站的影响关键因素进行关注,而接地是保证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也是干扰的关键措施,所以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与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孙竹森,张禹方,张广州.500kV变电站电磁骚扰和防护措施的研究(一)[J].高电压技术,2000(l):16-18.
[3]王保仓.电力二次系统接地及抗干扰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6.
[4]吴小忠.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干扰及其防范[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16):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