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国
建伟今年26岁,身材高大、谈吐文雅,他结婚两年了,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让整个家庭蒙受了巨大的伤害。
建伟给家庭带来了什么伤害?
用建伟母亲的话说,就是挥霍无度,本来很好的家境,眼看就要败在他手里了。建伟是独生子,两代单传,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自然是娇生惯养,花钱如流水。上小学的时候,同学们手里如果有一两块零花钱,他手里至少有十多块。建伟大手大脚惯了,越长大越敢花。
建伟曾在几个不错的单位工作过,可是他把工作都弄丢了。因为挥霍无度,他不仅花光全部工资,还不断地跟同事借钱,而且越花越大,越借越多。从开始借几千元,到后来借几万元。家人不知他把钱花在哪里,只知道他挥霍得越来越厉害。他在外面借钱,人家就找到家里来,家人只好替他还债。如果借不到钱,他就把别人的汽车拿去抵押换钱,最近一次,他把家里的汽车也拿去抵押了,而每次都是家里花钱把汽车赎回来。都说父债子还,建伟家里却是子债父还,建伟让父母给他还债堵窟窿少说也有几十万元。
每次事情过后,建伟都后悔万分。面对父母的批评,他低头不语,痛哭流涕,表示坚决悔改,可是没过多久又会旧病复发,甚至弄出更为严重的问题。
父母为此着急生气,万般无奈,弄不清建伟到底怎么了,也弄不清他的钱究竟挥霍在哪里,更弄不清到底该怎么办。早几年父母带他看过医生,医生说没什么问题。有人说就是惯的,父母也为此有过矛盾。父亲主张不再帮他还债,一切由他自己负责,母亲坚决不同意。但是,父母一天天老了,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最后还是决定,如果建伟再任意挥霍,后果自负。建伟也表示接受这一点。
这几个月来,建伟没有出现以前的问题,可是父母依然担心他会重蹈旧辙。于是,他们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希望我能够帮助建伟坚持下去。
根据需要,我与建伟进行了单独交流。他说开始上班的时候,钱还是够花的。可是,后来花得越来越大。不够了就得借,借了就得还,手里没钱还就再去借。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窟窿越来越大,最后人家只好找到家里。
而他的钱主要花在了娱乐消费上,比如去迪厅、酒吧,他还特别喜欢去洗浴中心。去迪厅玩,一个晚上要花好几百元,洗浴中心每个晚上要几千元。所以,他对钱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手里只有几千块钱,他的心里就不好受,他觉得手里要有一两万块钱,心里才会踏实。只要手里有钱,不管是什么钱,他就敢花,有时候只要想去哪里玩,说走就走,即便半夜开车也要去。
每次过后,他也真的很后悔,可是一回到家里,就顾不上后悔了,因为他要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父母的责问。其实他也知道这么下去是不行的,必须调整自己了。有时候想去玩的念头刚冒出来,他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可是,也有没咬住牙的时候,于是就重蹈旧辙。就说最近一次把家里的汽车拿去抵押的事,当时他心里也很矛盾,走之前在小区周围转了几圈,最后还是把车开走了。
建伟也知道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妻子。他说:“我到底怎么了,需要药物治疗吗,我还能彻底改变吗?”
很明显,建伟没有什么心理疾病,如果说有什么心理问题,也是不良习惯导致的不良人格。所谓习惯,就是经常化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心理机制是,神经系统中由于不断刺激和强化,而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或称动力定型。有怎样的习惯,就会有怎样的人格;有怎样的人格,就会有怎样的命运。正如我国有句古语所说: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好习惯可塑造成功的人生,坏习惯可能误导人生的走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此有过贴切而深刻的比喻: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则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够用不断增值的利息去折磨人,并使他达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建伟就是由于挥霍无度形成了习惯,进而形成只会享受不会负责的人格,致使他到了险些毁掉人生毁掉家庭的地步。建伟的父母当初绝对没有料到,一个小小的习惯,竟然给孩子和家庭酿造了如此的苦果。
建伟的人生还可以改变吗?当然可以,但不能指望什么灵丹妙药。指望借助医疗模式来解决人格问题,是逃避自救责任的心态。建伟的问题要想得到彻底解决,就要拿出坚定的行动,逐渐消除随意挥霍的习惯,培养合理消费的习惯。而要想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就必须学会承担自己行为的一切后果,这就需要父母下狠心彻底放下对建伟的包揽,其中也包括对建伟的责问。
父母的责问,让建伟把心理能量指向对付父母,而没有指向自我反思。或者说,父母的责问平衡了他的心态,剥夺了他学习自我负责的机会,更何况父母确实包揽了全部责任。总之,建伟已经成人,应该学会自我负责,只有学会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才有可能去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好习惯,逐渐重建好人格,逐渐营造自己新的命运。
当我们就此达成共识后,又进一步研究了具体的操作策略。令人欣慰的是,建伟和他的父母开始了自救行动。只要坚持下去,建偉就会获得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