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炳奎
摘要:随着家兔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大和饲草来源的多样化,包虫病的发生也较过去变得更为明显,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该病发生是广大养殖业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对家兔饲养过程中如何防治包虫病的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希望能为行业内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包虫病;诊断;防治
引言
包虫病又称为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棘球蚴引起的一种多型性的寄生虫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棘球蚴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也不例外,对人、畜的危害极为严重。因为棘球蚴体积大,不但使周围组织受到压力而萎缩,也易造成继发性感染;如果蚴体破裂,后果尤为严重。近年来,由于在饲养中不够注意,以及流浪犬等动物的增多,造成部分地区包虫病发病严重,给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及时的对本病进行防控变得非常有必要且紧迫。
1病因
由于家兔基本采用舍饲方式,因此其感染途径较窄,主要是食入了被粪便中绦虫节片或虫卵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受到感染。养殖场中一旦出现包虫病,很容易造成全群感染。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带虫兔和病兔是最为常见的主要传染源。但是如果兔场饲养有犬、猫等终末宿主,也可作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几多经消化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犬、猫和狼的小肠内,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牧草、水源,家兔摄食被污染的牧草和饮水而感染。细粒棘球绦虫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肺和其他器官,发育为棘球蚴。当犬、猫和狼摄入病死兔含棘球拗的肝、肺而感染后,棘球蚴在其体内经6~7周发育为成虫。
3)易感者
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猪、马和兔等家禽,以及人类的肝脏、肺脏和其他各种器官。细粒棘球绦虫寄生在犬、猫、狼、狐、豹和兔等动物的小肠。
3致病机理
棘球蚴对家兔的危害,视其大小和寄生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其致病作用如下:
1)挤压器官。棘球蚴主要寄生在肝脏,其次是肺脏。当棘球蚴逐步发育长大时,压迫组织,引起脏器萎缩和机能障碍;如果数目多,则危害更大,甚至引起死亡。
2)分泌毒素。由于棘球蚴的囊液对兔而言是异体蛋白;也有学者认为。囊液本身含有毒蛋白,可引起家兔剧烈的过敏反应,使家兔发生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及腹泻;如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囊液进人血流,可使家兔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暴毙。
另外,囊中的棘球砂和剥离的生发囊,均可在兔体的任何部位长成新的棘球蚴,后果严重。
4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4.1主要症状
家兔轻度感染或病初,一般不表现症状。当肝脏被重度感染时,叩诊病兔肝区,浊音区扩大;包囊压迫肝脏,引起肝萎缩;包囊大时,会妨碍肠肌运动,引起消化障碍,胃脏膨气,并有黄疽现象。继而病兔营养不良、消瘦。囊液可引起过敏反应,病兔表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和腹泻。
当感染肺部时,病兔表现喘气,连续干咳,尤其在剧烈运动后,棘球蚴囊破裂时,全身症状恶化,窒息而亡。
4.2病理变化
病死兔的主要病变集中在肝脏和肺脏,两脏器的表面呈现凹凸不平。另外,可于脾脏、肾脏和脑,以及皮下、肌肉和骨等处发现棘球蚴。
5诊断要点
根据主诉、现场调查、病兔临床表现和病死兔剖检病变,可获初诊结果。其中死后剖检很重要,在病死兔肝脏和肺脏到棘球蚴即可确诊。生前主要选用变态反应诊断:无菌操作,取新鲜棘球蚴囊液,过滤(使绝不含原头蚴)后皮内注射0.1~0.2 mL。在注射后5~10 min注射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直径约达0.5~2 cm,并伴发肿胀或水肿,即为阳性。此法一般有70%的准确性。
应注意的是,应在距注射部位相当距离处,用等量的灭菌生理盐水,同法注射以作对照,更符合科学性。
6防治措施
6.1抢救疗法
至今尚缺乏特效药物。可选用丙硫苯咪唑,维持45 d。
6.2防病要点
主要抓住以下3条关键措施:
1)严控终末宿主。控制犬、猫、狼、豺和狐狸等终末宿主,避免其摄食含棘球蚴的包囊,从而逐渐控制棘球蚴病,达到最终消灭的目的。其中,尤其要严管犬、猫。病畜内脏,均严禁喂犬、猫或至少也要煮熟之后再喂,消除隐患。
2)定期驱虫。对绦虫宿主—犬、猫等,必须定期选有效驱虫药,驱除绦虫,以消灭元凶,并注意无害化处理粪便—深埋。
3)自身安全。直接参与给犬猫驱、虫的有关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严防感染。
6.3診疗注意事项
1)慎重处理棘球蚴。一旦在解剖宰杀病兔过程中发现棘球蚴,应立即废弃销毁,严禁喂犬、猫,以杜绝后患。
2)4次驱虫。养兔场的犬、猫,每年有计划地进行4次驱虫,驱除细粒棘球绦虫,并及时无害化处理粪便—深埋。
3)配合疗法。治疗棘球蚴病,除外科手术摘除虫体外,可试用吡喹酮。必须注意,摘除手术必须谨慎,包囊绝对不可破裂,严防兔发生过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