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霞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关键词:兴趣;激励;气氛
新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理念。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前提,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学生运动水平和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学生学习体育兴趣的因素
1.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
小学生思想较为简单,会把体育课理解成为一种玩耍的课堂,缺乏正确的认识。现实中的体育课是教育,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内容,比如队列、齐步走等。这些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技术提高程度有限,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理解与现实课堂的存在产生差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缺乏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
小学生的心智初步发展,注意力不集中,但自主独立性逐步凸显,往往偏向于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事物或者参与某种活动。然而,在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课堂上,学生互教互学和自选内容是无法存在的,这样就会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强制性,从而对体育产生厌倦感。
3.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班里的学生数量较多,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能力也参差不齐,有一些体质较弱、体育基础及能力较差或者体型较为肥胖的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会感到学习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达不到教学要求。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自信心,丧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4.教师的不恰当行为
一些小学体育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态度恶劣,甚至用言语辱骂学生,这都会对小学生产生莫大的心理伤害,造成他们对体育丧失兴趣。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1.语言激励法
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识处于一种很茫然、很肤浅并且不十分稳定的状态。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认真分析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激励,来加深小学生对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的认识。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心列举一些奥运冠军的故事,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小学生还是很喜欢体育活动的,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特点,更多地帮扶学生,鼓励他们进行体育活动。
2.树立榜样法
在小学生的单纯世界里,会对一些英雄人物怀有无比崇敬的心情。教师应当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讲解一些体育明星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另外,体育教师本人一般身材比较高大,声音相对雄厚,这些形象会对学生产生一些影响,甚至会有一些学生将体育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或者偶像。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动作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3.改革教学法
自2001年起,我国就实行新的课程标准,并以此标准为主,进行了教学改革。这次改革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变革教学方法,针对实际情况研究更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尽量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来,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中去。
4.营造教学气氛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趣。一般来说,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教师,不但教学质量高,而且性格活潑和蔼,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也会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爱上学习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合作型师生关系代替以往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做到尊重学生,不用侮辱性的语言训斥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让学生从心底尊重和喜爱自己,促使教学和谐。
5.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身体特点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而不能过度依赖于学校购买体育器材。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根据学生的能力适当建造一些新的体育设施。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自由活动。另外,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一些符合教学情境的内容,比如运用“超人变速跑”的情境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让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快乐奔跑。
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度和参与度,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小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引导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小学生自觉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姜磊.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7).
[2]邹得洋.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时代教育,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