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爱国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棘球蚴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肝、肺等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疫区群众称之为“虫癌”、“第二癌症”。动物卫生组织(OIE)把包虫病归为全球通报的传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17种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我国把包虫病列为16种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之一,属于二类动物疾病。
1四川省动物包虫病流行概况
1.1流行区域分布
包虫病的成虫主要分布在狗、狼、狐狸等的小肠;幼虫在牛羊等家畜、野生动物和人的身体中存在,主要有棘球蚴病(也叫囊性包虫病)和泡球蚴病(泡性包虫病,虫癌)两种。四川省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囊型和泡型包虫病混合流行区。主要病原有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石渠棘球绦虫(目前仅在野生动物中发现)。全省包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甘孜州(18个县)、阿坝州(13个县)、凉山州(2个)及雅安市(2个),共35个县,疫区总面积达25.6万平方公里。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在甘孜、阿坝、凉山和雅安四个主要流行区中,甘孜州的包虫病流行现状最为严重。临近青藏高原的几个县包虫病的感染率很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石渠县和色达县(图1)。
1.2流行趨势与影响因素
1.2.1流行趋势据统计,2016年末全省犬包虫病平均阳性率为13.91%,牛(含牦牛)平均感染率为5.47%,牦牛平均感染率为5.41%,羊平均感染率为3.47%。近10年间,四川省流行区动物包虫病感染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高寒牧区包虫病感染率明显高于半农半牧区,半农半牧区感染率高于农区。
1.2.2影响因素影响包虫病传播的主要因素为: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宗教文化因素。①甘孜、阿坝、凉山等青藏高原地区属于大陆性高原性气候,温差大,平均湿度低,适宜包虫生长。高寒潮湿的环境为包虫生存提供了“天然温床”。另外,草场植被低矮,虫卵易暴露在外,也容易造成动物感染。②四川省包虫病的动物传染源及中间宿主复杂多样,彼此交叉感染,中间宿主有牦牛、绵羊、山羊、猪、黄牛、水牛、犏牛、驴、骡,中间宿主多样,数量巨大;另外野生动物如狐狸、鼠兔、野兔、田鼠等发病率也较高。据石渠县草原站监测全县中间宿主数量在12亿只以上,因其数量大,嗜食草根,对草场破坏极大。牛粪多为藏区燃料,制作牛粪饼是藏族妇女主要家务劳动。③藏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包虫病的流行。在牛粪收集、制作、暴晒时,藏区居民都有机会与地面上的犬粪接触,造成妇女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另外藏区卫生条件差,牧区风大,虫卵污染草场面积大。④藏区群众防病意识薄弱,加之其宗教意识浓厚,有饲喂野犬和拒绝杀生的习俗,使野犬数量泛滥,大幅度地增加了包虫病的传染源。
2四川省包虫病主要防控策略和措施
包虫病是西部地区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了害西部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畜牧业的生产发展,严重影响了西部地区的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因此,包虫病是严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大传染病。防控包虫病对于保障藏区人民身体健康,保护动物健康和畜产品安全,维护藏区稳定团结,藏区精准扶贫都是必需所在。因此,防控包虫病是一项民生工程,一项政治任务!
2.1防控核心—领导高度重视
2010年至2016年,“十二五”期间,农业部、卫生部等14部委两次联合印发了《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多个部委针对单一一项疫病提出防治计划是不多见的;2014年末,新华社记者针对青海、四川等地包虫病感染危害严重等情况,撰写相关文章,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引起巨大反响;2015年6月4日,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亲自主持召开全国政协第32次双周会议,专题研究包虫病防治工作;2015年6月18日俞正声主席亲自批示,将石渠县列为包虫病防控工作重点,采取综合治理;2015年7月,农业部兽医局蔺东调研员等一行对石渠县包虫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调研;2015年11月石渠县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启动会议在成都市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四川省委副书记尹力出席并讲话,副主任王国强主持会议;2016年4月7-8日省农业厅杨朝波副厅长率工作组赴石渠县调研指导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2016年5月14-15日中国动物疫控中心马世春处长和专家莅临我省石渠县督导包虫病防控和开展技术培训工作;2016年6月16-17日农业部于康震副部长莅临我省石渠县调研包虫病防治工作。四川省一直把包虫病作为十大民生工程来做,2016年是作为甘孜州的1号工程,也是扶贫攻坚的主要内容之一。四川省农业厅将包虫病防治列为全省农牧业重点工程,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制定了包虫病防治“1+3”专项工作方案。
2.2有力保障—加大经费投入
2015、2016年,四川省各项动物包虫病防控资金分别为4,720、6,437万元。国家对我省动物包虫病防控经费投入总量增加,但是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依然不足。因为动物包虫病防控欠帐太多,与卫生系统设施、设备方面差得很远。甘孜、阿坝州设施设备也不行,人才也留不住。由于这些地方包虫病很严重,所以基础设施建设要优先投入甘孜、阿坝、凉山、雅安,这也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2.3防控关键—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238”石渠模式石渠县总结的动物包虫病综合防控“238”模式,这个模式是一个提炼,凝聚了农业部、省农业厅领导的关心和张文宝、张壮志、杨光友、贾万忠等专家的支持以及青海、甘肃、新疆等兄弟省区的帮助。其中,“2”是以犬只驱虫和家畜免疫为核心控制传染源头;“3”是指切断包虫病传播循环链上“犬到环境,环境到人畜,牲畜再到犬”三个关键点(图2);“8”是指抓好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和防控保障八项举措,即:“双灭源、三切断、八举措”的防控模式(见表1),简称“238”石渠模式。endprint
