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茹
上世纪整个70年代,我都是在郊区农村度过的,虽时常到城市打工,下地劳动的时间却也不少。即便打工,晚上也是住在郊区的家里。那时二十岁左右,正该是精力充沛有劲使不完的年龄,但在记忆里,却通常是疲惫不堪的样子,下地回来声声地喊累,从城里下班回来还是声声地喊累。母亲就总说,年轻轻的,费劲长劲,累什么啊。其实,我后来明白,那主要不是身累,是心累,因为那是一种叫人极不情愿极不喜欢的生活。
我喜欢的是什么生活?那时也并不知道,只是把种田、打工当作身外之物,毫不用心。比如种田,什么节气种什么庄稼一概不知;比如做钢筋工,手里一把铁钩一根铁丝就够了,它与崛起的楼房有什么关系,才懒得去想。用心的倒是独处时,捧了本厚厚的书看,然后到人多的地方,把书上的事讲给大家听;或是结上一群女孩去看电影,去城里看,还去周边的村庄、工厂看,看了就一遍遍地讲述或是模仿。记得在一篇散文里我曾写过那时的女孩:“那是一群真正无邪、烂漫的女孩,个个有一颗温柔、善良之心,从苦中求乐像是她们的天性,她们永远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让人觉得从不会有愁事难倒她们。”“刚回到村里的两三年里,我就是同这样一群年轻的女孩朝夕相处着。我们常常被累人的農活儿搞得疲惫不堪。我们抵御疲惫的办法就是聚在一起创造无比自由快乐的氛围。白天我们在田地里受苦,晚上我们便酿造快乐驱赶我们的受苦。没有电影看的时候,我们就聚在一起重温电影或者小说,反正我们不肯让具体的受苦多侵占我们的生活半步。我们宁愿有更多的虚无,我们实在需要精神来支撑受苦的身躯。”对,“受苦”。记得那时村里人都把种地叫做“受苦”,介绍哪个种地的农民,会说他是“受苦”的。而我那时,最不想要的生活也许就是“受苦”了。虽说在城市打工比种地也好不到哪里,但只骑了自行车一趟趟远离“受苦”的过程,也有着说不出的诱惑。
除了那群可爱的女孩,那些年的农村生活就似再没什么好留恋的了。也许正由于女孩们的存在,才更突出了农村中诸多的不如意,比如女人们的低俗,男人们的阴暗,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无情,村政以及家族的无理可讲等等。我见过太多的吵架、打架,见识过太多的无知、无耻,见识过太多的狭隘、狡诈,还见识过太多的冷面、冷心……当然,也见识过太多的善良、纯朴,但在前者面前,它们的力量往往不那么强大,甚至显出了虚弱无力。
或许正由于对生活之外的虚无的向往,对乏味的现实生活的厌恶,有一天我终于拿起笔,以小说的形式进到虚无的世界里去了。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安全、快乐的滋味。虽说对那世界还有点懵懵懂懂,但凭了直觉,明白那世界是适合自个儿的。一个人,不必看谁的眼色,不必失措于可恶的现实,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最初,我以为我小说的调子会是阴冷的,至少也是抑郁的,因为过去的生活里有太多的不快。但没想到的是,每构思一篇小说,都会有一群无邪、烂漫的女孩若有若无地显现。即便是写一个阴冷的男人,她们也会笑眯眯地晃一下,仿佛永远不会忘记跟这昔日的好友打个招呼。有时我禁不住会有些恼火。这是在写小说,写小说就是虚构,虚构就是要自由自在,自由自在就是要深刻地揭示,深刻地揭示跟你们这些女孩有什么关系!跟浅显、无知的你们有什么关系呢?意识到浅显、无知这样的字眼儿,我几乎吓了一跳。若她们知道我原来是这么看她们的,她们该会多么难过,我在她们面前又该会多么地羞愧!
其实,我怎么会这么看她们呢?若真是这样,她们又怎么会总是光顾我构思小说的时刻呢?!
很多年里,很多时候,她们都是不请自来。某个时刻,好像不见了她们的踪影,好像抵达了某种高度,或说是触及到了某个深处。可不知什么时候,那高度或深处就又现出了她们的影像,她们笑眯眯地望了我,似乎在说,我们本就在高度或深处啊。
很多年里,很多时候,我都处在这种难以自控的纠结里。我甚至想过,忘掉她们,我的小说也许会抵达一个全新的世界。可是,有一天我忽然明白是不可能的,她们的无邪、纯美,她们的真实、善良,似乎早已溶入我小说的血液,将不可更改,将永远流淌。况且,它与小说的本性又有点不谋而合,在优秀的小说最底部,闪烁着的也许永远都是纯真、悲悯、无邪的光芒,无论小说的表面多么灰暗、阴冷、荒凉,那光芒也终会无可阻挡地放射出来。
由此我便明白,她们于我是多么重要,她们于我写小说是多么重要。可喜的是,她们不是来自我刻意的邀请,她们来得自然而又舒畅,就仿佛是一种自在的生长。
几十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当年的女孩们重又聚在了一起。我一个个地打量着她们,从变化了的面目中搜寻着当年的影子。记忆中其中的一个,说出话来总引得大家捧腹大笑,跟她在一起,我们常常笑出了眼泪,笑疼了肚子,笑到最后,只剩了一个笑,连笑的原由都记不起来了。她还极擅模仿,每回看电影后的许多天里,我们都是以她为中心,把记忆深刻的人物、情节模仿了一遍又一遍,使那时候土兮兮累兮兮的我们,如同心里吹过了几缕异样的清风。而另外的一位,则是以安静、美丽在村里闻名。她长有一双黑亮亮的大眼睛,不说话却胜似说话。她喜欢看书,她哥那时候在一家工厂上班,常从厂图书馆借书给她。看完了,她便转借给我和大家。就是这样两个一动一静截然不同的人,割麦、扬场,锄草、掰杈,却是一样地走在前面。有一天她们竟然还报名参加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一个着重舞蹈,一个着重演唱。演出时,她们一招一式,在昏暗的灯光下真实而又虚幻。台下的我极是羡慕,不是羡慕她们的表演,而是觉得她们与“艺术”沾了边,使“受苦”的日子有了日子之外的滋味。好像就在那之后,我也开始与“艺术”沾边,小说艺术。终于有一天,我在一家杂志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就如同她们在台上的表演一样,我也一样有了日子之外的滋味……
欣慰的是,我仍能从她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看出当年的影子。岁月并没让她们失去根本的底色。这也许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但这想象我感觉比真实还要真实。她们从没看过我的小说,也从不知晓我有过的纠结,但她们的确已成为我小说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她们的存在,所有阴暗的角落似乎都映出了亮色。这使我在写作中渐渐学会把所有人物平等对待,无论阴冷的还是热切的,无论邪恶的还是纯正的,无论平庸的还是出色的,无论城市的还是农村的,我都一一尊重。因为小说不单单是一个虚无的可以天马行空的世界,它同时更是一个实在的规则、局限多多的世界。也许唯有意识到规则、局限,才可能有更大的天马行空的空间。
一晃,从建造第一个虚无的世界开始,已将近四十年了。我愈来愈感到了这建造的难度,甚至常常失去信心,因此我总是尽量避免用那些明确、肯定的字眼。但面对那群女孩的时候,我却会毫不犹豫地把明确、肯定的词献给她们。我会一改平日的矜持、含蓄,无比肯定无比明确地说出,我热爱小说,更热爱永远的你们!
选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