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伊始,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仿佛一夜之间,《中国诗词大会》俨然成了一档全民节目,相关话题屡登热搜榜,引发广泛热议。关于诗词的讨论,迅速成为关注焦点,比赛热度也是一直居高不下,似乎在这个春节里,祖国大地掀起了一股“诗词风”。
2月7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了帷幕。16岁少女武亦姝杀出了与神级对手PK的重围,在首轮拿下317分的高分后脱颖而出。紧接着她又在“飞花令”里滴水不漏,在大学语文老师王子龙手中拿下一城。而抢答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她反应灵敏,率先拿下五分,完胜强敌彭敏,取得了最后的冠军。
关于此次《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有人认为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唤醒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很多人“速成”为诗词发烧友。也有观众持悲观态度,认为这次大会确实引起了一股“诗潮”,但热闹过了,也就散了,毕竟古典诗词仍是小众,愿意花时间去持续学习的人太少。
多维解读
“诗词热”是时代的声音
这个春节,电视基本上被《中国诗词大会》“霸屏”了。这档节目,真正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因为这档节目,大家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增进了感情,这个春节很有可能因此而融入家庭成长记忆。乍看起来,这档节目的走红,很有些出人意料。众所周知,春节期间从来都不缺综艺节目。在传统观念里,观众喜欢的综艺节目类型,不外乎“一笑二闹三跳四唱”——这也是当前市场供给的主要形式。而《中国诗词大会》,听起来似乎有些曲高和寡,应该“叫好不叫座”才是,可事实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任何一种流行现象的背后,都对应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心理,“诗词热”的流行也是如此。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其实,远远不止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些年来还曾走红过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等等,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众并非一味喜欢流行的东西,依然有着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诗词热”是时代的声音,说明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有着自己的受众。其关键就在于有没有人去做传播工作,能不能创新传播形式,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对于传播机构来说,通过创新的手段,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何乐而不为?
国人与诗词之间尚存隔膜
诚然,不可否认《中国诗词大会》是时代进步、技术和观念发展的产物,为更多人从不同层面、角度分享诗词所带来的愉悦,提供了更方便的选择,也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多样化提供了又一个崭新的品种。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中国诗词大会》也有些微瑕疵,例如,两届大会在很大程度上都“浓缩”为“诗词背诵大会”;一些选手,甚至是胜出选手在“填空”时连“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都不懂,在只能填平声字的地方填了仄声字,这显示出的正是我们与诗词的隔阂之处。
诗词大会之所以深受欢迎,一则,在于通过媒体的放大效应,人们重新发现了蕴含在古诗词中的语言之美。近些年来,不断有专家学者诟病当下语言存在粗鄙化倾向,古诗词凝练、生动,或意象丰富或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让人们惊讶地发现了汉语典雅、含蓄之美。二则,人们也重新发现了蕴含于古诗词中丰富的意境与情感表达。诚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所言,古人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
所以,诗词大会,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场大会,看完热闹也就散了。事实上,比起背诵,日常的吟唱、体悟似乎更加重要。退一步讲,实在没时间,哪怕偶尔翻翻,体悟一下古诗词之美,也是极好的。
时评佳作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多些“创造性转化”
文/王 阳
2017年春节期间,一位既有颜值又富才情的女孩,与一档吟诗颂词的综艺节目,在很多人的朋友圈被不断刷屏。这位名叫武亦姝的高一女生,喜欢苏轼和陆游,掌握的诗词量高达2000余首。在央视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她展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尤其她在“飞花令”等比赛环节的出色表现,更令专家们大为叹服。
不过,武亦姝就读的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黄荣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达了对古诗词教育现状的担忧。黄荣华指出,目前很多中小学古诗文教育都是“考什么就教什么” “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武亦姝的走红实际上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一些学者也表示,《中国诗词大会》所涉及的题目,很多都出自语文教材,一些年轻选手因熟记古诗词获得网友盛赞,其实不太正常。以更高的文化标准来看,这种难度并不算特别高的综艺节目备受追捧,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做得还不够。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有所增强,总体势头很好,但在如何阐释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如何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仍然薄弱。比如,古诗词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人甚至认为读诗、写诗有些“矫情”。
物以稀为贵,《中国诗词大会》这种“熟记类”节目之所以走红,原因之一就在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间传承得还不够好。这警示我们,基础教育是传统文化生长传承的土壤,只有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具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
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少一些功利色彩,要站在延续传统文化基因的高度,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位置。孩子们的课余时间,不应该被那些剑指升学、考级的辅导班占满;而我们对古诗词的学习与鉴赏,也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能在考试中多得几分。
除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一些文化普及层面的探索也多多益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日前,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更显著的意义,在于它代表了一种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是对“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产生了“化学反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形式、激发兴趣的文化传播,是弘揚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动力。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晚霞时,不会只说一句“哇!好美”,而是微微颔首,很自然地想起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点 评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热播,激活了人们的诗心,似乎也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在一片盛赞声中,文本作者却跟武亦姝的老师一样,给我们带来了冷思考:萌发诗心很好,但如何才能长久,如何才能做好真正的“诗教”? 那么若想传承传统文化,就该少一些功利色彩,多一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大众尤其是学生对文化的兴趣。文章条理清晰,观点独到,论述深刻,读罢让人回味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