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认为食用大豆会增加雌激素水平,并可能导致女性患乳腺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癌症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报告称,豆制品可延长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寿命。
以前由于担心大豆会提高雌激素并可能导致乳腺癌风险,很多女性都在大豆食用上十分谨慎。此前的研究也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管生成等作用,可能会影响肿瘤的存活和生长。
研究人员对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6 235名患乳腺癌9年以上的女性进行了跟踪研究,并分析了她们摄入大豆异黄酮与病情发展及死亡的关联。结果显示,消耗大量异黄酮的乳腺癌女性死亡风险要比消耗少量的妇女低21%,而死亡率降低的患者主要是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且未接受抗雌激素治疗;而采用激素治疗药物的妇女患者其摄入高浓度异黄酮与死亡率关系不大。
研究人员表示,大豆成分异黄酮具有类似雌激素的特性,已在实验室被证明可减缓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在东亚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发现,较高的大豆异黄酮摄入量与降低死亡率存在關联。不过,已经有其他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也可降低用于治疗乳腺癌的激素疗法效果。而由于这种研究的差异性,目前尚不能明确证明乳腺癌患者是否应该鼓励或避免使用大豆异黄酮。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研究结果并未看到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女性患者其摄入大豆食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而对于激素受体阴性的乳腺癌女性,食用大豆食品还可能具有保护作用。但对于未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女性,是否应食用大豆食品还有待进一步统计证明。(方留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