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华
一、学困生转化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教师的引导语设计要有启发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之应启而发,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出答案、学到知识。
2.因材施教原則
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3.激励性原则
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出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4.循序渐进原则
数学提问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等一系列规律,体现教学的思路,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
二、学困生转化的策略
1.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重拾信心
学困生由于学习差,常常导致自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从而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对于这类学生,要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教师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感,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希望。
2.建立学困生跟踪培养档案,做好转化准备
每次单元测试后,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成绩登记,对每一次单测情况进行对比,只要学困生有点滴进步,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帮助学困生鼓足勇气、迎头阔步赶上去。
3.引导学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学困生转化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使学困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其次,要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困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习惯。教师必须指导学困生学会预习方法:熟读内容,理解意思,看懂例题,列出疑点,再做练习。教师要经历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
(2)听说习惯。教师必须教育学困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述说自己的想法,做到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在课堂中,教师应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注在这些学生身上,多提供表现机会,掌握学习过程的第一手资料。
(3)作业习惯。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训练数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作业的信息反馈,了解学困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建立错题集,抓住知识理解的关键,适时点拨,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掌握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使其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4)复习习惯。复习可以巩固记忆,使知识保持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应教会学困生掌握复习的方法。针对他们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列出提纲,在提纲中对复习时间、复习内容作出细致的安排,让他们带着问题,按提纲有针对性地复习基础知识,“温故而知新”。
4.给学困生以更多的关注,促其进步
(1)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了解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预设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及解决办法。
(2)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易较小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学困生,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不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是防止学困生课堂违纪的行为。
(3)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殊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做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4)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他们的作业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出原因,帮助他们加以改正。
5.对待学困生要分类辅导,进行转化
(1)转化基础较差的学困生。教给他们学习、记忆、思维的正确方法,指导他们学习学科知识体系,进而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感知、记忆和思维规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法。引导他们与同学交流,给他们指定一人或几人组成学习小组,运用“异质互补”原理,让他们在和同学交往中相互碰撞,分享同学们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成果。
(2)转化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困生。注重对学习态度的引导,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强化学风。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帮助他们克服被动学习的倾向。用动态评价法及时地激励、表扬,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产生荣誉感、增强自信心。
(3)转化态度和基础双困生。这是学困生转化中最重要、最难的一类。实践证明,对这类学生的转化,不能墨守成规,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这类学生的具体情况,改革课堂教学。针对他们注意力保持差、学习方法不当的问题,在教学中应突出趣味性、实用性,以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业为基点。
(4)转化缺少家庭温暖的学困生。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爱,唤起他们心底对爱的渴望,让他们重新感到温暖,在学习上多加鼓励。这类学生只要能重拾自信心,往往转化的成功率较高。教师应与他们的家长多多联系,促使家长增强责任心,切实转变教育方法。
6.教师要调整数学课堂结构
针对数学的学科特点、学段特点,重点抓学困生的口算和基础题,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教师少讲、精讲,不仅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能让教师有机会走下讲台与学困生交流、指导。
7.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
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数学老师可通过家校联谊、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