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国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把目光重点转向教育行业,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中,有效克服了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一些学校提出“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就是借助目标教学以及情景教学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数学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这种模式在实际推广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想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根据经验对如何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进行总结。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高效课堂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用何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何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落实好这类问题才能保证高效课堂的实际效果。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将数学教学停留在解题阶段。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更好地切合初中生学习特点和他们的心理接受能力,初中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自主学习方法,但是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所以老师要做的是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说,初中生刚刚接触“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除了依靠课堂时间,要在课下做好预习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留出一定自由讨论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节约教学时间,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学生自己预习其实能够对这类知识有初步认识,这样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从而整体上提高数学课堂的流畅度。此外,对于一些以前接触过的知识,如果再集中到课上讲解其实浪费的是集体时间,而且还有可能拖慢教学进度。这个时候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尝试对这类知识进行解答,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知识不牢固的学生来说,“同学讲”其实他们的印象更深刻,更容易帮助他们掌握这些基础的知识点。这其实对总体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数学课上,很多老师过度依赖“灌输式”教学模式,而学生在课上只能够被动接受。长期以来,老师教给学生的只是标准化的解题步骤,只是高效的应试技巧,殊不知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学生很难对数学课有兴趣。缺少了兴趣引导,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所以说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老师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要从学习的引导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给学生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教师可以尝试借助情景教学的模式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通过严谨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教学重点放在教授学生学习方法的层面上。从备课、讲课到教学反思,这每一个阶段的细节都需要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的连贯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2.推广合作学习
为了在数学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可以尝试在课上推广合作学习的模式。合作交流开始前,为了保证其效果,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老师讲解完知识让学生通过分小组的形式对一些知识进行讨论,其实更能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当然,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老师要在小组成员之间的搭配上下功夫,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并且能够有所收获。合作学习主体的确定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来进行,可以是对于重点知识的探究,也可以是对于旧知识的梳理与回顾。借助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能学会如何对重点以及难点知识进行强化。在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也能增强他们的集体凝聚力,对他们今后的成長与学习同样是有好处的。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当前新课改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这是我们下一阶段应该努力的重点,从总体来说,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很多问题。今后从这些问题入手,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笔者的经验,对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1]张笑.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5(25).
[2]陈金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成功(教育),2012(2).