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民治,深圳六区交汇之处,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文化的渗透,传统文化和历史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民治基层文化工作者迫切寻求一条能够将“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道路,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的出现正是这样的一次尝试,它利用了音乐剧独特魅力去打破红色经典教育模式,通过优美的歌舞、现代化的舞美、扑朔迷离的灯光音响效果的渲染去重现历史上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文化名人大营救的故事,从而赋予历史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和神韵,并引发观众的情感交融,逐渐提高民族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这不仅是对真实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着重大意义,更是对弘扬中华民族的意义深重。
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编织了以我东江纵队战士沈力,白洁,玉莲,曾强等一批抗日战士,冒着生命的危险,深入虎穴,不惜代价营救国民抗日将领赵国浩、文化名人夏风,梦蝶等一批爱国志士的故事。着力描述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和文化名人以及爱国志士在风雨面前摒弃前嫌,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的感人故事。
2016年6月30日,由龙华新区管委会、民治办事处筹划的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在建党95年前夕在深圳保利剧院举行首次公演,取得了圆满成功,赢得了观众、专家及广大媒体的一直好评,为创新社区群众文化发展、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探索出了许多宝贵经验。
立意填补了舞台演绎深圳革命史和抗战史的空白
近年来,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的剧目众多,但鲜有以深圳革命历史为体裁的好作品。作为首个反映深圳革命史和抗战史的舞台剧,音乐剧《风雨白石龙》深度挖掘并演绎了发生在深圳的文化名人胜利大营救史实,反映了深圳对中国的革命史、抗战史、文化史的重要贡献,填补了深圳革命历史体裁领域的空缺,对凝聚深圳城市人文精神有重大意义。深圳剧协主席从容表示,国家需要这样的题材,作品不仅展示了红色经典的魅力,还大大地弘扬了民族精神。深圳市史志办主任黄玲也表示,民治办事处通过音乐剧《风雨白石龙》的艺术形式,把这个历史事件反映出来,这是很有意义的。它摒弃了青少年党史教育观看教育片的单一模式,创新地以音乐剧的艺术形式向青少年宣传党史,是我党历史和宝安抗日历史上的辉煌一页,值得向青少年宣传。
用现代艺术形式来演绎本土革命题材
该剧以现代艺术形式来演绎本土革命题材,把音乐剧、舞蹈,以及客家山歌等本土元素相融合,全剧音乐主旋律贯穿,加入熟悉的乡音、曲风朴实,大大深化了音乐剧的视觉效果,增强了画面感染力,为群众带来更大的更大艺术享受。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冷炳冰表示,《风雨白石龙》既是一部反应深圳本土题材的音乐剧,又是采用了新的表现手段呈现的剧目,可以说是深圳目前为止已经涌现出来的剧目中唯一可以推荐列入2020年计划的剧目。国家一级编剧、戏剧评论家张晋琼认为,音乐剧主唱段《回家》,能够让人不断回味,这就是音乐上的成功之处。表现手法不刻板,也不脱离观众对红色题材的认识。深圳市音樂家协会副主席尹良认为,具有强烈的本土和地方色彩,是该剧的亮点。
开创了深圳舞台艺术创作的新模式
在深圳没有专业剧团的情况下,民治办事处邀请了国家一级导演、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晓担任编剧、导演,国家一级舞美师陈庆文担任舞美设计,著名作曲家钟建龙担任作曲,由梅县山歌剧团进行编排演出。《风雨白石龙》历经多次打磨和提升,引进专业导演和梅县山歌剧团这样稳定而专业的团队参与演出,避免了演职人员变动、演出排期重叠等不利因素,有利于该剧进一步打磨和提升。
共同的革命情感,引发音乐剧最佳的宣传效果
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将背景定在文化名人和民主人士从香港脱险后在内地游击区停留的第一站——深圳龙华新区民治办事处白石龙村。公演当天,民治办事处邀请了大营救亲历者及白石龙村民共同前往观看,熟悉的故事、动人的画面,深情的对白交织在一起,带来了灵魂深处的震撼。大营救亲历者、文化名人胡风的长子张晓谷,专程从北京亲临演出现场,并在公演结束后向白石龙村参与营救的村民赠字“深深地感谢深圳白石龙人民七十四年前营救的恩情”,场面真情感人。
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在长达2年的时间里,怀着一股对文化理想追求的信念,民治基层文化工作者着手筹划、收集史料、走访现场和事件亲历者,从本土革命历史沃土之中创作出了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塑造了一个个富有“正能量”的革命人物形象,成功打造了一部舞台演出艺术的文化精品。如今,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被深圳市列入重点文化工作,并作为龙华新区重要宣传文化阵地,在大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和打造具有深圳本土特色的文艺精品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