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8日,一导游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名为“惊了!宁波游客在日本拿走酒店马桶盖,查证后酒店要求导游寄回”的文章,该文迅速在朋友圈发酵,短短两个小时阅读量便超10万,网友们大呼其“丢中国人的脸”。文章称,一对年轻夫妇跟团去日本旅游,退房时竟把酒店房内的多功能马桶盖带走,酒店发现后打电话给导游并报了警。
19日晚间,宁波市旅游局通过其官方微信“宁波旅游”证实,游客拿走日本酒店马桶盖一事为真,但并非卸下马桶盖带走,而是将床下的备用马桶盖带走,且涉事游客并非宁波人。游客李某还写了道歉书,说明其误以为马桶盖是前一位住客遗落的物品,抱着贪小便宜的心理将此物带出酒店。李某在信中表示由衷的抱歉与忏悔,并已委托导游于18日当天将马桶盖寄回酒店。
多维解读
管好个人脸面,国家脸面自然不差
不管以为马桶盖是酒店的,还是别的旅客的,带走都是素养品行问题,都是很伤脸面的事,这没什么可辩解的余地,也有着广泛共识。很多人把这看成“丢中国人的脸”,确实,“顺走马桶盖”虽属个案,但其反映了少数中国游客的某种共性——无意识地就做出了一些有悖文明的事儿。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原因也在于其触动了国人的集体羞耻感。
这种集体羞耻感,对于改变少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一定积极意义。虽然有人说,不要动辄把游客个人行为和国民素质联系起来。但现实中,哪有什么抽象的国民素质?所谓中国人的素质,都是通过每个具体个人的具体言行呈现的。所以看到游客在海外偷马桶盖感到“丢中国人的脸”,是公众最本能、最朴素的反应。这种集体羞耻感和舆论压力,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集体教育,会让当事人感到羞耻,也会推动社会形成提升文明素养的共识。
每次遇到这样“丢人丢到国外”的事,舆论都会哗然一片,这是一种渴求世界认同、追求文明的焦虑。国人普遍素养没提升之前的自信,不过是掩耳盗铃。勇于承认这种现状,多一些集体反思,从自我做起,从督促身边人做起,是比较可取的态度。个别旅客偷马桶盖的不文明行为,不会“丢所有中国人的脸”,但是这种集体羞耻感,对于整体提升中国人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顺走马桶盖不妥,极端心态也要改
相比这起个案,更值得审视的是网络舆情所反映出的国民心态。有人慨叹“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也有人将此归因于所谓的“国民劣根性”;有人呼唤“礼仪之邦的风范归来”,也有人怀疑“有人故意抹黑中国人”……这些反应,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的一种文明焦虑情绪。这种文明焦虑是转型期社会心理的一个表征。当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人们便希望向世人更多展示中国的好,更多赢得世人对中国的尊重。一旦一些国人的言行与此相悖,人们便难免心焦。由此而言,这种文明焦虑,不也正是中华文化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子么?如果对那些陋习漠然视之,甚至以耻为荣,才真正堪忧。
当然,文明焦虑如同橡皮筋,过度拉伸会崩断,适度拉伸才会充满张力。过度的文明焦虑容易不经意间使人倒向极端。比如当碰到“中国老人日本碰瓷”“中国游客泰国铲虾”等假新闻时,网友不是先求证,而是先自黑。文明焦虑上的极端情绪容易让人变得目光短浅,甚至数典忘祖。今天的中国,已逐渐进入世界舞台中央。我们不应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摈弃这两种极端心态,我们就能更好构建开放包容平和理性的国民心态。古人云:“礼本非一时一世而成,积久复习,渐次修整,而后臻于大备。”文明焦虑只有转化为行动自觉,才会彰显我们文化的自净能力。倘若只是成为“键盘侠”,总是心动不见行动,于文明的生长、素质的涵养并无增益。以身体力行来检验我们的言说,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美的中国。
时评佳作
顺走马桶盖,是犯了“道德贫血症”
文/刘海明
看热闹的不嫌事小,贪财的也不嫌东西不值钱。以前,有公务员坐飞机偷了飞机上的救生衣,曾掀起轩然大波。这起中国游客日本顺走马桶盖事件,和偷救生衣事件有“异曲同工之耻”。不同的是,马桶盖事件捅了更大的马蜂窝,把中国人的脸丢到了国外。
所幸的是,当事人已经道歉,并承认自己当时“抱着贪小便宜的心理,将此物带出酒店”。事发后,“本人由衷表示歉意、忏悔”,并保证“这种不当行为,不会再发生”。尽管网络舆论还在热议,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但相信要不了几天,马桶盖事件就会淡出公众的视线。
马桶盖事件可以退出舆论舞台,但不该退出我们的记忆,尤其不该只批评当事人而忘记了反思自己,我们也可能犯类似的错误,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道德贫血症”。言说的道德和践行的道德显然不是一码事。道德往往在相对私密的地方更容易露出原形。对身外之物的好奇心和占有欲,可以看作是日常的“道德考试”,我们每个人毫无例外都是这个无形“考场”的“考生”。就像马桶盖事件的当事人一样,在面对酒店房间里发现的“意外之财”时,必须做出要么悄悄占有、要么“忍痛割爱”的抉择。当事人这对“考生”选择了前者。我们在批评当事人的同时,是否也需要来个“模拟考试”?假设我们在酒店房间里发现了一块金表、一个戒指、一个项链什么的,会不会也顺手牵羊,据为己有呢?
人有私欲,私欲不是病态,但对私欲的滥用则是病态行为的表现。伦理道德就是私欲的枷锁,只不过这个“枷锁”不是靠外人套在我们的脖子上,而是靠自己主动去约束自己的。只要我们在私欲可以膨胀的地方稍稍松懈,就可能抛掉道德的枷锁,把那些自己觉得无伤大雅的身外之物据为己有。救生衣事件和马桶盖事件的当事人,就是典型的例子。
基于这样的思量,抽象地谈论个人素养、国家形象意义就不大了。因为在没有诱惑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的心灵何等纯洁。一旦遇到了诱惑,这种想当然的“纯洁”可能不堪一击。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该重视对个人“道德贫血症”的预防和治疗,而不能一看到新闻事件当事人的道德污点,就跳到道德高地上“指点江山”。
在現实世界里,并不存在没有“道德贫血症”的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当遇到他人素质欠缺被曝光的时候,我们既可以“隔着屏幕都臊得慌”,也可以觉得“这件事又刷新了不文明旅游的新下限”,但更多的是别忘记做好自己,让自己的“道德血液”充足,不给自己丢脸,这何尝不是最大的爱国呢?
——摘自“央视网”
点 评
铺开报纸、打开电视,像文中提到的因为个人私欲而引起的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作者认为,这样的事情虽典型但并非特例,值得人们好好反思,观点辩证而理性。继而提出人们在批评当事人的同时,是否也需要给自己来个“模拟考试”呢?见解堪称独到。随即层层递进地引出下文,分析探讨伦理道德与个人私欲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道德贫血症”这一针对此类事件十分贴切、形象的概念。诚如作者所言,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没有“道德贫血症”的人,所以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让自己的“道德血液”充足,而不是“跳到道德高地上‘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