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鹏
驻香港部队是我军首支三军联合编成部队,就在这支三军联合的部队中,空军航空兵团又是一支在此基础上多兵种混成的、战斗保障能力全面的分队。比起经常被途径班轮目击到的海军舰艇大队,这支驻守石岗的空军部队有些神秘。究竟这支团队都包括哪些力量?他们的装备与故事您又知道多少?
就请与军迷们与《兵器》杂志报道组一起,到新界的石岗机场探访这支航空兵、雷达兵、防空兵齐备的神秘部队吧。
《兵器》:感谢贵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陈政委向我们介绍一下航空兵团的概况。
航空兵团政委陈文献(空军上校,以下简称陈):很高兴接受《兵器》杂志的采访。我本人作为“老驻港”之一,十分感谢《兵器》杂志这样的媒体对我们的关注。
我团于1993年3月31日在广西柳州组建成立。团的主体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曾常年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专机保障任务,参加过珍宝岛、西沙群岛、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多次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国际救援等重大任务。
1997年7月1日,我部正式进驻石岗军营履行防务。当时装备的主要是直9型多用途直升机。随着使命任务的发展,驻香港部队航空兵团现已发展成为了一直包括航空兵、防空兵、雷达兵等多兵种混成部队。
团队现主要装备有3型直升机、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等装备。团队组建以来8次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2次被原广州军区评为基层全面建设先进旅团,11个基层单位被驻军以上评为“标兵单位”,21个连以上单位立功受奖,有六十余人受到二等功以上奖励。
近几年,驻军建设发展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部队的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团队始终聚焦强军目标,创新理论武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我们还分兵种打造了“航空天鹰、机务天梯、场站天港、防空天箭、雷达天网”的“五天”特色文化。
在战斗力建设方面,我们的航空兵、防空兵、雷达兵近年来已经先后开始担负重要的战备值班任务。这也是和人民军队的建设改革息息相关的。
在这些兵种中,航空兵部队实现了多个第一次。我部直升机首次实现了港内的实弹打靶。在近两年“香江卫士”演习中,驻香港空军的直升机总是第一个登场。除此之外,直升机还积极参与了南部战区的一系列联合演习。我部的防空兵近年也先后多次参与了演训任务,在对抗难度越来越大,考核条件越来越苛刻的情况下取得了“百发百中”的优异成绩。
《兵器》:我们知道陈政委您也是一位“老驻港”了,可不可以谈谈您眼中驻軍20年来的变化?
陈:我作为驻军众多的“老驻港”之一,觉得近年在驻军党委提出“重心向下,狠抓落实”后,驻军发生了四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第一是由“强形象”到“强能力、强根基”的转变。驻香港部队现在不仅重视形象,战斗力水平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提升。这可以说是很好的贯彻了习主席关于驻香港部队“两个发挥”的精神。
第二是由“抓亮点”到“抓重点、抓难点”的转变。这几年我们驻军编排了24堂精品党课、13堂优良传统教育片,对驻军履行防务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剖析,干部战士一同学习,取得相当好的效果。驻军针对实战问题的研究同样取得了相当好的进展,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充分的了解了敌人与军事斗争想定。具体到我部,我们提出了“要以专机部队的标准”要求飞行安全,做到“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第三是管理方式从“重管教”到“重风气、重人文”的转变。驻军的外出、文化生活规定都发生了很多体现与时俱进的变化。我们的来队家属生活条件、外出规定都取得了很大的改善。部队的文体设施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官兵的身心健康建设、荣誉感,生活条件都大大的改善了。驻军还通过具体帮扶优待的方式,努力的培养保留技术骨干,有效的提升了战斗力。
第四是由“谋稳定”到“谋创新、谋发展”。近年我们的对外交流开放活动取得了一些列突出的成绩,我部的不少官兵都积极参与了驻军组织的军营开放、社会公益活动。还涌现了帮助遇险香港民众的新闻事件。
《兵器》:可不可以请老飞行员于主任谈一谈航空兵团装备的直升机的情况?
