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君泽
像是饭桌上最不起眼的配菜,在校园生活这台剧中,沉默寡言的她可能注定只是其中的配角。
她是全班最默默无闻的女生,像是透明的空气,被一层无形的屏障与外界隔开。而这样一个人,有一段时间竟然成为我的同桌。我作为总能轻松和同学打成一片的“发光体”,虽然对这个“哑巴”同桌有些不满,但还是坚持主动找她说话;不出所料,我的热情并没有多少收获,气氛一次次冷下来,我也只好放弃。直到后来又调位,我便与她再没有交集。
那次的元旦联欢会,谁都没有想到她会报名。
正值严冬,窗外寒风瑟瑟。前夜刚下过的雨此时在走廊上凝结成冰花,让许多赶着回教室取暖的同学不得不像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地探着路。所有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袄,而她——一直在座位上准备节目的她——却只穿了一件单薄的衬衫。直到报幕时我才知道,她想要表演魔术。
不出所料,她的节目被排在最后。轮到她时,联欢会臨近尾声,同学们高声喧哗着,没有人再在意台上的表演,更何况只是身为小配角的她。她走上台,迎接她的只有稀稀拉拉的掌声,带着敷衍与不屑。几个看热闹的同学抬头瞥了一眼,而我正被同学团团围住,高谈阔论着。屋内的暖气已经足够温暖,把一切寒冷堵在外面;而她,可能是因为穿得单薄,再加上紧张,她那瘦弱的身躯竟有些发抖。
她站在台上,一张脸憋得通红,用比平时高出几倍的声音问道:“请问哪位同学愿意上来配合我?”声音很快被淹没在喧哗声中,无人理睬她。她顿了顿,又一次抬高了声调:“请问哪位同学愿意上来配合我一下!”我忍不住抬头看向她,她眼睛已经发红,泪水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转。那一刻的她显得那么无助,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一样手足无措地站在众人面前。突然,她的目光对上了我的目光,眼神中闪过一丝希望——不,更多的是恳求。
我有点心慌,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定睛一看,她真的是在看着我,那眼神让我不忍拒绝。怎么办?我应该放弃这个和同学一起狂欢的机会,去台上配合一个毫不起眼的小配角吗?如果不这样,难道我要当没看见,对她求助的目光熟视无睹吗?她张了张嘴,似乎在嗫嚅着我的名字。那一瞬间,我好像在她身上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同样是因为内向而不敢出头,因为被人忽视而委屈难过。我意识到,此时此刻,她是多么需要鼓励,需要别人告诉她“你可以”;而我也甘愿从“主角”降为“配角”,让她在舞台上尽情地绽放,当一次真正的“主角”。于是,我鼓起勇气,对身边的人说:“你们等一下,我上去配合她。”
尽管身边的人都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可我还是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台。她的脸上露出圆梦一般的笑容,溢满了感激之情。我看到她眼神中的欣喜和感激,内心泛起涟漪。
那天的表演很成功,结束时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谢幕时,她紧握着我的手,手心渗出汗来。我终于认识到,有时候要“矮一点”,给别人多一些机会,就能成全别人。而我这次扮演的配角,似乎比平时的“主角”更有意义。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第九中学)
模拟评分:48分
得分理由:其一,主角与配角的转化,水到渠成,主题鲜明,立意高远。作文的积极意义在于,“我”为了帮助一个孩子圆梦,勇敢上台做配角,从而领悟到有时候“矮一点”,给别人一些机会,就能成全别人。配角,有时比“主角”更有意义。其二,恰当的神态、心理活动描写。作文在写同桌求助的目光时,多次描写神态,“脸憋得通红”“眼睛发红”,写出了同桌的无助。“难道我要当没看见,对她求助的目光熟视无睹吗”,写出了“我”复杂的心理活动。
失分理由:详略安排不当,作文前半部分对同桌的描写以及元旦联欢会场面描写可以再精练一些,对同桌及“我”的心理描写可以进一步加强,突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义。
1.“角色”一词的本义是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有主角、配角,有正面角色、反面角色。反面角色、小丑,他们是生活中的反面教材。比喻义:指“社会生活中的某一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地位,在不同的时空里担任不同的角色。
2.“角色”命题,可以多角度立意。比如,可以扮演自己的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可以从主角与配角的角度,尽量降低自己,甘愿为他人做配角;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自己在每一个角落都能发光;还可以从用心演绎、用平凡的角色演绎不一样的人生等方面立意。
3.选材时,可以从校园生活入手,写同学友情,也可以写社会生活中的小角色,如环卫工人等,还可以从写自己的心理历程,写自己完成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