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遣隋使来华动机考析

2017-08-09 20:30段洋洋
资治文摘 2017年5期
关键词:隋炀帝

段洋洋

【摘要】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之间的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公元7世纪初的隋朝时期,日本政府派出了多批遣隋使赴隋朝贡和学习,本文将围绕遣隋使来华的动机进行考析和探究。

【关键词】遣隋使;隋炀帝;来华动机

一、前言

中国和日本同为东亚国家,两国之间的交流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原始社会(河姆渡时期)。首次出现文字记载的交往则是在中国的汉魏时期,《汉书》《三国志》《后汉书》都有记载。公元238年日本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向中国的曹魏政权进贡,被魏文帝曹丕封为“亲魏倭王”,并被赐予金印。在邪马台国之后的“倭五王”时代,日本也有向当时中国的北齐和南陈进贡。在早期中日交流中,以女王卑弥呼和“倭五王”为代表的官方交流并不多,只有寥寥数次。相反,民间交流比官方多。

公元6世纪末隋朝建立之后,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进入到新阶段,其特点是官方交流大幅增多,达到几年一次,甚至一年数次。始于7世纪初圣德太子派出遣隋使赴隋,止于894年菅原道真最后一次派出遣唐使,在这近三个世纪期间日本不断派出名为“遣隋使”和“遣唐使”的官方使团赴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在当时已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日本历史上称为“祖先之贻谋”,也称为“祖法”。[1]

“遣隋唐使”作为中日交流的官方代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作为遣唐使前身的遣隋使,由于缺乏可信的史料记载和有价值的考古发现,导致人们在关注遣隋唐使时,往往忽略了遣隋使的地位和作用。遣隋使上接“倭五王”时期,下接中日交流顶峰的“遣唐使”时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日交流中有重要的地位。在十几年内,日本朝廷多次派出遣隋使,较以往大幅增加,为之后的遣唐使来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遣隋使来华动机

日本政府派遣遣隋使的动机是什么?笔者认为日本统治阶层派遣遣隋使来华有三点原因,一是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二是学習佛教文化和开展“佛教外交”,三是出于对外扩张的需要。

1.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日本早期的民族性格拥有封闭、压抑、孤寂感以及对外部强烈的好奇心和敏感性。一种渴望打破封闭和孤寂的意向,成为推动日本吸取外国文化的内在条件。[2]作为日本邻国的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这为日本打破封闭、对外学习提供了外部条件。

南北朝时期使中国文化和经济受到了严重损害,公元581年隋立,统一中国,隋文帝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便使国力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开皇之治”。当时日本经济文化、政治制度方面都十分落后,远逊于隋朝。日本尚处于从落后的奴隶制度向相对先进的封建制度转化时期,隋朝自然而然地成为日本学习的对象。日本希望能够借鉴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先进之处,以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律令制度”。

2.引入佛教和推行“佛教外交”。当时日本天皇大权旁落,大臣苏我马子把持朝政,推古天皇为了重夺大权,让圣德太子摄政。圣德太子摄政后,致力于建立统一的国家意识形态,希望将天皇的大权从苏我氏手中夺回,以实现天皇主政的中央集权一元化统治。由于当时的神道教已经无法起到统一国人思想的作用,因此急需一个新宗教来代替原有的神道教,圣德太子将目光移向了外来的佛教。虽然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并不长,但在日本已经有了相当的民众基础。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圣德太子用佛教代替原来的神道教,成为新的国家宗教。在《宪法十七条》中记载到:“笃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则四生之终归,万国之极宗。何世何人,非贵是法。人鲜尤恶,能教从之,其不归三宝,何以直枉?”[3]可见,圣德太子大力推崇佛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天皇主政的中央集权一元化统治。

除此之外,圣德太子还希望通过引入佛教,加强与东亚近邻之间的关系。当然仅仅是将佛教作为一种外交手段,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取战略利益。在隋朝时期,这种依靠佛教作为手段的外交,被称为“佛教外交”。[4]

3.对外扩张的需要。日本作为孤悬海外的岛国,地狭人稠,自古以来就想通过对外扩张来获得生存的土壤,这样离日本最近的朝鲜半岛成为最理想的目标。公元4世纪时,日本占领了朝鲜半岛南部的任那地区,作为在朝鲜半岛扩张势力的桥头堡,但是公元562年新罗派兵攻占任那。571年钦明天皇在弥留之际,对继任的敏达天皇说:“朕疾甚,以后事属汝,汝需打新罗,封建任那,更造夫妇,惟如旧日,死无恨也”。[5]

敏达天皇继位后,多次出兵攻打任那,但都无功而返。593年圣德太子摄政后,加快了恢复任那统治的步伐。598年,隋文帝征高句丽。600年任那地区爆发内乱,圣德太子决定出兵收复任那。同年日军大举进攻新罗,新罗王被迫求和,退出任那地区。日本退兵后,新罗王背约,再度占领任那地区。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日本再没有恢复对任那地区的统治。

日本为了和隋朝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试图以武力干涉朝鲜半岛,当被挫败后,圣德太子改变策略,开始对隋朝开展大量的外交活动。而遣隋使来华也被赋予了对隋开展外交活动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余又荪.隋唐五代中日关系史[M].台湾:台湾商务出版社,1964

[2]陈振昌,[日]佐藤孝.中日古代文化交流中的输出和逆输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7~39

[3]日本书纪·推古天皇纪[M].日本:岩波书店,1983.卷二十二

[4]关于东亚的“佛教外交”,请参见韩昇.南北朝隋唐时代东亚的“佛教外交”.载《思想家》第一辑《杰出人物与中国思想史》,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5]日本书纪·钦明天皇纪[M].日本:岩波书店,1983

猜你喜欢
隋炀帝
唐人评价隋炀帝对后世的作用与影响
隋炀帝爱玩“假招子”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隋朝“江都之变”风云
南方文风与隋炀帝诗歌
李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