航空兵团模拟机室主任于廷福(空军上校,以下简称于):我们在组建之初装备直9。这是一款完全国产的直升机。回归之初,我部主要担负运输、侦察、搜救任务。当时我们根据“立稳脚跟、取信于民”的思路,主要摸清驻军航空兵部队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发展,如今我部的使命任务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紧贴时代的防务使命、应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救助。这种情况之下,原有的直9就不能满足任务的需要了。所以我部于本世纪初换装了直-9ZH、直-9WA、和直-8KH运输型直升机。至此驻香港部队航空兵部队的直升机序列也就告别了单一的运输型直升机时代。
近五年来,由于武装直升机的更新与驻香港部队特殊的驻地条件,我部围绕着武装直升机的战斗力形成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接手新装备,当然意味着我们需要“边学习、边实践、边训练”。提高战斗力就是这样,必须积极面对挑战。
《兵器》:我们知道香港独特的驻军条件,对部队的训练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作为出色的老飞行员,可不可以请钱上校谈谈在驻香港部队操作直9的故事呢?
航空兵团正团职飞行员钱素强(空军上校):打靶对于驻香港部队空军就是个挑战。由于香港特殊的驻军条件,对实弹打靶提出了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对于空军航空兵部队就更是这样。为此我们在携带实弹飞往靶场时,不仅需要细心做好地勤准备,更在飞行计划的安排上下了不少功夫。由于香港居民区密集,我们在选择飞行路线时,就尽可能选择了途径那些不易产生安全隐患的路径,比如尽可能走河上、海上。为了香港同胞的安全,适当绕点远路也是应当的。
除了飞往靶场途中的安全考虑,驻军的靶场也对飞行员和装备是个挑战。由于香港地域狭窄,驻军的靶场设置无法像内地那样获得比较大的面积。同时香港多山地,靶场周围还有高压电塔,地势的高低起伏与障碍物也对于弹着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若弹药脱靶,飞到靶场所在地域的后方,后果难以设想。
为了减少安全风险,我部在训练的过程中开创性的研究了配合直9武装直升机所携带的反坦克导弹与火箭弹的新打法。克服了高空悬停,海面飞行错觉等多方面的飞行难题。包括我本人在内的我部飞行员参加了过去两年的“香江卫士”实弹演习。在演习中,我们发射的反坦克导弹都准确的命中了目标。这说明我们的训练是成功的,同时也说明直9武装直升机的性能是可靠的。
于:选调到驻香港部队的直升机飞行员,都是优中选优的。首先我们对于飞行员的资质审核标准较高。在选调后,还会加强训练海上飞行,山地飞行的科目。另一方面,由于驻香港部队的飞行任务需要和香港空管人员进行无线电交流,所以我们的航空兵部队的全部飞勤无线电联络人员全都掌握了飞行联络需要的英语。
《兵器》:这些年来部队与一些外军或者各地的政府飞行队都有哪些交流?
于:在履行防务的过程中,我们与包括特区飞行服务队、一些国家海岸警卫队飞行部队也进行了交流。在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关于海上飞行和山地飞行的新经验。
《兵器》:我们在采访时,发现驻香港部队空军的地勤机务工作人员手里都有张卡片,这是什么呢?
机务处修理主任高飞(空军中校):您能注意到这个,这很好。这是我们地勤机务工作的一个规范,叫做持卡操作。我们驻香港部队空军的机务队伍为了保障驻军的战备水平,除采用了双人操作,持卡操作外,还引进了民航行业采用的先进保养制度。虽然直9与直8系列直升机已经是两型相对成熟的机种,但整个装备维护操作有数百项,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我们始终认真对待装备对待任务。
《兵器》:很多读者都还不知道驻香港部队有防空兵部队,部队现在装备的是哪一种防空武器呢?
航空兵团黄威营长(空军少校,以下简称黄):我们装备的是国产的红6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兵器》:我们知道红6弹炮合一防空系统是一型我国自行研制的近程末端防空系统,请问驻香港部队为何会装备这样一型武器呢?