互联网+犬只精准驱虫模式以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和犬只棘球绦虫区域适应性精准驱虫技术为基础,建立适用高原特殊人文和高寒地理环境的“互联网+犬只精准驱虫”模式,实现精准投送犬只驱虫药物。石渠县政府和畜牧局在实现了123政策以后,投入100多万元,采用互联网的方式对犬只进行了项圈芯片管理,该智能管理系统已申请专利和著作权。驱虫药物选用北京中农华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动物自动吞食剂”发明专利和新兽药注册证书的“吡喹酮咀嚼片”。
在包虫病疫苗研究方面,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两国科学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利用重组DNA技术研制出绵羊用基因工程疫苗,即EG95。中国农科院引进了基因工程疫苗技术,并转让给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2000-2009年的10年间,通过独特的技术优势、优良的重组基因工程菌株、先进的高密度发酵工艺终于研制出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取得了理想的免疫效果,获得了农业部一类新兽药证书。不仅四川、青海、甘肃等地的羊免疫效果好,而且牦牛的免疫效果表现也不错。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专业技术培训。一是将包虫病基本知识、当地包虫病流行情况与危害、组织防治活动技巧做为干部学习的重点。二是农牧民、犬主和屠宰人员在疾病传播与控制中起重要的作用,自身又是易感人群,教育中要突出包虫病与自身健康的直接关系,此类人群要了解包虫病的预防技巧和正确的卫生行为。三是儿童与学生是包虫病的易感人群,在课堂内进行系统学习,规范卫生行为,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和能做什么,通过学生带动家庭,实现“小手拉大手”。四是喇嘛与活佛在群众中有一定影响力,在寺庙周围也有大量无主犬存在,要通过恰当渠道,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以加强无主犬控制工作。五是我们要逐级开展兽医专业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包虫病宣传。
2.4科技支撑-强化专家服务与科技攻关
目前四川省已成立甘孜州石渠县动物包虫病综合防治试点技术指导组,组建了专家服务团队,同时联合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省畜科院等高等院校,加强科技攻关合作,形成了四川动物包虫病综合防治科技攻关项目“1+4”方案。另外还开展了包括《动物棘球蚴病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四川省藏民族地区动物包虫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基于IPOCKIT平台的犬包虫病现场快速诊断技术应用推广》等一系列科技攻关项目。
笔者实验室的牦牛包虫病免疫试验也正在康定、石渠进行。初步结果显示,首免后28 d、加免后28 d,疫苗试验组牦牛EG95特异性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33%、83.00%,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疫苗稀释液对照组(P<0.05);加免后28d疫苗试验组牦牛免疫抗体阳性率与首免后28d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高了11.67 %,且试验组牦牛无明显不良反应。
2.5示范带动—开展试点推广
包虫病防控工作开展至今,四川省全省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正在有序、扎实地展开:2016年末全省35个包虫病流行县(市)家犬总数346,123只,牛存栏5,788,028头,羊存栏3,121,844只,全年共扑灭疑似染疫犬69,220只,拴(笼)养无主犬14,520只,12个月累计犬只驱虫2,942,717只(次),全年累计对存栏羊及新生羔羊开展免疫6,281,362只(次),做到了“应免尽免”;全年累计开展调运牛羊包虫病专项抽检9,837头,屠宰检疫牛58,001头,屠宰检疫羊37,461头,全年共开展省级监测牛羊等家畜9,820头,监测羊血清包虫病免疫抗体2026份,监测犬粪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样品3,723份;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59期,培训人员达27,288人(次);开展宣传活动391次,发放宣传培训资料128,624份。累计无害化处理检出病变脏器6,215份。
石渠县试点动物包虫病疫情形势得到有效遏制,已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末,石渠县家犬登记18,368只,共扑灭疑似染疫犬等23,732只,12个月累计犬只驱虫191,673只(次),驱虫率达到99.9%;犬只感染率从2015年末的28.86%下降到2016年末的13.89%,同期下降14.97%,呈显著下降趋势(P<0. 05);全年累计免疫存栏羊及新生羔羊182,592只(次),做到“应免尽免”;家畜平均感染率从2015年末的42.95%下降到2016年末的37.83%,同期下降5.12%,呈下降趋势;89个居民定居点鼠害治理完成46个,完成率达到51.69%,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69个百分點;有偿回收病变脏器工作稳步推进,群众支持度不断增加,全年共有偿回收牧民自宰牛羊病变脏器1,161份;犬只粪便及病变脏器无害化处理全面开展,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3小结
综上所述,四川省动物包虫病防控成效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五个方面:①领导重视,联防联控,综合防控机制基本形成;②建章立制,源头防控,有效阻断包虫病传播链;③僧众参与,狠抓宣教,全民防治氛围逐渐形成;④统筹全省,聚智聚力,防控能力有效提升;⑤强化科研,联合攻关,防控技术不断创新。但是在包虫病防控工作的进行中依然存在疫区疫情依然严重,局部地区感染较高;传播环节复杂,不利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存在,基层防控能力依然不足;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起步较晚、防控机构基础条件较差、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主要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