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胜任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改路径选择

2017-08-09 01:30:49陈桂云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9期
关键词:胜任人力资源管理

陈桂云

基于职业胜任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改路径选择

陈桂云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然而,各个领域对于职业素质的要求日益提升,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相应素质才能在工作中得以立足。因此,基于职业胜任素质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应当做出应有的调整和完善。本文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谈起,随后分析形成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希望对提升专业教学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尽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实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职业胜任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教学方向未能改变,无法触及更多崭新理念。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比较单一,缺乏活泛性,仍然以学生顺利毕业为主,即便学校方面希望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寻求一份工作,但是也不会着重考虑学生的素质能否胜任相应的工作。因此,专业教学方向仍然比较机械化。

教学方面依旧老套,无法满足未来职业要求。在现有教育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老套的“灌输式”为主,不能体现出时代特色,无法融入崭新的元素。长此以往,学生便会产生倦怠感,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无法满足未来的职业胜任条件。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与老师配合不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萎靡状态,不愿积极地配合老师,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老师即使在教学方法上做出努力,很多学生也不能真正地投入学习,总是对学习存在排斥心理,却又不希望自己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矛盾思想比较严重。

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有其自身的优势,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和认同。然而,面对现有的教学现状,有其深层的原因,值得我们引起高度重视。只有明确原因,我们才能更好的采取措施。

老师的教学思维不能与时俱进。目前,在社会发展进步与教育体质改革等社会大背景下,很多老师也存在安逸心理,他们不愿过多的花费时间去了解教育领域的崭新变化,认为兢兢业业教学便完事大吉。因此,老师的教学思维有限,教学目光不长远,也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无法将职业胜任素质的相关内容带给学生。

学生自我定位不够客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矛盾心理的深层原因是其自我定位不够客观,他们不热爱学习,却希望在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总是把找工作看作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往往忽略了工作与自身学识能力的直接关系,更是不懂现在社会职业胜任素质的重要性。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出现问题,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改路径

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原因,并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确保专业教学迈入正轨,与职业胜任素质实现良好的呼应。

教师着力细化教学方向,重视教学与职业胜任素质的关系。优质的教学水平是高校的发展命脉,也是培养学生未来职业胜任素质的前提保障。老师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教学与职业胜任素质的现实联系。首先,老师要对社会发展形势与教育发展内容具备清醒的认识,要学会从社会发展中体悟职业胜任素质的内在含义和价值,并在充分认知现状的基础上细化教学方向。毕竟,社会迅速发展已经对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其次,重视学生的专业胜任素质培养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以思想转变为前提,通过实际行动真正地重视起来,使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职业胜任的直接关键路径。

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于老师而言,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当从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做出应有的调整和选择,拿出更加适合本专业和学生的方法,保障教学效果,使学生认识到现今社会对职业胜任素质的严格要求,实现学生的配合度大幅度的提升;于学校而言,应当注重学生自身知识与实践的链接工作,为学生的实习做出应有的努力。学校应当强化自身与实习单位的联系,与其进行全面有效的沟通,充分了解现有的专业发展形势,从实现单位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也利于自身专业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还要鼓励学生在实现单位好好表现,从实现单位感受未来的工作氛围,从实习单位吸取有益的信息,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引导其主动打造职业胜任素质。具备了良好的教学方法后,老师还要通过真诚有效的沟通,使学生对职业胜任素质具备全面深入的了解,并让学生明确学习与职业胜任素质的内在关系,一旦沟通交流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自然迸发,兴趣的迸发会直接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从而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加饱满,学习内容更加易于消化,与老师的配合度实现大幅提升,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大学生职业胜任素质培养应当被高度重视。毕竟,如今的时代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学生自身也应当做出努力,主动关注自身职业胜任素质的打造。因此,学校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要从老师及自身的努力入手,为大学生职业胜任素质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单位:长沙医学院)

猜你喜欢
胜任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