黄:其实我营在驻香港空军中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我营的组建与进驻,是应新世纪香港面临的防务需要,结合我军在空防作战的实际安排而决定的。驻香港部队进驻之初确实没有装备大型地空导弹系统,应对中高空来袭的空中目标就显得缺乏手段。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与亚洲金融中心,在香港部署防空导弹系统是符合我国国防需要与国家以及特区的相关法规的。
正如钱上校与于上校所说,香港地域狭窄,然而空防重点目标却分布比较分散。红6武器系统的机动性与部署灵活性较强,这两种特点无疑是利于该系统在香港部署的。在实战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机动部署,甚至可以采取小火力单元的部署方式以应对各种威胁。
事实上,红6弹炮合一系统是我国现役的陆基防空系统中性能比较全面,拦截功效比较好、完全国产的一型。诚然,红6弹炮合一系统主要负责近程末端抗击任务,但是它的性能指标、可靠性都是可以满足香港防务需
要的。
《兵器》:近来空军组织的实战化防空演习很引人注目,我们了解到驻香港部队也参与过这样的演习了。可否向军迷透露一下参演部队的表现?通过演习有什么收获?
黄:虽然我部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通过使用红6弹炮合一防空系统已经形成了较为可靠的战斗力。我部从组建之来便已经赴西南、西北某地参与过“山丹”“蓝盾”系列实弹演习。在这些演习中,应该说我部的战斗力得到了全面的检验。可以向军迷朋友透露的是,在某次演习中,我们曾经按照导演部要求,在不事先知晓演习方案的情况下6天机动了5次。在另一次演习中,我部更按照大纲要求,进行了“一进驻就打”的演练。装备刚一下车,靶机就已经起飞。这时考验得就是我们对于装备的掌握,对于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
《兵器》:我们早就听说防空营的张工是位厉害的装备工程师,接装后是不是也要做很多开创性工作呢?
张国辉(空军中校):我本人是随我部接装红6弹炮合一系统以来,就一直在使用保障该系统的。本人在接红6系统之前,曾经使用过高炮防空系统。由于我部是较早列装该型装备的部队,所以在接装时,自然需要做很多开拓性的工作。这其实不奇怪。
黄:张工说的可能很简单,其实这是难度超越很多军迷朋友想象的事情。由于当时提出了“接装就打靶”的要求,所以这对我们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驻军的特殊条件对我部的技术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下大力气培养了一批非常可靠的技术骨干,有力保障了装备的战备能力。
张:这些工作确实不简单。比如接装时,我部人员对装备的掌握程度尚不太高,我们需要马上在装备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帮助下完善编制接装的步骤,在摸清学会装备的同时,加速人员的培训。我部经过上下共同努力,还是完成了这些任务。并取得了至今“百发百中”的打靶成绩。
《兵器》:百发百中在新型装备使用领域确实不是件常见的事,这是如何达到的?
张:是的,百发百中听起来好听,实则意味着相当多缜密而有难度的工作。地空导弹系统是复杂的技术兵器,除去设计水平,没有符合要求的保障能力,上阵就会打不出去。导弹进入作战值班前,需要对各个系统进行测试,如果有故障就要排故。测试也不是明天打今天测就算完事,需要根据规范不断进行测试。有一次演习,距离进入发射还有几十个小时,结果发现了一个故障,为此我们就是连续修理了十余个小时,最终保障了系统按时进入下一个准备阶段。
要知道導弹是不便宜的,地空导弹部队实弹打靶的机会也是很珍贵的。怎样保证打靶时导弹打得出去,打得中,这考验的不仅是按动发射按钮的那一瞬间,更是整个单位全部成员共同的能力。
打靶时,靶机和发射窗口错过了,考核会不及格。很多军迷觉得这可能只是考核成绩不好,实际上这在实战中,可是意味着我保护的目标被敌人击毁了。所以平时的维护保养、战法的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