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娟
我最早认识兰海是看中国版的《超级育儿师》,当时就被兰海的精准的专业教育和她自身的生命的飞扬与力量所打动。后来了解了她创办的上濒教育,也偶尔抽空去上上濒的课。按理说,我这种书痴,应该是早就该看她的书,但是有趣的是,就在我的脑洞被凿开一点亮光的时候,好友推荐了《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真是恰到好处,美好的相遇就是在刚刚好的时间里。
这本书一如兰海打破常规的风格,用小说的形式来写教育类的书籍恐怕全世界也就是兰海了。打开就让人爱不释手,可还要记得准备纸巾,书中的人与事总会让您悲悯,兰海对孩子细致入微的体察总是让您动容。
千百年来,人类世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人类自身从来没有超越自己。人类的繁育依旧是10月怀胎,然后养育,一代一代循环往复。当然,孩子成长自然有着教育的辅助,可是从来没有父母的教育课程。只要有了孩子,我们就是父母。可是我们真能陪伴好孩子生命的成长吗?我总是幻想,有一天人类可以自由结婚,但是不可以自由要孩子;要孩子的父母必须经过遴选。当人类理性、理智的面对养育下一代的事情的时候,人类自身才真的开始进步。现在的孩子面临的是完全不懂自己的父母,却一直陪伴自己。父母一直用他们以为的爱的方式爱着孩子,却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现在孩子面临的教育环境,是学校里如生产线似的教育方式,千篇一律,真的谈不上因材施教,更谈不上生命的引导了。
兰海说:“教育应该是帮助每个孩子不断感受生命的美好,帮助他们逐渐释放生命的力量,并且获得幸福的能力。”当年兰海毅然决然地回国创办上濒教育,是因为兰海想为中国的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他们;是因为兰海想要证明,中国孩子也行、也能。这一走就是十四年。这十四年的坚持与努力,如果没有教育情怀是无法做到。这情怀不是口号,而是每次活动中、每种课程中兰海对孩子的观察、理解、信任、支持,更有专业的、收放自如的方式与方法。
在序言中,兰海写到:“今天我仍然坚信教育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之中,它绝不仅仅是父母或教育者的事,而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真是佩服兰海,对生活有这样透彻理解与领悟的多半是中老年人。生活真的是一切之源,所有的生命体验都是在生活中,人的改变都来源于体验,而非大脑。兰海就是秉持这样的理念,所有的活动设计,都是在生活体验基础之上。
比如在西安之行的活动中,孩子们实现了无限可能:
1.在陌生城市寻找标志性的地方:书院门前一条街、大雁塔、小雁塔和大清真寺,在寻找过程中,三组的孩子们竟然无偿使用出租车四次。
2.三组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寻找老师,学习秦腔,并且最后表演出来。
3.三组孩子在紧迫时间里,邀請来自十个城市的人照一张集体照,十个人当中至少有两个外国人,全体离开地面,还没有直接用手接触相机。
这些,孩子们都完成了。用心的家长都会发现仅这三点就是孩子成长不同的锻炼。真正有爱的教育者才会同孩子完成这些。正如兰海所说:爱,就是给予孩子机会—认识世界、体会人生、成功失败、开心痛苦、寂寞孤独、团结合作的机会。
西安之行回程中,可可赢得了最高荣誉就要丢掉队友,和自己喜欢的朋友在一起。蓝海没收了可可的绿手绢。书中品评道:处理触犯原则的事情,一定不能心软。让孩子挑战一次,他就将无视规则的存在。说了就要做到,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书中也写到:“当我拿回可可绿手绢的那一刻,我的心也很疼,因为我知道她对绿手绢是多么渴望,也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努力才在今天的选举中获得这个荣誉。”这就是教育的尺度,这也是兰海说的养育孩子科学的方法。
此类细节此类过程在书中真是比比皆是,孩子们在兰海这个指挥棒下,尽情释放天性,化茧成蝶。
兰海特别强调:
不要只看孩子的行为,一定要分析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有孩子的需要,父母有父母的需要,但是我们一定以孩子的成长需要为准则。
给予孩子理解和信任,希望和机会。
书摘:
兰海观点:
1.成就动机过重的孩子,常常回避尝试,也难以面对失败。根源往往在于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学习分数或比赛结果。
2.养育孩子是父母第二次成长的机会,虽然有时候是被迫的。
3.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他自己的努力,也需要父母的坚持与相互合作,甚至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4.冰冷的家庭不可能带给孩子需要的温暖。
5.沟通是家庭和睦是重要的环节,沟通带来的情感释放能使家庭充满活力。
6.父母从事的是最重要的挑战性的工作,但我们成为父母却不需要上岗证。
7.孩子没有权利选择谁做他的父母,父母却有责任成为孩子热爱的父母。
8.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孩子如此,成年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